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涡阳县高考数学试卷)
小班数学教案活动《按一种特征分类》
含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活动
班级:二班级
主题:按一种特征分类
学习目标:
1. 同学能够理解“分类”的概念;
2. 同学能够按一种特征分类,并列出分类依据;
3. 同学能够将物品依照分类依据进行分类。
材料准备:
1. 儿童图书《分类最棒》和《别了,匆忙过客》;
2. 每组同学准备一堆不同的物品,如小球、水果、玩具等;
3. 每组同学准备一张海报纸、颜色笔、剪刀和胶水。
教学流程:
1. 激发同学学习喜好,引出教学内容。
老师带领同学察看课堂里的物品,并问同学是否有注意到什么
相像的特征。然后老师向同学呈现图书《分类最棒》和《别了,匆
忙过客》,引导同学了解“分类”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同学可
能会举出很多例子来,例如橙子和苹果都是水果,而狗和猫都是动
物。老师可以要求同学认真解释和比较这些例子,以帮忙他们更深
入地理解分类的概念。
2. 将物品按一种特征分类。
老师将同学分成小组,并为每组同学准备一堆不同的物品。然
后,老师向同学提出分类依据,例如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要求同学将相同特征的物品分类在一起,并用颜色笔记录他们的分
类依据。
3. 制作海报。
在同学的分类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帮忙他们,并引导他们
思考如何将分类结果呈现出来。最后,老师要求每组同学将它们的
分类结果,用海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同学可以自由发挥本身的创意,
设计有不同风格的海报。
学习延长:
1. 在同学分类之后,老师可以要求他们将同一分类依据下的全
部物品重新混合,然后再次组织同学进行分类活动,以加强同学对
分类的理解。
2. 老师还可以要求同学本身对某些物品进行分类,并对同学的
分类结果进行相互比较和讨论,以加强同学的分类思维。
教学反思:
1. 本次活动重视的是启发同学思考和制造力发挥,让同学在自
主学习活动中思维得到磨练,并培育他们的分类思维本领。
2. 整个活动的设计以互动学习为主,老师的角色也更像是引导
者和组织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问传授者。
3. 整个活动的难度适中,同学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
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喜好和古怪心。
更多推荐
同学,分类,老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