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如何写数学试卷评价报告)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是科技发
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是一个变动急剧,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
遇与希望的社会。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世界各国只有让自己的人民能够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日
新月异的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新世纪,教育必须培养更具创造力和锲而不舍、追根究底的人才,才能解决新世纪社会发
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在面对新时代更多元的世界文化,也需要一种具有团队精神、愿意与他
人合作、肯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和不断充实自我的人;他必须懂得和他人相处,他要独立自主
而不随波逐流,他能察省自身的长处与不足而加以发扬和克服;他会欣赏美的事物而有健康的
身心;他还具备创造思维、批判反省以适应变迁的能力。因而他是一个能自律、自强而乐于进
取的社会新人。这就是未来社会的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潮流下要求教育培养人才
的规格。
显然,以目前的教育现状是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教育必须改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无可
争议的共识。而教育改革又当以课程改革为要,因为,课程安排设计是否恰当,能否随着社会
变迁和时代发展之需要,提供学生最适切合理的学习内容,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影响
到教育活动实施的成败,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前,世界主要教育先进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都积极推动课程改
革,而综观各国课程发展,虽然其教育目标不尽一致,但强调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培养未来社会
合格公民的作法则相同。大体说来,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主要是:
1. 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在批评和总结了六十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中,因过分重视课程的现代化与
结构化,而导致教育流于主智主义和科学主义,忽略了情意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利于培养健全
个性公民的经验教训而产生的一种课程改革思潮,这是近年来世界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之
一。它强调课程改革的实施,应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教学型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
\"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课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
目的。
实践表明:课程呈现方式并非一定要刻板、单一、乏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事实上,课
程的呈现若能做到生动活泼而有趣,让学生有\"寓教于乐\"的感觉而乐于学习,更有利于学习的
顺利进行。否则,尽管课程编订有实用价值,但过于生涩艰深,则不易引起学习动机,难达到
课程的预期目标。如日本、韩国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其教
育改革的前提。美国所提倡的所谓\"个别处方学习\",则是强调依据学生个别的起点差异,设计
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进行个别化的学习,之后,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诊
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补救性质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反复进行,最终达成学生有效学习的
目标。
可见,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
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是当今各国强调课程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更多推荐
课程,教育,学生,改革,学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