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大连初中数学试卷)

第一单元 乘法

一、单元知识体系

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以及几百乘几十(300×50)、几百乘几

十几不进位(100×25)、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460×10)的口算。这是在学

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基础上教学的,也是本套教材整数乘

法的最后一个单元。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相对完整地掌握整数乘

法的计算方法,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本单元内容分两段安排:

第一段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使学生掌握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

法;第二段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并结合笔算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几百乘

几十或几十几、几百几十乘几十的口算。最后安排了练习一,帮助学生进一步掌

握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二、思想方法渗透

1.注意把学习计算和解决问题相结合。首先,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从学生熟

悉的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

己身边,发展数学意识。其次,在学习乘法计算后,适当安排一些显示问题,引

导学生用学过的计算去解决,体验乘法计算的应用,感受学习计算的意义。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使学

生在思考、交流和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注意让学生在比较中不断完善认知结构,以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三、教材练习安排

1.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笔算和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自己计算、交流,获得一般算法

学生在前三年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方法,具有乘法笔算的经验,可以自己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因此,P1

例题只是列出竖式,接着启发学生自己完成计算,并通过小组交流,获得三位数

乘两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教学时主要让学生尝试计算,帮助总结出笔算方法,

即先从个位起依次用各数位上的数乘另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

位就和哪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末尾有 0 的乘法让学生尝试、思考

在掌握笔算一般方法之后,P4安排了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例题教学

一个乘数的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在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自己

列竖式计算,再和同学交流,获得比较简便的笔算方法,即先把0前的数对齐相

乘,然后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试一试安排了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笔算。

因为积后面要添两个0,教材先列出竖式并用虚线表示,让学生根据已经乘出的

数,讨论积的末尾要添上几个0,明白可以先算0前面数的乘积,再看两个乘法

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出的积后面添几个0。这里要注意让学生明白,虚

线前乘积末尾的一个0是计算出来的,所以连添上的两个0,应该3个0,以免

学生产生误解。

◆利用题组练习学会新的口算

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几百乘几十或几十几、几百几十乘几十的口算。由于学

生曾经在口算末尾有0的乘法时掌握类似的笔算,同时又有了乘数末尾有0的乘

法笔算的经验,因此教材把这类口算安排在练习里,通过题组带出新的口算,利

用迁移规律让学生学会。如P5第3题,可以联系几十乘几、几十乘几十来理解

几十乘几百的口算方法;P6第6题通过比较、口算,用每组第一题计算,类推

出下面两题的计算,学会这部分内容的口算;再通过第7题的口算进一步巩固方

法。

2.注意通过比较让学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比较体验乘法的一些计算规律

一方面,通过计算比较,感受积的变化规律。P5第5题通过填表、比较,可

以体会乘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并帮助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简便算

法。

另一方面,用题组以旧带新,让学生学会新的口算。以上所说的口算,也是

通过计算、比较,体会新的口算的方法,促进学生在知识上获得进一步发展。

◆通过比较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如P6第8题,就是安排题组比较,让学生体会乘数末尾有0与中间有0的乘

法笔算过程的区别,进一步认识乘数中间有0时,要按笔算方法依次相乘,与0

相乘这一步不能省略,而乘数末尾有0时,末尾的0可以先不乘,最后在积的末

尾添0。

◆通过比较体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P8先通过第6题的题组比较,使学生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样可以应用

乘法的运算律或依据乘法意义,使一些计算简便。在此基础上,安排第7题让学

生通过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

四、典型案例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促进迁移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你能列竖式

计算下面的题吗?


更多推荐

学生,计算,笔算,两位数,乘法,三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