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合肥二模数学试卷详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李勇
发布时间:2021-11-18T14:10:13.996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1月 作者: 李勇
[导读]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尼•伯赞发明的一种思维工具,它通过模拟将人类大脑的思考进程外在呈现出来,运
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对外展示的信息按照主次关系、递进关系、隶属关系等顺序进行新的排列组合,以核心知识点为中心建立分支,完善
知识体系,方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记忆和提取相关知识来解决实践问题。不仅如此,思维导图还可以将核心知识点与图像、线条、颜色
等形象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记忆链从而应用到人类大脑认知功能的各个领域。具体到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的应用上,思维导图可以将抽象的数
学知识通过图形、线条、色彩和文字等元素巧妙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直观的知识网络,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和条理化。思维导图在
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思
维,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勇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百节溪小学
【摘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尼•伯赞发明的一种思维工具,它通过模拟将人类大脑的思考进程外在呈现出来,
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对外展示的信息按照主次关系、递进关系、隶属关系等顺序进行新的排列组合,以核心知识点为中心建立分支,完
善知识体系,方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记忆和提取相关知识来解决实践问题。不仅如此,思维导图还可以将核心知识点与图像、线条、颜
色等形象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记忆链从而应用到人类大脑认知功能的各个领域。具体到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的应用上,思维导图可以将抽象的
数学知识通过图形、线条、色彩和文字等元素巧妙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直观的知识网络,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和条理化。思维导图
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
思维,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11-015-01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一)图文并茂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内部驱动力,思维导图的运用将复杂的数学知识体系形象地展示出来,通过丰富的色彩、多变的特色图标、个性
化的图片将知识串联起来,与枯燥的公式推导和知识讲解相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绘制个性化
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对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并将复杂的公式通过导图展示出来,理清思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让学
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独特的思维模式,自主地探索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探索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感受
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强化数学学习能力。
(二)较强的逻辑性让数学知识更加体系化
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概念、公式和运算定律等抽象知识,知识分散性强,许多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来提高自己的学习
成绩。引入思维导图后,用这些概念作为关键词可以将它们形象地连接起来,让知识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从总体上形成一个知识网
络,在此基础上,将复杂零散的知识点进一步填充到这一知识网络中,让数学知识变得体系化,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全面系统地展示
给学生,帮助他们厘清知识脉络,把握好知识之间的规律和联系,准确迅速找出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导他们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
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促进学生分析和总结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中许多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如果单独拿出来理解和记忆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它们串联起来
就容易得多。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形象的知识体系,容易产生关联记忆,降低了他们学习知识的难度。学生可以
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能迅速提取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到解题过程中,特别是小学三年级以后的应用题解题
往往需要多个相关联的知识点才能完成,如果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他们会迅速、准确、完整地完成解题步骤。
二、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深入研究教材,创建思维导图知识库
当前,中小学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涵盖了三个方面: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提
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制也更加形象化、生动
化,色彩也更加丰富,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但是,过于丰富的内容也容易拉大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空间,单纯依靠
学生自己很难将不同章节的知识关联起来。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各章节的知识串联起来
并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能够简单直观地观察到所学知识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找出数学相关规律,从而最大化地提
高其学习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引入思维导图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方法是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的结晶,它包含了讲解知识的策略、课堂组织的方式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各个层面,是判断一个教师教
学能力的重要依据,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小学教师在引入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充分了解学生
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基本学情,在此基础上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变传统教学方式为探究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
习。
(三)引入思维导图提高复习效率、攻克知识难点
教学应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八个字充分体现了练习的重要性。复习课不仅是对于知识的简单回忆,而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学
习、再加工的过程,如何进行知识转换、提高学生解题技能是复习课的重要目标。思维导图在提高复习效率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可
以通过思维导图在宏观上把握知识结构,理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系统、高效地梳理,准确找到自身的知识短
板,在思维导图上用醒目的颜色进行标注,方便自己进行针对性地复习巩固,这样便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小学数学中存在许多抽象的
概念和公式,学生在理解和认知上容易出现偏差。通过思维导图加现代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降低了知识内
容的学习难度。
(四)引入多媒体技术让思维导图动态化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教育事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数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通过现代多媒体技
术将思维导图动态化,将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全方位、多形式、动态化地展示出来,让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有趣。比如,在学习周长一定的图
形变化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周长固定,然后进行图形的变化;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时,借助思维导图和多媒体技术将图形进行
动态化平铺,变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将三维空间变成二维空间,既降低了数学知识难度又提高了解题的趣味性。
三、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应当在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
上积极探索思维导图和教学方法的融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丽.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86.
[2]杨爱娟.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9(22):27.
更多推荐
思维,知识,导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