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大班看图写数学试卷)

三年级数学月考考试试卷分析

一、考试成绩

学生数

43

优分数

20

优分率

46.5

及格数

36

及格率

83.7

最高分

97

最低分

1

人平分

74.1

二、试卷特点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突出了重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紧扣课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本次三年级期中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体的特点,所考内容是将教材中的内容体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水平。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从内容上看,所检测的都是课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没有一项内容偏离课本,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都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整个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础题,也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及综合水平的应用题,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

2、 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水平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水平,观察水平和判断水平以及综合使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水平。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我把试卷中答题时做的比较好的和存有的一些问题实行简单的分析说明。

1. 填空题(27分) 。

在填空题中错误率最高的是第7小题,本班级43人,仅有12人全对。

(8)小军家到学校2千米,小明家到学校是1500米,那么这两位同学距离最远可能是( )米,最近可能是( )米。

出现这么大问题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千米与米”的单位转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空间思维水平不强,如果老师平时遇到这样的题目,让学生“演一演”,问题就不应该这么大了。

题目(6)用0、1、2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他们的差是( )。题目(8)在除法算式◇÷○=4……7 中,除数○最小应是( )出错率也很高 。这反应出学生对“余数<除数”还理解不够。

2.判断题(5分) 。

判断题以第4题丢分最为严重,得分率为50℅。

题目4把长方形远着对角线拉长成平行四边形,周长变小了。( ) 出错的原因主要还是概念混淆, 其他判断题错误率不高。

3.选择题(5分) 。把右图长方形用一条曲线分成甲乙两部分,甲部分与乙部分的周长相比。( )①甲图的长②乙图的长③甲乙两图的周长同样的长。此题出错率较高的原因是,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4.操作题(5分) 。操作题是关于画线段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全班70℅全对,说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

5.计算题(28分) 。这个年级的计算题做的还是比较好的,说明平时老师的计算教学还是比较扎实的,28分全对的有50℅左右,另外也只有13℅的人扣到5分以上,而且那些人都是学习水平比较薄弱的人了。

6.解决问题(30分) 。一共30分,全班5人全对,50℅左右的同学扣8分或8分以内,其余的都是扣8分以上。解决问题一共5题,全部出自书上或补充习题上的原题目,可从试卷反馈出来的情况看,应该说不是很理想。我认为原因主要是平时讲析不够扎实,学生理解水平还欠缺,还有待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训练。

四、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

1、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比较扎实,基础题型训练较好。教师比较重视的一些问题,得分率较高。

2、平时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水平的培养,能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实行题型训练。

3、平时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有一定的使用水平。审题时对关键字的把握不准确,说到底还是学习水平的问题。面对没有做过的题,不敢尝试,主动探索的水平差。少部分学生计算错误率较高。

4、教学中能给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促动了学生水平的提升。

5、教师教学中对教材有宏观的把握,能注意各领域知识的融合。

6、平时对有些知识点训练不到位,导致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水平不强,没有达到灵活使用的水准。对解题规范性训练不足,造成有些学生“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7、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水平培养不足,审题水平训练不够。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变通的水平教差,不能熟练的使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

8、期中考试没有复习,知识点不到位,影响考试效果。对学生答题规范性训练不到位。

9、教师对教材挖掘不够,教师站的高度不够。

五、整改措施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 、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3、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这次考试暴露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会用心总结经验,以便完善下一步的教学。


更多推荐

学生,水平,问题,教材,知识,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