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发(作者:武汉联考初三数学试卷分析)
趣味数学 数字谜 教学设计 余勇鸿
【设计理念】
本课《智慧广场》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熟练掌握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一年级中已经有了简单的解决数字谜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实例学生逐步意识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演绎推理的确认,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初步学会选择发现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进一步的计算来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尝试、验证等手段发现规律,猜测结论,发展了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了代数思想。
【课堂目标】
1、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谜”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思维的调理性和严密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在探索加减法算式中的“数字谜”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思维的调理性和严密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和学法】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数学荒岛上既有惊险又有乐趣,同学们想不想去探险? 趣味数学中,有数字谜这一种数学游戏,同学们是否有兴趣玩一玩?
生:想!
那我们准备出发:先交代活动规则:
1、本次活动由几个组以组为单位参与,并以抢答趣味数学问题的形式
开展。
2、共分两个环节——抢答题和挑战题。
3、最后,以得分高低决出胜方。
抢答:
1、本次活动由几个组以组为单位参与,并以抢答趣味数学问题的形式开展。
2、共分两个环节——抢答题和挑战题。
3、最后,以得分高低决出胜方。
(二)探究新知
师:一起看巫师出的题目!(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算式中的数学信息,
师:下面请根据引导提纲独立思考,猜一猜这两个汉字可能代表什么数字?
生:…………
师:现在甲乙对子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动手写写,并在小组内交流形成统一意见。
小组抢答。
一斗米
(猜一字)
0000
(猜一成语)
五个手指
(猜一成语)
七除以二
(猜一成语)
1×1 = 1
(猜一成语)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
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
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
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
谜底是三。
3.八分之七。(打一成语)
解析:“八分之七”用数学符号写出来,
把数字7写在分数线上面,8写在分数线下面.
谜底是成语“七上八下”。
4.十百千(打一成语)
解析:没有“一”和“万”
谜底是:万无一失
5、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6、这个脑袋真正灵,忽闪忽闪眨眼睛,东南西北走带 着它,加减乘除不费劲(打一计算工具)
谜底:计算器
7、横看是只尺,竖看是根棒, 年龄最最小,大哥他来当。 (打一数字)
答案: 1
8、象个蛋,不是蛋, 说它圆,不大圆, 说它没有它又有, 成千上万连成串。(打一数字)
答案: 0
9、垂钓打一个数学名词
答案 等于(等鱼)
二、挑战题
答题规则:
(1)此部分题, 为选做题,
可以选答或者放弃,答对方将加30分,
答错将扣10分,不答不扣分.
(2)每道题答题时间限制为5分钟,5分
钟内答不对将直接公布答案
火柴游戏
下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
只 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
方形,你会吗?
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五)反思总结
师:经过我们的帮助,罗克顺利通过了巫师的考验,帮助小胖和他的卡布逃过了惩罚!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精彩鼓掌!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开始我创设的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数字谜语》的情景,当我绘声绘色的讲述故事的开端时,就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整个探究阶段,以数学思考为主线。孩子们先根据引导提纲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甲乙对子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在本环节,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推想过程,并注重了策略方法的梳理和提升,既培养了学生思考的方法,又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在学生在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反馈练习,及时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练习中巩固了数字推理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课件动画的效果,做到了趣味与智力的结合。
最后交流分享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梳理,做到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数字,方法,过程,学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