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安徽理科数学试卷难吗高中)
陆家羲攻克世界数学难题的中学教师
陆家羲,1935生于上海,6岁入小学,13岁父病逝。
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困而辍学。15岁进工厂学徒。1951
年11月经自学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统计训练班。经8
个月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先后在厂材料、财
务、计划、生产等科室工作。两次被选为厂先进工作者,一
次获哈尔滨市二等防洪模范光荣称号。业余时间刻苦自学,
自修了全部高中课程,并坚持夜校进修俄语。半年后,就能
俄语会话。
1957年夏,陆家羲被《数学方法趣引》中一个“柯克曼
女生问题”吸引,从此走上业余科研之路。他自知文化基础
差,1957年放弃工资待遇考入吉林师范大学(今东北师大)
物理系,靠微薄的助学金开始了艰苦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
同时向数学、物理两个领域挺进,不仅阅读了大量数学专籍,
而且记下了数目可观的笔记。1961年以出色成绩完成学业,
并且完全解决了困扰数学界100年的“柯克曼女生问题”。
1961年夏,在包头钢铁学院任助教,他把凝聚5年心血的处
女作《柯克曼系列与斯坦纳系列的构造方法》寄给中国科学
院教学研究所。1962年包头钢院停办,他先后调到包头市教
育局教研室、八中、五中、九中、二十四中任教。尽管调动
频繁,仍然顽强刻苦地潜心钻研组合数学,并向《数学通报》
《数学学报》 投稿。1965年3月,充实了《平衡不完全区
组与可分解平衡不完全组的构造方法》的论文;之后又写出
3篇论文,于1966年1月寄出,然而这些论文全部被退回。
在长时间的等待之后,陆家羲最终得到的回复是三个字:没
价值。
“文化大革命”中他置身事外,钻进单身宿舍和批斗“走
资派”的会场旮旯里推理演算。当时消息闭塞,资料缺乏,
他设法通过各种关系与上海、北京、呼和浩特的图书馆取得
联系,借阅资料,就连恋爱、婚姻这样的大事都无暇考虑。
远在上海的姑母和身边的同志给他介绍对象,他都婉言谢
绝,一直拖到37岁才成家。
就在陆家羲这项成果被权威机构宣布为“没价值”之后
的整整十年,也就是1971年,两位意大利数学家向全世界
宣布:他们攻克了“寇克曼系列”!这个时间比陆家羲的发
现要迟7~10年。痛心疾首的陆家羲并未泄气,而是以顽强
的意志向新的数学高峰――另一个百年未解的难题“斯坦纳
系列”努力登攀。
1980年,陆家羲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并把论文稿寄到
了北京。可是,石沉大海几乎是这些无名之辈的必然命运。
好在陆家羲的这次命运因为苏州大学朱烈教授的努力而出
现了转机,正是这位慧眼识英雄的朱教授,把陆家羲的论文
转寄给了美国著名的《组合论》杂志。令陆家羲万万没有想
到的是,仅仅在不到一个月之后,美国方面回了信。在信中,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数学教授门德尔松先生对陆家羲的研究
成果作出了如下的评价:“这是世界20年来组合设计方面最
重大的成果之一。”几乎就在一夜之间,这位普通的中学教
师,成了闻名于西方数学界的英雄。
《组合论》杂志从1981年9月起,陆续收到陆家羲题
为《论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的系列文章,其中Ⅰ―Ⅲ
和Ⅳ―Ⅵ分别发表在该杂志1983年3月和1984年9月号A
集上。这些论文在西方引起了强烈反响。随后加拿大多伦多
大学校长称陆家羲为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的组合数学家”。
美国《数学评论》主管编辑A.A.阿门达立斯给陆家羲来信,
请他担任《数学评论》的评论员。
就在陆家羲名振西方数学界后不久,有一次,一家机构
邀请多伦多大学的教授门德尔松先生来中国讲学并参加首
届国际组合数学学术研讨会,接到邀请的门德尔松仿佛一脸
雾水:“请我去讲学?讲组合数学?你们中国不是有陆家羲
博士吗?”似乎是给这位门德尔松教授一个面子,似乎是为
自己苍白的容颜一个掩饰,无奈之下,陆家羲“博士”便成
了这次研讨会的特邀代表。
1983年10月,陆家羲作为唯一被特邀的中学教师参加
了在武汉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数学会年会,大会充分肯定了他
的成就,表彰了他为科学奋斗献身的精神。会后,为尽快返
校上课,在北京转车只等了几个小时便乘硬席启程。10月
30日下午6时许回到家,31日凌晨心脏病突然发作,猝然
与世长辞,年仅48岁。连让他享受一下短暂荣耀的机会都
没有给他,连让他再生存一段时间以便能还清别人债务的时
间都没有留给他,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一个背负了四
百块钱债务和满脑子数学难题的中学教师,在一片苍凉的凄
苦和无人喝彩的孤寂中,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陆家羲的《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
的论文发表在1984年第4期《数学学报》上,这是他在国
内多次投稿唯一发表的论文,发表时他已去世9个多月。
陆家羲逝世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D.W.斯特立格威
发来唁电,国内著名学者、专家和教授万哲先、徐利治、吴
利生、陈子岐等致函或发表文章,表示对逝者的钦佩和哀悼。
1983年11月30日,包头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
发给特别科学奖金2000元,决定在包头九中设立“陆家羲
奖学金”。在他逝世1周年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包头召
开“向优秀知识分子陆家羲同志学习表彰大会”,追授他“特
级教师”光荣称号,颁发特别奖5000元。
1984年9月11日至15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
会和包头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内蒙古自治区数学学会,邀
请国内十几名组合数学专家、教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陆家羲
学术工作评审会,会议评审结果认为,陆家羲的学术成果,
除几个有限集外,全部科学结论是正确无误的。《不相交斯
坦纳三元系大集》是一个难度极大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问
题。130多年来,世界上不少人为此付出辛勤劳动,但未能
解决这个问题。会议建议给予这位优秀的科学家国家自然科
学奖,并设法出版陆家羲文集。
1989年3月,陆家羲妻子张淑琴代表他参加了在北京人
民大会堂举行的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奖大会,从党和
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自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国家自然
科学一等奖。但此时此刻,我们的陆家羲却已经去世了差不
多整整6年!
(摘自解恩?芍鞅嗟摹犊蒲У拿赡选罚?有改动)
更多推荐
数学,组合,科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