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发(作者:长沙高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
雨中背影阅读答案
雨中背影阅读答案
雨中背影阅读答案篇一《2016年春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一学月考试题及答案》 ...
雨中背影阅读答案篇一《2016年春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一学月考试题及答案》 【备课大师网】-在线备课,全站!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2016附中双语初二语文期中模拟试题 (语文版8年级下册 云龙县团结中学语文组)(15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1---5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 (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绣花鞋练功编辑成册, 请你为这个小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并说出命名理由。 册子的名字: 命名的理由 (3)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一句话。 例句:对我的爱,母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对母亲的爱,我则是一条喧嚣浮躁的小溪。 仿句:对我的爱,母亲是 ; 对母亲的爱,我则是 对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
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 ) 时时而间.进 ( ) 7.
翻译句子。(6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备课大师网】-在线备课,全站!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邹忌的讽谏有什么特点?(3分) 9、邹忌在听到妻妾客的美之后有何反应?(用原文回答)这些说明了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明日:明天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地方:土地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时时:常常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期年:满一年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入朝.见威王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B.吾孰.与徐公美 孰. 视之,自以为不如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D.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荆之地方. 五千里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谏齐王,齐王接受了邹忌的讽谏,兴利除弊,使 齐国大治。 B.邹忌不被美所迷惑,与徐公比较后找到了妻、妾、客美自己的原因,可见邹忌头脑清醒,善 于思考。 C.邹忌讽谏齐王,从生活小事入手,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治国的道理,表现出高超的讽谏艺术,收到 了良好效果。 D.全文以写齐王纳谏和齐国大治为中心,表现了齐王知错就改,广开言路,勇于革新,是一位贤明 的君王。 三、阅读(11分) (一)雨中背影 陶诗秀 在女孩的记忆中,妈妈从来没有爱过她。妈妈是个教师,她给予她的关怀少于她的学生。无论是节假日还是生日,妈妈从来没有单独陪过她,永远在为她的学生们忙碌。 那天,女孩微微感冒了,躺在床上。妈妈给她吃了点药,就又带着她的学生去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去了。娇气的女孩想叫住她,但叫不出。她哀哀地想,即使自己叫了,妈妈也不会留下。 那一天,女孩哭了。她哭累了,睡过去,梦见了在远方工作的爸爸,梦见了疼她爱她的陈老师,还梦见了一个她妈妈的学生,
那学生脸上洋溢着幸福。 窗外,雨点敲打着窗户的声音惊醒了女孩。望着空荡荡的家,她猛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置身于小舢板 上的弃儿。她决定离开家,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 走出门来,女孩却一片茫然。去哪里呢?突然,最爱她的陈老师那张慈爱的脸又浮现在她泪水迷蒙的眼前。鬼使神差的她撑起沉甸甸的脑袋,跌跌撞撞冲进雨中,往陈老师的家走去。 巨大的雨点砸在脸上,女孩感到头重脚轻,一头栽倒在地上。蓦地,她恨极了妈妈。她想,她是妈妈唯一的女儿,却不是她唯一的牵挂。甚至比不上班上的一个孤儿更重要。她只求她能陪她一次,爱她一次,可妈妈连这点都难。妈妈啊,究竟什么是“血浓于水”? 摸摸索索来到陈老师家,已是傍晚。开门的陈老师被她狼狈的样子吓了一跳:全身滴着水,衣服丢了,脚上的一只鞋已不知去向。见到老师,女孩只满足地喊了一声:“老师——”便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 醒来已是深夜,雨淅淅沥沥,像首摇篮曲。女孩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陈老师就在她的身边。女孩打了一针,感觉头痛好多了。女孩已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陈老师正为她敷热毛巾,擦脸,测温,像妈妈,不,比妈妈更周到。 “老师,您一夜未睡?”望着老师满眼的血丝,女孩内疚地问。 陈老师点了点头。 突然,陈老师的电话响了。电话里说:“老陈,兰兰的手术成功了。” 女孩听出,那是陈老师爱人李叔的声音。兰兰是陈老师的女儿。 “老师,姐姐怎么了?” 屋内,突然异常地寂静。好久,陈老师才哽咽地说:“她,她今晚动手术。” “老师,我想回家。”女孩说。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想家,想妈妈。陈老师说:“孩子,我送你。”
深夜,寂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只有路灯发出淡淡的光,照亮着师生二人回家的路。远方,一个人影踉踉跄跄地向她们冲过来。是妈妈。
妈妈从老师怀里一把搂过女孩,紧紧地抱住。此时,女孩已懂得妈妈——一个教师妈妈的心。陈老师的女儿正动着手术,而她却守在学生的病床前。女孩摸着妈妈冰冷的被刺破的脸,还有摔得满是泥泞的膝盖,深深的自责涌上心头。 “妈妈,我错了。” 陈老师的背影默默地在雨中远去了。女孩知道,那也是妈妈的背影。 13、作为母亲和老师,文中女孩的妈妈和陈老师在性格特点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14、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指出并说明其作用。15、文中塑造女孩
的母亲这一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作分析说明。16、文章结尾为什么说“陈老师的背影也是妈妈的背影”?而朱自清在看到或想到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下眼泪。是什么打动了作者?六、作文(40分)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人生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馨香,“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感动。 请以“ 的味道”为题作文。
要求:补全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备课大师网】-在线备课,全站!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2016年春初二语文期中模拟试题 五、(22分)(一)(11分) 21.(2分) 答 题 卷
22.(2分) 23.(3分) 号考 级班 名姓9.(4分)(1)(2) 10.(4分)(1)2)(3)11.(2分)①② 12.(4分)(1)(2) 四、(8分) 13.。 14. 15.,。 16.,。 , 17. , 18.,。 19., 。 20.,。
24.(4分) (二)(11分) 25.(3分) 26.(3分) 27.(3分)
28.(2分) 【备课大师网】-在线备课,全站!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2016年春初二语文第一学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1、B 2、C 3、A 4、D 5、C (回忆性记叙散文) 二、6、D 7、D 8、 D 三、 9、略 10、(1)③⑤⑦ (2)《穆斯林的葬礼》 (3)小福子 11、参考例句: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行道迟迟,载渴栽饥。、(1)饱含词人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也有对风景不再、山河变色的悲愤。正是它引发了下 文作者的兴亡之叹,思古之情。 (2)此处用典,表面在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讽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 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四、 13、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4、匹马戍梁州。 15、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16、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17、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8、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 19、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0、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 皇都”。 五、(一) 21、作为母亲,她们深爱自己的孩子;作为老师,她们将母亲般的爱无私奉献给自己的学生。 22、环境描写。渲染出师生间宁静、和谐、温馨的气氛。 23、侧面烘托,一是通过由恨到爱的变化,
来表现母爱的伟大;二是陈老师对孩子、对学生 的爱,也侧面烘托出女孩母亲高尚的爱。 24、表明女孩心中,老师就像妈妈一样,老师爱自己的学生,就像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从背 影中看到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这是感动的泪;看到父亲处境艰难,在逆境中挣扎,表现我对父亲同情和挚爱,这是伤心之泪。也寄托了儿子对父亲的思念。
25、 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者和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爱国青年”把中国人看作低能 儿的极为愤慨的感情。 26、日本青年的叫声极大地刺伤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27、“那时”指看电影以后,“那地”指在仙台,“意见却变化了”指决定弃医从文。 28、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雨中背影阅读答案篇二《语文版2016年春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月考试题》 语文版2016年春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22、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指出并说明其作用。23、文中塑造女孩的母亲这一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作分析说明。24、文章结尾为什么说“陈老师的背影也是妈妈的背影”?而朱自清在看到或想到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下眼泪。是什么打动了作者?(二)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藤野先生》——《读本》 25、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6、第三段中作者写道:“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作者觉得“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3分) 27、第三段中作者写道:“但在那时那地,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那时那地”是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意见却变化了”指作者的什么想法?(3分) 28、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是(2分) 六、作文(40分)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人生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馨香,“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感动。 请以“ 的味道”为题作文。 要求:补全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号考 级班 名姓 2016年春初二语文第一学月考试
答 题 卷 9.(4分)(1)(2) 10.(3分)(1)(2)11.(2分)①② 12.(4分)(1)(2) 四、(8分) 13.。 14.。 15. 16. 17.,18. 19.。 20.,。 五、(22分)(一)(11分) 21.(2分) 22.(2分) 23.(3分) 24.(4分) (二)(11分) 25.(3分) 26.(3分) 27.(3分) 28.(2分) 雨中背影阅读答案篇三《八年级语文上册巩固训练题【甲】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③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 ②机:机关。③吠①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 ②尝贻余核舟一( 赠送 ) .. ③凿木人长寸许(表示约数,左右,上下 ) ④予不能悉记 ( 全,都 ) ..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他们的互相靠
近的两膝,都遮掩在画卷下面的衣褶里。 ②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译:即使是狡猾王叔远的作品小巧精致①英国牺牲他国利益保全自己 ②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二战胜利的基础 ③只有战争期间苏英才能和平相处 ④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结成联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下图所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战争宣传海报,主题是“全力以赴,摧毁日本”,它最早可能出现于A.1941年 B.1942年 C.1943年 D.1944年 13、1944年,斯大林在评价某次军事行动时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他所说的“这次行动”是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柏林战役 14、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0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请问下列哪次会议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 15、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下列企业与这一新经济形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中国李宁 B.美国微软 C.德国奔驰 D.美国麦当劳 16、“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这表明欧洲联合的目的是A.发展经济,避免战争 B.摆脱美国的控制 C.对付苏联的威胁 D.提高欧洲的地位 17、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的“高一级的整体”是 A B C D 18、20世纪70年代初,跃居世界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的是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19、非洲在15世纪早期就遭受西方殖民国家的奴役,时间长达近500年,因此有“黑暗大陆”之称。下列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是
A.埃及的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纳米比亚独立 D.古巴革命的胜利 20、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的相同之处是①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②改革都有反对个人崇拜、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内容③都对管理体制进改革④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①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持②大力引进先
进的科学技术③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④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⑤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22、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许可之下,对伊拉克宣战。这充分说明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和平与发展不可兼得 23、蒸气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原子能的利用为6年,晶体管为4年,这突出说明了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技速度发展快 C.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 D.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 24、20年前,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这里引发老妇人感慨的事件是A.十月革命 B. 苏德战争 C.华约建立 D.苏联解体 25、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矛盾错综复杂的因素有①民族问题 ②历史问题 ③大国介入 ④宗教问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题卡: 二、材料解析(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
材料二:“值此我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情势所要求坦率、果断来发表演说。„„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 材料三: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批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
请回答:(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6分) (2)美国采取了什么方法来克服经济危机的?其政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谁?(6分)(3)
日本经济危机发生后在中国犯下了哪些罪行?(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13分) 材料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是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二
战中的历史事件: 请回答:⑴材料一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什么?(2分) ⑵材料二中图一为二战期间参加雅尔塔会议的“三巨头”,请你说出他们的名字?(3分) ⑶材料二中图二是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情景,这也标志着二战结束了,请说出这一事件的准确时间。(2分) ⑷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你能说出大战全面爆发、进一步扩大、扩大到最大规模以及大战发生根本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吗?(4分) ⑸二战以及一战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28、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11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1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6分) ①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首? ②写出两极格局下,挑战“两极”的两股资本主义势力。 ③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4)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启了人类的宇航事业。 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登月,人类第一次到达地球以外的星球。 1946年,美国制成第一台电子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进入网络时代,国际互联网成为全世界的通讯媒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图2的发明者是谁?(2分)
(2)材料二显示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就?(2分) (3)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分别带入了什么时代?(6分) (4)结合科技革命的成果,说说它能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 雨中背影阅读答案篇六《作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 作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我始终不忘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用一个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求知、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学习方面,我从不迟到早退,不旷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做好笔记,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积极上进,努力进取。除了学好专业课外,我还喜欢广泛阅读和自身专业有相关联系的学科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是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在生活方
面,我生活俭朴节约,团结同学,积极参加班级里的活动。杜绝一切不良的生活作风。能主动关心同学,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及时了解各团员的思想状况,认真做好团员的思想工作。 在思想道德方面,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认真学习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上学期,我向学校团总支递交了入团申请书,表明了我想入团的决心。,在实践过程中,我积极履行在申请书中给自己提出的要求,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更好的为同学服务。。作为一名团员,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去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并要以优异的成绩顺利结业。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我自己,为党的事业做好准备。 在初中生活中我也更好的锻炼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关心每一位同学。真正把同学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能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真诚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帮他们解决困难。同班同学关系良好,结交了许多朋友, 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总是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一次次鼓起勇气重新再来,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 虽然通过团组织的悉心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是我认为还是远远不够的,虽然能以团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但是距离一个优秀团员的标准还不够,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实事求是,戒骄戒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始终保持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不断创新、默默的奉献,力争使自己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努力使自己成为共青团组织的优秀先锋。
更多推荐
女孩,妈妈,美国,日本,同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