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金钥匙小学数学试卷答案)
中国二次型研究的开拓者——数学家柯召
柯召,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在四川大学任教,曾
任该校校长多年。研究领域涉及数论、组合数学与代数学。
在二次型、不定方程领域获众多优秀成果。
柯召,字惠棠。1910年出生在浙江温岭一个平民家里。
父亲柯伯存在当地一家小布铺中当店员,母亲是家庭妇女,
家境窘迫,勉强度日。柯召5岁时,父亲即教他认字,训教
甚严。1921年,柯召11岁,本已可升中学,因年幼,父亲
便让他在家乡读了一年私塾,从此打下了良好的古汉文基
础。1922年,入杭州安定中学读书,1926年毕业。同年考
入厦门大学预科,1928年升入厦门大学数学系。学满两年后,
他希望转学到师资力量更强的清华大学。为筹学费,他去教
了一年中学。1931年,通过考试转学到清华大学算学系。当
时,在系里任教的有熊庆来、孙光远、杨武之、胡坤陞等,
和柯召一起听课的有陈省身、华罗庚、许宝騄、吴大任等。
华罗庚是系里的职员,陈省身和吴大任是研究生,柯召和许
宝騄是本科生。后来,这五人都成了著名的数学家。1933年,
柯召以优异成绩毕业。当时的清华大学淘汰率极高,他们那
一届毕业时仅剩他和许宝騄二人,都是在三年级转学来的。
杨武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中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研究
的学者,柯召和华罗庚都受他指导,师生情谊很深。课余时
间,柯召常去老师家中下围棋。杨武之的儿子杨振宁当时还
第 1 页
年幼,常站在一旁观棋。
1933年,柯召应姜立夫的聘请,去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
当助教。当时南开大学数学系只有他一个助教,任务很重,
他工作孜孜不倦,做得十分出色。
1935年,他考上了中英庚款的公费留学生,去英国曼彻
斯特大学深造,在导师L.J.莫德尔(Mordell)的指导下研究
二次型,在表二次型为线性型平方和的问题上,取得优异成
绩,并应邀在伦敦数学会作报告,受到当代著名数学家G.H.
哈代(Hardy)的好评。这是中国人首次登上伦敦数学会的讲
台。1937年,由哈代和莫德尔主考,柯召获得博士学位。接
着,他在曼彻斯特大学数学系工作一年,指导一位英国学生
取得硕士学位。在英国3年,柯召学习刻苦、工作勤奋,为
他毕生从事数学的教学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1938
年为止,才华横溢的柯召,在《数论学报》、《牛津数学季刊》、
《伦敦数学会杂志》、《伦敦数学会会报》等国际一流杂志上
发表了10多篇极为出色的论文,除了包括二次型方面的一
系列深刻工作外,还包括了中国最早的代数数论和数的几何
方面的研究成果。
当时,在曼彻斯特大学聚集了一批数论新秀,他们当中除
柯召外,还有P.爱尔特希(Erdos)、H.达文波特(Davenport)、
K.马勒(Mahler)等人,后来他们都成了国际上的著名数学
家。柯召与爱尔特希在曼彻斯特大学期间合写了3篇重要论
第 2 页
更多推荐
数学,研究,数论,数学系,中国,英国,伦敦,指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