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小学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龙源期刊网

小学数学训练学生编题的好处及过程

作者:陈虹

来源:《黑河教育》2017年第04期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

能力,而编题是学习能力提升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探究,我感悟到让学生学

会编题的好处很多。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单计算题到复杂应

用题的编题训练,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用仿编、改编、创编的方法,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创新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生;编题;创新;能力

谈起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效,每个数学老师都会有很多教学经验和方法,在众多方法

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学习编题能力的培养,而我认为注重对学生编题能力的培

养恰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一个法宝,它可以让学生“学得深,吃得透”,可以为以后学习

奠定基础。下面我将浅谈编题的好处和方式。

一、编题的好处

1.編题的好处之——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比如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

概括能力,而举一反三的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又可以培养孩子探究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通过对学生编题的训练,恰好可以起到触类

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采用“一题多变”的思维训练,把数学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掌握知识

纵横关系,形成思维的系统性,有利于知识迁移。

2.编题的好处之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从小编题的训练,尤其是创编、仿编应用题的训练,需要学生紧紧抓住题中条件和

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只有理清数量关系才会准确编题。编题过程促使学生不断思考,要从不

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为了训练学生熟练编题,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效×时间=工作总量等。学生从熟记公式到运用熟

练,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编题的过程让学生不断搜集生活素

材,逐渐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妈妈买菜需要多少钱?铺教室地面一共需要多少块地

砖?每公顷地收多少小麦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编题材料,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生活通过编题

紧密相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龙源期刊网

3.编题好处之三——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在编题过程中,往往需要积极动脑思考,思考题中哪些地方可以改编,怎样由一步题

改编成多步题,创编出自己需要的类型题。思考的过程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创新意识更

强,让学生学习自主编题,是学生在主体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编题过程为培养了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了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环境。

4.编题好处之四——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编题训练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数学语言要严谨、简明。在编题训练中,学

生要考虑怎样把题编得有严密的逻辑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准确无误,不然,一字之差就

改变了题意。如问题“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要多少天才能完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学生如果编题时不注意就会改变编题的原意。编题训练为强化学生语言的表述能力搭建了训练

平台。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会随着编题能力的提高而得到加强。

二、在常规课堂教学中,编题训练的过程

编题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培养学生学会编题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材低年龄段中有让学生提出条件或问题的内容,算是对学生编题能力培养提出

较早的一种要求或实践,除此之外,在教材和其它相关材料中再很少出现让学生编题的内容,

这也是造成教师对学生编题能力忽视的原因,使教师从思想上没有意识到培养小学生编题能力

的重要性。所以,要让教师提高思想认识,这是培养学生编题能力的前提。教师在教给学生基

本概念时,要注意结合学生易于接受、感知的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解释,阐述,经常训练学

生对概念表达的意义所涉及的事物、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让学生用最熟悉的事物做编题的材

料。

2.仿编题是编题的基础。

编题形式多种多样,要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让孩子们学习编简

单的口算题。老师要有耐心地指导孩子,让学生参照老师写的算式仿编,再观察加减法编题的

不同之处——加法的两个数可以随便写而减法则要注意用大数减小数,让学生知道编题的注意

事项。然后,再让同桌之间玩出口算题的游戏,你来出,我来答,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也提高了学生口算的能力。口算题会编了,在学习简单的应用题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仿

照老师出的例题,给例题换数字,换内容,开始引导学生仿编应用题。比如,动物园里有大象

20头,小象15头,问大象比小象多几头?学生可以把20和15换成别的数字,但同样得考虑

大象的数量要比小象数量多才行,这也让学生知道编题时不能随意地安数字,要考虑数量关

龙源期刊网

系。教师再引导学生把大象换成别的动物或者别的物品。这样编题熟练后,让学生练习看算式

编应用题。这时,学生要考虑加法怎么提问题,减法怎么提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小

得到训练。等到学习改编应用题时,对从小学习编题的同学来说,不再感到一筹莫展。接受改

编应用题的这部分知识,在学习编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适应学习编题的过程,使学生的

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3.学会改编题是编题的重点。

学会改编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题多变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解难题

的能力。

(1)改编简单应用题。

改编题的训练可以先从把原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互换开始,改编成一道新的应用题。如:小

明买了16袋奶,喝了10袋奶。还剩多少袋奶?让学生把问题变成条件,把第一次求出的剩余

6袋奶变成已知条件,把买了16袋奶或喝了10袋奶两个已知条件之一变成问题。这样就可以

改编成不同的两道应用题。原题和改编的两道题虽然问题不同,但它们数量关系是有联系的,

让学生通过对比掌握数量关系的转化,为进一步改编复杂的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2)改编复杂的应用题。

一道复杂的应用题,理清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讲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时,我让学生试

着把题中所给的大数和小数互换,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数量关系的变化,让学生更能明白求

大数和小数的不同。此外,要加强学生读题训练,读题时要抓住题中的重点词句,同时也是改

编题的重点。而在让学生练习编和倍、差倍應用题时,我让学生练习把和倍应用题改编成差倍

应用题,让学生在改编过程中体会出两个应用题数量关系的不同之处。在应用题教学时,学生

经常受文字表达的影响,造成思维定势,如果我们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常练习改编应用题,培

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升华。

(3)根据原题改编多步题。

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或学习的需要,可以把一道基本题中的直接条件,改编成间接条件,

使其成为所需要的多步计算的应用题。让学生掌握基本题与多步题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一题

多变的魅力。

如原题:果园里有2400千克苹果,运走了800千克,还要运多少千克才能运完?改编成

二步应用题:果园里有2400千克苹果,每次运200千克,运了4次,还要运多少千克才能运

完?

龙源期刊网

4.创编应用题是编题能力的提升。

创编应用题是在仿编和改编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编题的一种形式。创编

应用题是学生根据各种应用题的情况自己选择材料,组织条件,提出问题,编拟的应用题是一

种创造的作业。在编应用题过程中,学生必须对应用题的条件、问题、数量关系、解答步骤、

解答方法,贯穿起来进行周密地考虑,做到条件明确,数量关系合理。教师可以在留作业或改

错题出类型题的时候,让学生创编应用题。

总之,编题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聪明

才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只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思

考,勇于探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比较、概括、分析、综

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就一定能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培养出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人

才。

参考文献:

[1]谭久华.应用题的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3,(14).

[2]胡秀娟.在自编应用题中培养学生的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03).

(责任编辑 陈始雨)


更多推荐

学生,编题,能力,应用题,数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