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赏析 国传统节日和节日风俗-大学专业有哪些
2023年3月29日发(作者: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哪里)
蓬安县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答题前将姓金缕衣无名氏 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4.客观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5.主观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在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躯壳(k)缄默(jin)徘徊(hui)参差不齐(cn)
B.发酵(jio)拘泥(n)笨拙(zhu)前仆后继(p)
C.铁锹(qio)掺杂(cn)羞赧(nn)断壁残垣(yun)
D.纶巾(gun)欺侮(w)剽悍(pio)强词夺理(qi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概慷慨煞风景穿流不息
B.挚友至交挖墙角轻歌曼舞
C.取缔真谛黄桷树郑重其事
D.烦燥聒噪瓮中鳖无精打采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长篇小说《红岩》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B.语文课上,李老师将《三国志》里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其中。
C夕阳西下,嘉陵江上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D.川北大木偶、川北皮影、川北剪纸、川北灯戏这“四朵金花”真是美轮美奂,令人惊
叹不已。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等同于临别赠言,《送东阳马生序》就是
宋濂写给同乡后生马生的临别赠言。
B.由于反诈骗宣传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使同学们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意识。(“由于”
和“使”连用,缺少主语,应删去其一。)
C.桑梓原指古代常在家中屋旁栽种的桑树和梓树,后来用以代指“故乡”。
D.高尔基是苏联作家,也是社会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主要作品有自心弛神往造句 传体小说《童
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做一辈子基本功
刘奇山
①著名画家李可染讲过一句话:做一辈子基本功。他还专门请人刻了一方印章,叫“白
发学童”,意为“活到老、学到老”,永远做一个小学生,扎扎实实打基础。这种学无
止境的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
②什么是基本功?李可染说得通透:“基本功是从十分繁复的艺术修炼的全过程中,抽
出其中有关正确反映客观真实的最根本、最困难、最带关键性的规律部分,给以重点集
中的锻炼。”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好比盖房子,一定要把地基打好了,地
基的厚度决定了房子的高度。干事创业何尝不是这样?重在把基础夯实。基本功不扎实,
基础就夯不实,就难以行稳致远。基础好,后劲就足,即使一时受挫,也能迎头赶上。
③基本功练一阵子是不是就一劳永逸了呢?当然不是。做基本功是一个不断消耗不断巩
固的动态过程,靠“啃老本”是不行的。“老本”消耗完,就会造成本领恐慌,无以为
继。要想消除本领恐慌,就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基本功。
④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基本功是基本能力素质的扎实储备,是老老
实实的活,要扎扎实实地做。练好基本功,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胡琴圣手”孙佐臣
说:“学艺第一要路子正,第二要能用苦功。”他早年练功时,在数九寒天把两手插进
雪堆里,等手冻得僵硬麻木,才拿出胡琴来练,不到手指灵活、手心出汗,不肯收工。
以致左手食指尖上留下一条深深的弦沟。艺术的大道上没有捷径可走,基本功这一课是
绕不过去的。其他工作也大多如此,诀窍无他,下苦功练好基本功而已。
⑤做一辈子基本功,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是不行的。齐白石在80多岁时,每天早上至
少要画七八张画。年逾九旬后,每天还要画四五张画。去世前两天,他仍在作画。盖叫
天70多岁时仍不懈怠,勤练“抻筋拔骨”的功夫。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只有坚持长期吃苦、长期练基本功,才不至于让功夫荒废,才会有吐故纳新的底气和实
力。
⑥一辈子苦做基本功,是不断进步的不二法门。如果刚做出一点成绩就满足了,躺在“功
劳簿”上沾沾自喜,那就大错特错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基本功做足了,基础
夯实了,掌握了规律,也就具备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陈出新的能力。我们无论身
处什么岗位,都应“活到老、学到老”,扎实打基础,如此才能永葆发展的根基和源泉,
在本职岗位上脱颖而出,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5.下面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持之以恒地做好基本功,能够消除本领恐慌。
B.艺术没有捷径,做好基本功才是唯--的诀窍。
C.做一辈子基本功,需要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D.一辈子苦做基本功,是不断进步的不二法门。
6.第②段中的画线句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远做一个小学生\"指的是要一直像小学生一样,扎扎实实地打基础,苦练自己的基
本功。
B.第④段以“胡琴圣手”刻苦练功的真实事例为事实论据,论证了练好基本功才是各行
各业成功的诀窍。
C.第⑤段简明扼要,作者没有对齐白石苦练基本功的过程进行赘述,体现了议论文语言
的概括性。
D.本文先论述基本功的重要性,其次点出何为基本功,最后指出做--辈子基本功才可能
成功。
三、古诗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共15分,8-10题每小题3分,11小题6分)
【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
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
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
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
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
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志:记。②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③占:占卜。④有年:
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
历四月十一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⑥忭:高兴,快乐。
8.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B.佳木秀而繁阴秀:草木茂盛
C.民方以为忧方:刚才
D.甲子又雨雨:下雨
9.下列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名之者谁雨麦于岐山之阳
B.而不知人之乐而凿池其南
C.醉能同其乐其真无马耶
D.忧者以喜,病者以愈以塞忠谏之路也
10.下列对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用一个“乐”字为主线,把众多内容连缀在一起,而这些“乐”,都是为了突出
作者的自我陶醉之乐。
B.甲乙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甲文以作者的号来命名,而乙文以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
事命名。
C.甲文第①段是交待醉翁亭的环境位置,由群山到琅琊山,由山及泉,由泉及亭,又由
亭名引出太守的醉翁之意,内存的脉络是连贯的。
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分)
(2)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3分)
(二)诗词鉴赏(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共6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2分)
(2)下阕中哪两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
13.默写填空。(6分,每空1分)
(1),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2)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毅魄归来日,。(纳兰性德《浣溪沙》)
(5)《诫子书》中强调安贫乐道、内心澄澈方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共18分)
黄河一掬
余光中
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来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
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
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
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荒旷的河景。我也戴着扁呢
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咙。一行八九个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郭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
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漠漠的天穹,下面是
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
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
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
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
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
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
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
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不知何处 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流到我手边你
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
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
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
遍: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诗人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
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
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
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
这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
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
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友人去机场送
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
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选自《余光中散文选》,有删改)
14.作者走向河岸时,看到的“河景”有怎样的特点?(2分)
15.请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语句。(4分)
(1)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2分)
(2)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2分)
16.作者说,这一瞬自己的“黄河一掬”“绝对值得”,为什么?(4分)
17.文章开篇写黄河的风沙,有什么作用?(4分)
18.文末“隐隐的水声”指什么?请概述并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1题。(共10分)
冠状病毒知多少
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
毒引起。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
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
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③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
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
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
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
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④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
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
中东地区被确认。2015年,世卫组织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中提到,使用中性、
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2020年2月8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
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英文名为“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睡前故事在线听 简称为“NCP”。
⑤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
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
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⑥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
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
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
⑦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
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已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
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
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
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
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⑧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
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
道远。
(选自《光明日报》01月21日,有删改)
19.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第①段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冠状病毒,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③段划线词“不仅”“更是”有序点出了冠状病毒的危害,使语言表达更连贯,逻辑
性更强。同时用递进句式,进一步突出它是疫情发生的根源,符合人们从浅到深的认知规
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C.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
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的例子,具体地说明病毒命名很有门道,使文章
表达的意思更明确。
D.选文采用逻辑顺序。首先由当下的疫情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然后具体依次说明冠状
病毒的由来、传播史、命名,传染来源、预防措施、感染后的症状等,最后指出人类对
冠状病毒的探索任重道远。
20.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被分离出来,它是普通感冒的病原之一,也是几
次重大疫情的祸首。
B.冠状病毒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目前已知的可感染
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C.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的病状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肺炎、肾衰竭
等。
D.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传染给人类只是在极少情况下才
会发生。
21.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你的邻居杨阿姨感到束手无策,十分担心。请结合选文内容,
给她提一些有效的建议。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4分)
五、语言运用(共8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2——23题。
[材料一]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年09月27日18:15
今天,第七批11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由空军运输机运-20接运回国
并在沈阳桃仙机场举行迎回仪式。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这场持续2年零9个月的
战争中,197685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为战争的最终胜利付出
了宝贵的生命。
从2014年到2020年,七年时间里,共有七批716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
士的遗骸回到祖国,魂归故里。
[材料二]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1日11:47《挖掘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
志愿军被尊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中先后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
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共有197653名烈士。很多志愿军战士发出“不
上英雄墙,便涂烈士墙”的誓言,仅上甘岭一役就有38名勇士与敌人同归于尽。抗美援
朝战场上形成的上甘岭精神、空中铁拳精神等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2.阅读材料一,请你为此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4分)
23.阅读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4分)
六、名著阅读(共6分)
2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技鬼神惊.....
——选自《临江仙》
【乙】A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
泪下,便觉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泪洒,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A
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枢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
嘱罢而死。
(1).【甲】、【乙】两段文字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甲】文
中这首《临江仙》赞美的是梁山好汉,(1分)他的足智多谋不仅体现在智
取生辰纲,还体现在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等。【乙】文中的A是(人
名),(1分)他死的原因是。(1分)
(2).《水浒传》全书道尽“忠义”二字,请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A践行“忠
义”的看法。(3分)
七、表达与写作(共60分,含书写5分)
25.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1998年夏天,上海一电脑公司悬赏一百万元,招募安徽女诗人吴方媛 电脑高手作为自己的对手,
对该公司所研制的信息“防火墙”系统进行攻击。通过几次攻守较量之后,该系统的防
盗能力大大提高。质量的提高,赢得了客户,为公司带来丰厚收益。
材料二:科学家发觉,鲨鱼在近千万年的历史进化中,其内部组织几乎没有改变,缘故
在于鲨鱼至今没有天敌。
请依照上面的材料,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
字。
(2)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经历,牵动你丰沛无比的情思。这牵动着你的,可能是一
个难忘的人,可能是一件感人的事,可能是一处迷人的风景,也可能是一幕幕震撼人心
的场景……
请以“______,牵动我的情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
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蓬安县2020—202梦里水乡歌词 1学年度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D【解析】A.有误,躯壳的“壳”应读qio;B.有误,前仆后继的“仆”应读p;C.
有误,掺杂的“掺”应读chn。故D正确。
2.C【解析】A.穿流不息应改为“川流不息”;B.挖墙角应改为“挖墙脚”;D.烦燥应
改为“烦躁”。故C正确。
3.A【解析】B.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特指描写、模仿、刻
画、雕塑和扮演等。此处为对象误用。C.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
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此处为望文生义。D.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
形容诗文词藻华丽。此处形容“四朵金花”不适宜。
4.D【解析】高尔基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5.D【解析】A项是对第③段的概括,B项是对第④段的概括,C项是对第⑤段的概括,此
三项都是本文的分论点,都是为了论证“一辈子苦做基本功,是不断进步的不二法门”
的中心论点,故选D项。
6.C【解析】第④段作者将做基本功比作盖房子打地基,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故
选C项。
7.D【解析】本文先点出了基本功的重要性,其次点出什么是基本功这一概念,紧接着
论述要持续巩固基本功,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做一辈子基本功才可能成功,D项对
文章的论证思路分析有误。
8.C【解析】C项,方:才。“民方以为忧”,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方:象形。下从舟
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才,刚刚:~
才。如梦~醒,民~以为忧;
9.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可根据文言虚词
的具体语境分析判断。A项,之,前为“代词,代醉翁亭”,后为“结构助词,的”;B
项,前一个表转折,然而,但是,却;后一个表顺承,然后。C项,其,前一个为“代
词,代他们”;后一个“表反诘,难道”。D项,以,前两者都为连词,表结果,因而,
因此,以致。
10.D【解析】试题分析:“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
之情”错误,应为“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11.(1)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
(3分)
(2)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3分)
12.(1)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
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2分)
(2)答: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2分)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
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2分)
13.(1)有约不来过夜半(2)云横秦岭家何在(3)受任于败军之际(4)灵
旗空际看(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6分,每空1分)
14.空廓(或:旷远)、寂寥、色彩暗淡。(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2分)
15.(1)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哺育、滋养了中华文化,丰厚了中华民族的精
神。(2分)
(2)写出女儿心中黄河的庄严与神圣;表现了女儿对黄河的虔诚、崇敬以及对黄河情
结的传承。(2分)
16.①触摸、领略到了黄河深厚的文化底蕴;②表达了对黄河的景仰之情,确认了“我”
与黄河的血脉关系;③黄河接纳了“我”使“我”汇入中华民族血脉,精神有了归属。
(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4分)
18.①借风沙写初到黄河的真实感受,与后文对黄河的亲近、敬拜形成反差;②与后面
诗文里的风沙形成呼应,以更好地表达对黄河的挚爱。(4分)
18.“隐隐的水声”指归来后,黄河留给“我”的记忆、情愫和主观感受。
理由:①那次黄河“一掬”的经历、珍藏于名片盒里的黄河泥土,让作者铭记于心;②
它们让作者获得了归属感、幸福感;③它们加深了作者对大陆无法割舍的思念和眷恋。
(答出“隐隐的水声”的指代内容给2分,理由答出两点即可给2分)(4分)
19.D解析:具体说明内容的顺序应是“冠状病毒的由来、传播史、命名,感染后的症状、
预防措施、传染来源等”。(3分)
20.C解析:由文章第⑤段中“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肾衰竭,甚至死亡”可知,“肺炎、肾衰竭”是较严重的病例才有的症状,并非常见的
病状。(3分)
21.示例:杨阿姨,你不用担心。我们只要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避免与表现出呼吸
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避免不加防护地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就可以有效预防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4分)
22.示例: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4分)
23.①抗美援朝涌现出众多的英雄和集体;②有近20万抗美援朝英雄牺牲;③正是有志愿
军英雄们的英勇战斗,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安宁幸福的生活;④抗美援朝精神值得永
远铭记与弘扬。(4分)
24.(1)吴用李逵宋江怕自己死后他闹事,让他喝了毒酒。(3分,每点1分)
(2)【示例】李逵莽撞性急,重情义,对宋江十分忠诚,他知道宋江给他喝了毒酒,
还依然忠诚,想着死后和宋江葬在一起,这种忠义至死不渝,让人感动。(3分)
25.(60分,含书写5分)
作文一【思路点拨】
这个话题的写作范畴比较宽泛,内容涉及社会、自然、人一辈子等各个方面。要生
存,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对手。“对手”是自身的挑战者,又是自身进展提高的促
进者。民族有了外患才能自强不息,个人有了对手才能拼搏向前,生物有了天敌才能进
化演变。“对手”的普遍性表达出事物相互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普遍性:疾病是健
康的对手,邪恶是正义的对手,谬论是真理的对手……就表现形式来说,有明着的对手,
背地的对手,有时自己依旧是自己的对手等等。
写这个话题,能够选取不同的角度,正面立意、反面立意都能够。写法上,能够写
议论文,也能够写记叙文,还可采纳其他新颖的形式。总之,要写出对“对手”的明白,
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认识。
作文二【思路点拨】
这是道半命题作文,能够写记叙文,能够写散文。牵动“我”的情思的,可能是一
个难忘的人,可能是一件感人的事,可能是一处迷人的风景,也可能是一幕幕震撼人心
的场景……能够通过某一个“点”写一种单一的情思,也能够通过几个“面”写一种综
合的情感。从语言的运用来看,关键是要以情感人。这就需要在语言表达上多下一点功
夫。具体来说,一要做到叙述含情。这就要求所写的内容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使
读者从叙述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浓浓的情愫。二要做到描写融情。确实是要将情感融入描
述的文字之中。比如景物描写,就不能为写景而写景,而是要做到情与景的水乳交融,
让一切“景语”变为“情语”。三要做到议论显情。恰切精粹的抒情议论往往能画龙点
睛,以一当十,它能够用在段首,能够用在段中,能够用在段末,使文章意蕴丰厚,情
感浓郁。然而,那种像贴标签一样生硬地粘贴上去的抒情议论是不可取的。
更多推荐
峰回路转下一句是什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