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濮阳中招考试数学试卷)
刘向军:听孙维刚老师讲数学
刘向军
录相真是个好东西,使我得以在孙维刚老师已经去世15年之后,
听他给初一年级的学生们讲一元一次方程。
孙老师讲得很少,又讲得很多;学生们学得很少,又学得很多。
孙老师讲得那么集中,又讲得那么发散;学生们学得那么单一,又学
得那么丰富。孙老师的课堂那么严谨深入,又那么灵活浅易;学生们
学得那么投入专注,又学得那么开心有趣。
这是初一年级的数学课,孙老师却穿插了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
还联系到了孙大圣在如来佛祖手心翻筋斗撒尿的趣事,数学和物理、
文学、哲学、美学、生活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这真是体现了他所
主张的“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教学理念。
这是多么朴实、有趣的一节课啊!数学课居然可以上得如此优美、
优雅!
整节课孙老师带领着学生们只做了课本上的一道行程问题,而其
实全部同学仅靠当堂的几分钟自主学习就百分之百地会做这道题了。
但是,孙老师并没有带领着学生们匆匆忙忙地往前走去赶进度,也没
有大量布置作业让学生反复练,而是牢牢抓住列方程这个核心的教学
目标,牢牢围绕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造就最聪明大脑的这个核心追
求,启发学生们围绕着这同一道题,居然从不同的角度列出了第二个、
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不同的方程!孙老师让课
本上这一道例题,产生了7道题甚至是70道题的效果,因为,他通过
巧妙的点拨启发点亮了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灵光,而这绝不是
滔滔不绝的满堂灌和简单的题海战术所能达到的教学境界!
这是多么高明、高妙的一节课啊!数学课就是这样地让学生智慧
迸发,乐在其中,欲罢不能!
孙维刚老师的学科知识是那样广博,远远超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
需要;他的教学技艺是那样地炉火纯青、从心所欲,他引领着学生们
在享受着思维的巨大魅力;这些都需要一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长时间
非常地投入、非常地努力甚至还得有一些非常的灵性才可能企及。仅
孙维刚老师的教态恐怕就是一般的老师永难达到的:严谨、准确、机
智的表述,流畅、快速、漂亮的板书,亲切、温和、儒雅的风度,明
亮的目光、和蔼的面庞、得体的举止。
我相信,任何学科的任何教师都能从他的课堂教学中找到自己的
差距和努力的方向,也都能从他的课堂教学中学到很多,想到很多。
于是余有叹焉:做一名好老师多么不易!做一名好老师多么伟大!
做一名好老师的学生多么幸福!
先前,我曾看过孙维刚老师生前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的一个视频,
对他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大爱情怀和辉煌业绩即油然起敬,至今我
还珍藏着那个视频,也不止一次和老师们分享那个视频;而今,在看
了他这一节寻常的数学课后,这种敬意更加真切,同时也为无缘和这
样的大师切磋教学技艺而深感遗憾。
查百度“孙维刚”,有这样的信息:
孙维刚老师(1938~2002),1938年12月出生,山东海阳郭城人,
汉族,大学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自1962年起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
学任数学教师兼班主任。2002年1月因患癌症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4
岁。\"中国智力素质培养法之父\",\"孙维刚高考特训班\"创始人,\"结构
教学法\"创始人,教育界素有\"中国数学教育之父\"之称。
虽然孙维刚老师已经远去15载了,我还是要向这位德艺双馨的好
老师送上我的敬意!
2017.8.18
更多推荐
老师,学生,教学,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