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灌南高考数学试卷答案详解)
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
一、教学背景
在大班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数学的概念和操作还存
在着很多的困惑和不理解。为了增加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
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教案将以逛超市为主题,引
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与操作,巩固和扩展数学知识,提高数学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商品的价值和关系;
•
通过对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观察和计算,培养学生
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
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通过参观超市和操作实际商品,增加学生的生活知
识,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
•
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
实践能力。
三、教学步骤
1.引入(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超市,并让学生观察一下商品的排列和
摆放,观察不同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目标解释(约5分钟)
教师向学生宣布今天的目标:通过逛超市,帮助学生加深
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
也要让学生通过参观超市增加生活知识,培养实际生活能力。
3.教学主导(约30分钟)
(1)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不同
教师请学生围绕自己喜欢的食品,在其他商品中寻找出五
个与之价值相等的商品,并在商品周围标出该商品的价格。
(2)让学生找出数学关系
教师在白板上绘制一个价值表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找出
的五个商品,将价值及搭配规则表格填写出来。
(3)数学模拟计算
教师请学生围绕自己的一碗米饭,找出相应的菜品,并通
过口算计算出他们的价值和数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运算的基
本原理和口算能力。
4.评估(约10分钟)
教师请学生分别通过手写和计算器计算出一份购物清单,
并与同桌交换校对。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随堂测试或实时测
评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5.纠错(约10分钟)
教师请学生看白板上典型的数值错误,并帮助学生寻找和
纠正这些错误。
6.总结(约10分钟)
教师请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资源
1.
商品价值表格;
2.
购物清单;
3.
计算器等。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了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和数学运算的
理解还存在着很多困惑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
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
数学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我也会在授课方式和教学方
法上多做些创新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诉求。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商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