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数学试卷层次性分析图片)

教你手指快算法

一、

手指快算入门

计算方法:右手代表个位数,左手代表十位数。

加法:小朋友们伸出自己的右手将其中一个个位数字表达出来,然后开始加法运算,

当两个个位数相加的结果超过10时,因为个位数(右手)不够表达,所以小朋友再伸出

左手表达十位数(十位进一),第二步进行个位屈补(选择补数应该是10减去第二个数字,

然后将右手原来表达的个位数减去这个补数就可以得出结果了。

例如计算6+8:

1、小朋友们伸出自己的右手将“6”表达出来(拇指和食指),然后开始加法运算,

因为6+8超过10,所以个位数(右手)不够表达,这时小朋友再伸出左手表达一个十位

数(十位进一)。

2、接下去进行个位屈补,因为8的补数2,所以屈补的时候将左手表达的6减去2

得到4,这样结果就是14。

减法:小朋友们伸出自己的双手将其中的两位数表达出来,然后开始减法运算,当两

位数的个位数(右手)不够减时向十位数借一(左手表达的数字减去一),第二步进行个位

加补(选择补数应该是10减去第二个数字,然后将右手原来表达的个位数加上这个补数

就可以得出结果了。

全脑数学教育

例如计算13-6:

1、小朋友们伸出自己的双手将“13”表达出来(左手1,右手3),然后开始减法运

算,因为右手的3减去6不够减,所以向十位数借一,这样左手表达的1就被借走了,就

不用再表达了)。

2、第二步进行个位加补,因为6的补数4,所以加补的时候将左手表达的3加上4

得到7,这样结果就是7。

以上是手指快算的简单方法,因为折实孩子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所以希望各位家长

在家里多帮助孩子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二、100以内加减,全脑数学手指快算

100以内加减,全脑数学手指快算

初级:100以内加减

准备:教师在带读以下口诀并做相关手指游戏前,需发出口令“清零”,幼儿马上双

手击掌,然后紧握双拳在胸前,聚精会神做好准备。(注意:手心朝里,两拳间隔距离以方

便双手出指为准,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1、手指定位口诀

我有一双手,代表九十九;左手定十位,九十我会数;

全脑数学教育

右手定个位,从一数到九;加减很方便,计算不用愁。

2、手指定数口诀

食指伸开“l”,中指伸开“2”;

无名指为“3”,小指伸开“4”;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记住;

再伸食指到小指,“6”“7”“8”“9”排成数。

3、右手出指练习口诀

一马当先,二虎相争,三言两语,四海为家,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万火急。

一言九鼎,二龙戏珠,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五谷丰登,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注:念到“十万火急”或“十全十美”时,右手握拳,左手出“1”,代表进位。

4、左手出指练习口诀

全脑数学教育

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注:念到“一百”时,双手击掌,然后紧握双拳在胸前。)

5、双手出数练习

15、23、46、99、58、73、61 ……

(注: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选择出数的大小。)

三、全脑数学:生活中的数字,相邻数

散步时,姑姑说我们三人一起来说相邻数;比如,先说的那个人说中间数,3,那么另

两人得说2、4。

我们一直这样说着,我倒没去注意,只知道孩子一轮到说前面的数字时,总说成后面

2个了;

姑姑说在上相邻数时,很多学生搞不清楚,戢也是其中之一,于是要求戢说前面的数

字,他总是说错了,如4前面的数是5。

跟他讲,4相邻的数,一个在4的前面,一个在4的后面,前面的数3,说N次后,

好象有点懂了,可他不想说,要说交通工具类了。

全脑数学教育

回来后,我再详细讲解给他听,这下,他也懂了,每次我要他说出相邻数,他都能回

答对。

四、生活中的全脑数学:边散步边学习

孩子一起散步就是不一样的心情,一路围绕的也是孩子。

她每次总跑很快,怕女儿又丢下我,于是我就跟她说,我们边走边讲话。“我们吃饭

后,女儿做20道算式,妈妈在旁看。然后我们就出去散步,看到了龙眼树长很多龙眼,

来到菜园,看到茄子,看到辣椒(有红色、绿色,女儿补充到),看到橄榄,看到黄果,看

到蜻蜓、蝴蝶…… ”

我们边走边说,远远看到牛,我指着远处的牛对女儿说,过一会儿,女儿问我,3头

牛和4头牛是多少呢?是7头,我回答着。

接着我们进行你说你答。

妈妈:9只鸟和5只鸟是多少?

女儿:15只。

妈妈:错了,用妈妈教过你的方法算。

女儿:6只蜻蜓和3只蜻蜓是多少?

妈妈:9只。2辆摩托车和9辆摩托车是多少辆?

全脑数学教育

女儿:11辆。8条水沟和1条水沟是多少?

妈妈:9条。6只青蛙和7只青蛙是多少?

女儿:13只。10亩田和6亩田是多少亩?

妈妈:16亩。8座山和5座山是多少座山?

女儿:13座。10条电线杆和20条电线杆是多少条呢?

妈妈:30条。7块石头和8块石头是多少块?

女儿:15块。10颗糖和20颗糖多少颗?

妈妈:30颗,不要出太大数字了,也不要说糖,就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6棵橄榄

树和5棵橄榄树是多少棵?

女儿:11棵。有20棵龙眼树和18棵龙眼树是多少棵?

妈妈:38棵。9朵花和7朵花是多时朵花?

女儿:16朵。有6个番石榴和2番石榴是多少个?

妈妈:8个。有5棵黄果树和4棵黄果树是多少棵?

女儿:9棵。有8个茄子和6茄子个是多少个?

全脑数学教育

妈妈:14个。有3个辣椒和7个辣椒是多少个?

女儿:10个。有8只蝴蝶和3只蝴蝶是多少只?

妈妈:11只。10条鱼,游走6条,剩下多少条?

女儿:4条。8只鸟,飞走了3只,剩下多少只?

妈妈:5只。一只羊在草地上吃草,后就回家,草地剩下几只?

女儿:没有了,0只。我来说水吧,女儿说。

五、儿童学习数学有什么好方法?

认识到动作对学前儿童逻辑思维发展以及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他们要掐着手指

做算术,却不能在头脑中进行抽象的计算,“操作式的学习”。

指儿童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经验和逻辑

知识的方法。

如果我们问一个4岁孩子:“5个多还是6个多?”我们得到的答案往往会很失望,

孩子也许刚刚说是6个多,一会儿又回答5个多了。这说明他还不具备在头脑中对这两个

数目进行抽象比较的能力。如果在动作的水平上就不一样了。儿童可以把两组物体分别排

成一排,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哪排多哪排少。

动作水平的操作是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途径。儿童在操作活动中,可以获得对应、

全脑数学教育

多少等逻辑的经验,这些逻辑经验起初依赖于具体的、外在的动作,逐渐发展到摆脱具体

的动作而成为一种内化的动作,也就是在头脑中对这些物体的表象进行对应、比较等逻辑

操作,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完全抽象的逻辑关系。对学前儿童来说,他们需要在动作的水平

上既通过操作活动来学习数学。

六、学习全脑数学20以内的加法

学习用具:数学卡片,1-10的圆点卡片,1-10的数字卡片。

学习技巧:考虑到数字相加比较难理解,要从圆点卡片入手。

学习过程:

一、圆点卡片

我先教得数是11,把一张10点卡片和一张1点卡片放在一起;把一张9点卡片和一

张2点卡片放在一起;依次推,8和3;7和4;6和5。

接着,问儿子10点加1点是多少,他数了数卡片上的圆点,回答是“11”。

再问,9点加2点,他先数一张的圆点,再数第2张圆点,合起来是11。

后面的他用同样的方法。

(有时,他乱说答案,我就跟他说,是不是想休息了,那就不要学了,他立即重新算。

我不强迫他学习的)

全脑数学教育

二、

圆点卡片打乱

圆点卡片打乱,如9点和8点;7点和6点……让他算,有点他算错,就让他重新算

一次。

如9点和8点,他是一个个算出答案,如果没有圆点根本就数不出。

我教他一种简单的算法,如9点和8点,就告诉他,9点的卡片就不用再数,直接往

下数,10.11.12……

刚开始总弄错,往下数时,把9也算在内;我重复教了几次后,儿子也学会了。

七、全脑数学:生活中的数字,相邻数

散步时,姑姑说我们三人一起来说相邻数;比如,先说的那个人说中间数,3,那么另

两人得说2、4。

我们一直这样说着,我倒没去注意,只知道孩子一轮到说前面的数字时,总说成后面

2个了;

姑姑说在上相邻数时,很多学生搞不清楚,戢也是其中之一,于是要求戢说前面的数

字,他总是说错了,如4前面的数是5。

跟他讲,4相邻的数,一个在4的前面,一个在4的后面,前面的数3,说N次后,

好象有点懂了,可他不想说,要说交通工具类了。

全脑数学教育

回来后,我再详细讲解给他听,这下,他也懂了,每次我要他说出相邻数,他都能回

答对。

八、全脑数学教孩子“说话算数”的办法

帮助孩子学习遵守约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制定简单的规则

约定规则应该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不要一下子制定很多规则,也不要制定很

复杂的规则,更不要制定孩子不容易遵守的规则。简单易守的规则让孩子感到遵守规则是

一件愉快的事情,给他们自信。

2、家长以身作则

向孩子示范如何做才能够达到遵守约定这个准则。有些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做,而是

他们没有掌握好方式方法。

3、不要轻言放弃

不要面对孩子的反抗显得手足无措,更不要轻易放弃、妥协,给孩子例外、开绿灯。

坚定的原则给孩子安全感,摇摆不定则让孩子无所适从。

4、承担不愉快的后果

在违反约定的时候品尝行为后果对于帮助孩子建立行为准则方面至关重要。家长要开

全脑数学教育

动脑筋,给孩子实施自然和逻辑后果。建立行为后果帮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现实生活中,

我们不遵守规则,就会承担不愉快的后果,比如受到惩罚。因此在给孩子建立规则的过程

当中,必须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

九、100以内加减,全脑数学手指快算

100以内加减,全脑数学手指快算

初级:100以内加减

准备:教师在带读以下口诀并做相关手指游戏前,需发出口令“清零”,幼儿马上双

手击掌,然后紧握双拳在胸前,聚精会神做好准备。(注意:手心朝里,两拳间隔距离以方

便双手出指为准,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一、手指定位口诀

我有一双手,代表九十九;左手定十位,九十我会数;

右手定个位,从一数到九;加减很方便,计算不用愁。

二、手指定数口诀

食指伸开“l”,中指伸开“2”;

无名指为“3”,小指伸开“4”;

全脑数学教育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记住;

再伸食指到小指,“6”“7”“8”“9”排成数。

三、右手出指练习口诀

一马当先,二虎相争,三言两语,四海为家,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万火急。

一言九鼎,二龙戏珠,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五谷丰登,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注:念到“十万火急”或“十全十美”时,右手握拳,左手出“1”,代表进位。

四、左手出指练习口诀

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注:念到“一百”时,双手击掌,然后紧握双拳在胸前。)

五、双手出数练习

全脑数学教育

15、23、46、99、58、73、61 ……

(注: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选择出数的大小。)

十、儿童学习全脑数学靠的不是“记性”

1、数数

首先,数是什么?自然数的序列 ? 1、2、3、4、5等看似一组需要幼儿记住的顺序,

实质蕴涵了很多逻辑的关系。如前后数之间存在着递增的序列关系,每个数都比前面的数

大又比后面的数小,而且这种序列关系是可以传递的,也就是说即使不相邻的数,我们也

可以根据其在数序的位置判断其大小关系。再如,数序中也蕴涵着包含关系,每个数都包

含了它前面的数,同时也被它后面的数所包含,5包含了1、2、3、4、6又包含5、4、3、

2、1。即使是最简单的数,也具有抽象的意义。比如“1”,它可以表示1个人、1条狗、

1辆汽车、1个小圆片等任何数量是“1”的物体。儿童对于这一知识的获得,也不是通过

直接的感知,而是通过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具体说就是“点”的动作和“数”的动作之间

的协调。(首先,他必须使手点的动作和口头数数的动作想对应。其次是序的协调,他口中

数数的数应该是有序的,而点物的动作也应该是连续而有序的,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最后,他还要将所有的动作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物体的总数。

由此看来,幼儿会数数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这背后,是幼儿的对应、序列、包含等

逻辑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是理解了这些逻辑观念,幼儿才能正确地计数。再经

过无数次具体的计数经验,幼儿对数的理解才能逐渐脱离具体的事物,最终达到抽象的层

次。

全脑数学教育

2、加减

数的加减需要幼儿对3个数之间的逻辑关系获得一种真正的理解,借助于具体的实物

和动作的摆弄来理解其中的加减关系,但要在抽象的数字层面进行加减运算,就必须在头脑

中建立抽象的类包含的逻辑关系,而这要到六七岁才能发展起来。

全脑数学教育


更多推荐

孩子,数学,全脑,看到,动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