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数学试卷教师批语)

2.1 千米的认识

说课设计:

一、教材简析

《千米的认识》是西师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二单元千米的认识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

容。属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

题。例1主要是通过主题情景图和例题中创设的活动情景引出学生对1千米的初步感知。

例2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情景,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从而主动构建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引出1000米=1千米。例3比一比谁长,通过比较三

峡大坝和隧道的长度,引入单位换算的知识。的教材设计了多个生活化的活动,增强学生

对千米的感性认识,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学情

在正确理解了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我认真分析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知识基

础方面学生在二年级上期已经有了米、厘米的认识,知道了分米,并且能在实践活动中体

会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含义,建立了具体的表象。

在基本技能方面二年级下期的孩子都具备了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初步养成

了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千米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要靠学生想象、推理来完成,而现阶段

学生的推理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千米的观念的建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第1页 共8页

准在空间与图形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

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观经验。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的实

际情况,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体会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000米

=1千米,学会简单的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这四个目标,其中第1、2点目标是针对知识与技能领域提出的,第3点是针对解决

问题提出的,第4点则是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融会

贯通,使学生协调发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找准重难点是上好课的前提,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在活动中体验千米的含义,

正确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五、课前准备

为了能顺利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我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沿着学

第2页 共8页


更多推荐

学生,长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