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英语专业考研汉语知识部分复习指导,本文共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英语专业考研汉语知识部分复习指导

09年英语专业考研汉语知识部分复习指导

在国内200多所英语专业考研的招生院校中,有部分院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都会涉及汉语知识的考核,而且所占分值不低。对于汉语的考试,很多学生感到疑惑,甚至不敢问津。这也造成近年来像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高校很难在初试中招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往往是通过最后的调剂达到研招目的。

一、为什么会涉及汉语知识

设置汉语知识的考试主要是为全面考察报考外语类硕士研究生在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这些院校要求文科硕士研究生候选人应具备一定的综合人文素质,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人士应掌握一定的汉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这是将来开展人文学科工作,应对中文写作和作品分析等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哪些院校考试涉及汉语部分

答:通过对各校英语专业考研大纲的分析,得出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初试都有汉语知识的考核,分值占到40%左右,北京大学专门针对文科学生设置150分的“综合知识”考核,还有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重点院校的考研科目,环球时代的专家认为虽然没有直接考中文,但是中文水平在英文翻译、写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英语专业考研的指定用书

答:纵观全国英语专业考研汉语部分的考试,指定用书除了清华、国关、北大等会涉及《古代汉语》知识以外,其它院校大多会指定商务印书馆,抑或高教出版社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等,有的学校还会指定《大学语文》。

四、汉语部分的考试题型

答:英语专业考研中的汉语部分考试内容大致分为汉语问题分析、文言文释译、文学常识、汉语写作等,题型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修改病句、简答、命题作文等。

五、如何准备汉语部分的考试

备考英语专业考研的汉语部分的考试,专家提醒考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古代汉语》指定教材,考生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出处,掌握注释及全篇释译以外,还要认真攻读书后内容,如作品年代、作着、以及相关的古汉语常识、词义分析等。

(2)对于大部分院校指定的《现代汉语》,考生要重点复习,虽然指定的版本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关于语言、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等,都是文科类考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也是各家院校常考的内容,出题形式五花八门,但基本知识都是一样的。

(3)另外,还有《大学语文》、《读书》等资料,建议大家也不要轻视,它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在写作中帮上你的大忙。

篇2:考研数学 概率部分复习指导

考研数学 概率部分复习指导

网友:概率是比较难的,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学概率?

费允杰:我不知道这位考生是不是马上就要考试了,如果马上就要考试了,我可以直接说学概率的最后阶段,就是如何把概率的章节之间弄清楚。如果还有别的一些考生,比如后面才去考试,我就可以说一说学概率的三个阶段具体是什么。先说第一个阶段,就是学习初期了。主要着眼于背一些公式,把公式理解了,把书后面的题做一做。这是最基本的阶段,这是本科教学要达到的目的。第二个阶段就要准备去考研了,就要理解公式本身的含义,而且要解决一些比较难一点的题。不管是填空题、选择题都要能够解出大部分的。到了最后就不仅仅是要理解每个公式的含义,还要解考研中具体的题,还要解决章节之间的关系。公式是在某一个节一内的,比如说在概率论第一章所学到的随机事件,把二维随机事件看作是两个交集的话,可以看作是第一章里两个随机交集的乘法方式计算,这样比较方面。另外在二维随机事件里所提到的边缘分布就是第一章里面的全概公式,像这些公式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弄清楚。刚才这位学员正好是问到最后这个阶段应该怎么去学习,其实只要把章节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所谓概率难就不难了。

网友:我是考数一的,现在数理统计的公式太多了,到了冲刺阶段应该怎么办呢?

费允杰:其实我在讲考研数学的课当中从去年的暑假班到今年的暑假班,所有学生在上我的课之前总是提这个问题,数列统计的公式太多了,而且一看到式子头都大,不知道它的意思,不知道该怎么用它。其实数理统计部分,大家最头疼的是四个分布,正态分布、x的平方、t分布、F分布,这四个分布是学数理统计中最头疼的部分,但是我们要注意考试当中考什么。在考这四个分布时只会考这四个分布的自变量的来源以及它们图形的.对称性,而自变量的来源是很简单的。比如说X的平方的分布它的自变量无非就是n个独立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平方和,至于别的分布我不用去赘述,大家会觉得很简单。再一个是图形的对称性,大家都知道正态分布和t分布是关于y轴对称的,而F分布和x的平方的分布并没有这个关系,因此我们在计算区间估计以及假设检验时就要根据不同图形的对称性而取不同位置的分位数,这样就很简单地把这四大分布掌握住。我们可能还想得起来这四大分布t分布、x的平方的分布及其复杂的概率分布,但是这些是考试中所不考的,所以一定要看清楚历年的考题在考什么,这个东西在大纲里是不会专门告诉你的,但是我们去研究历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它是不考的。

网友:我是理工类的考生,概率部分是不是以期望和点估计为主?

费允杰:首先我要纠正一下这位考生的观点,期望这个概念是在概率部分的,点估计是在统计部分的。而整个概率统计部分的考试统计部分本来考的就少,所以要说以点估计为主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另外还有一个期望,其实在历年的考题里大题都会牵扯到期望,但是不能说重点就考期望,还牵扯到方差等等。所以不能说期望就是它的重点。在整个概率统计当中应该把握的重点应该是二维随机变量、数字特征,这两部分在概率的统计当中都是很有可能要出大题的,因此这个才是我们的重点。至于说数理统计部分统计部分的重点是不是点估计其实也不是。因为点估计每次考试最多出填空题或者是选择题,即使是大题的话,占分也不多,真正占分多的是自然估计,大家可以看一下历年由考试中心所出的考试样卷,在样卷当中如果是概率部分的话都出在二维随机变量。

篇3:考研英语写作部分复习指导

考研英语写作部分复习指导

20研究生考试已经开始了百日倒计时,很多考生开始慌了手脚,不知该抓哪些重点知识进行冲刺复习,顾此失彼,往往错失了最后最佳的复习时间。考生要抓住自身最薄弱的部分进行强化复习。下面针对考研英语中的写作部分进行冲刺指导,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在所剩不多的日子里可以在英语写作部分上提高一些分数。

首先,运用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写作模式。

阅卷人每天要阅成百上千的文章,所以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就不能使用固定常用的作文模板,要有新意。考生在写作的开头要做到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文章开头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命运,可见其重要性。对于考英语一的同学来说,开头要针对图画进行描写阐述,要有自己组词造句的特色,更要注意文法的正确性。而考英语二的考生们,在首段最好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突出图表数据的变化,可以进行详细阐述,切记寥寥带过。

其次,做好句与句的衔接,要有连贯性。

首段打好了基础,后面的就要看文章内容表述上够不够吸引阅卷老师。不要让文章表意不清,这样不利于阅卷老师给分,要使文章脉络鲜明,逻辑清晰。这就需要考生有足够的词汇与语法知识的累积。平时的复习中,考生可从结构、论证手法、句与句之间的有效衔接做好相应准备。

最后,结尾处要与开头相呼应。

在语文阅读中,我们学到要首尾呼应。这在英语写作中也可以体现,考生在写作中做到“首尾呼应”,可以让阅卷老师清晰了解文章中心与主旨,有助于阅卷老师对你文章的喜爱程度,而这也正是加分的地方。

(中国大学网考研 )

篇4:考研政治高分复习指导:马原部分

考研政治高分复习指导:马原部分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科目于201月4日正式拉开帷幕,相信同学们定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为帮助广大考生总结经验教训,尤其对考研同学们提供有益的帮助,本文为2015的考生讲述如何复习马原这门课程。

第一,夯实基础,准确把握。

考研政治马原不是很难,但是要求大家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要准确。比如在21题中,如果大家把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理解成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那就选错了。再有如果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几个原因把握不准确,很难判断出谁是根本推动力量,谁是重要力量。所以建议2015的考生在系统地复习马原知识点的时候力求准确把握。

第二,时政热点,重点关注。

马原的考查也是以热点来捕捉考点,所以建议2015的`广大考生一定要多多的关注时政热点,同时对时政热点要分析总结,学会用马原的思路来分析各种时政热点。

第三,勤做练习,掌握考点。

马原的复习一定要多做练习。做题一方面是检验自己是不是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另一方面是使广大考生找到应试最佳感觉,使大家上了考场应对考试够游刃有余。

篇5:东南大学考研复习指导

东南大学考研复习指导

XX同学:

你好。关于你的顾虑我很了解,我就单刀直入吧:

我觉得XX系跨专业考土木并不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你的决心,以前我见过计算机系跨专业考土木的,也见过土木跨专业考计算机的,说实话毕竟大学学的本科专业知识都不深,而考试又是主干的那2~3门课,如果你进入了复试,我觉得你的XX专业背景反而不一定是弱点,而有可能是一些做理论的老师比较喜欢的,因为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做工程实践的,你较强的数学功底和编程能力可能会引起一些老师的兴趣。

你担心的专业课我觉得问题不是很大:首先初试的时候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就是结构力学(I和II),结构力学你听过应该有感觉,并不是特别难理解,关键在于多做习题掌握灵活的解题方法;进入到复试后,如果考土木工程专业,专业课主要是建筑结构设计(但要有工程结构设计原理作为基础),而且初试完到复试完有近3个月的准备时间,应该是足够的。另外,这个学期应该有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或建筑结构设计的课,你可查一下土木系的开课。其实很多土木专业本科生上完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和建筑结构设计也都是稀里糊涂的,他们还是主要靠考试前的复习。

所以我觉得成功的机会并不是说很小,主要有两点:

(1) 破釜沉舟的决心。如果你觉得你确实非常不喜欢现在的专业,确实很向往土木,那就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梦想放手一搏。这半年不要让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你,不要一心两用,又想考研又担心工作不好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退一万步讲,万一没考上又怎么样呢,就是工作晚找一些,我们土木专业很多学生也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但只要一心一意坚持到最后的基本上都能考上。所以决心是第一位的,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我建议你要斟酌一下。

(2) 好的复习计划。这取决于你数、英、政和结构力学课的基础。这个学期边复习考研,边旁听结构力学II(不过上课进度比较慢,你要超前看书,主要就是矩阵位移法和结构动力学),另外再有空的时候去旁听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或建筑结构设计(课后不要花什么时间,了解为主);等到初试考完后,只要感觉不是太差(一般没有拖后腿的,基本都能进复试线),就从1月份开始马上集中准备建筑结构设计(这样有近3个月的时间准备),很多土木专业的考生都是等初试成绩出来后再开始准备复试课的,所以这样你能赢得比他们更多的复试准备时间。

(3) 200%的努力。如果前两项都做到了的话,剩下的就是努力了,肯定你会承受比土木专业考生更大的压力,但更大的压力只要处理得好,往往能够转化为更大的努力,老话讲: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不要太顾虑自己的专业背景,只要你能进入复试,我会依据你的初试分数推荐导师的,只要复试不考得太低,一般都不会刷掉的,所以你的目标就是这半年将初试分数尽可能考高,有一个好的基础。

希望我的分析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总结而言:决心+计划+努力,如果你能做到这三项,我觉得是可以去追求你的梦想,毕竟工作以后再想回过头来换专业就更不可能了。

考研十周年纪——曾经考研的一些体会

十年前的现在,我也正如现在许多考研学子一样,在知道初试成绩后,焦急地联系导师和等待着复试,不过那时候的复试不像现在这么复杂,没有笔试,没有听力考试,只有面试,所以基本上就是看初试成绩和你所联系的导师是否同意接收你了。那一年我们的分数也像今年一样,比较高,当时初试需要考5门,数学、英语、政治、结构力学、混凝土,单科总分100。那一年我考的总分好像是417分,在学院考研的里面排第三,各科成绩为:数学100分、英语78分、政治77分、结构力学76分、混凝土86分。最为值得骄傲的自然是数学,不过那一年确实很容易,90分以上的一大把,而我也是幸运地在交卷前发现了一个计算错误及时地修改了过来。最为羞愧的则是结构力学,其实那一年的结构力学并不难,而且当时也觉得自己复习的不错,但考试时发挥实在欠佳,在一堆计算面签迷失了方向,但讽刺的是我毕业留校后却承担了结构力学课的教学,或许是上天给我一个还债的机会。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将近半年的复习经历,仍然印象深刻,在此也简单总结一下吧:

(1) “坚定不移”的`决心。这个应该是对考研能否取得好成绩最为重要的因素了。记得当时我也有去争取保研的机会,但自己在5月份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考外校,所以也没有在保研方面做任何尝试和努力。至于为什么选择东南,受当时的环境和各种特殊因素影响,在此就不赘述了。在考研的过程中,你身边会有不少同学或被游戏所惑,或突然夕阳恋,或看到招聘会就管不住自己的双脚,总之,决心被这些外界的因素逐渐吞噬,伊始高涨的热情逐渐消沉直至最终彻底放弃,当然这背后更为本质的原因还是在于决心不够。所幸的是,我在考研的过程中没有打过一次游戏,没有去过一次招聘会,因为,我觉得那不是我在这段时间想要和应当做的事情,既然选择了,就应当全身心拼搏,不要给自己留有遗憾。

(2) “不顾后果”的信心。不少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去考虑后果,有些时候这种谨慎是可取的,但对于考研,则必须要有不顾后果的信心,既不考虑成功了如何,也不考虑了失败了如何,而是将考研的过程作为当下必须走完的一条路,虽然路的另一头也是未知,但要有信心自己走过之后不会后悔,只有这样,你才会全身心毫无顾忌地投入到这个过程。现在回想起那时的我,也听到很多同学关于跨校考研比较难的议论,尤其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在填志愿的时候放弃了原来想考的同济而保守地选择了本校,但这些对我都未产生丝毫影响,因为当时的我根本没有去想万一我没考上会怎么样,是继续考一年还是找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我是在逃避,但此时不逃避,你又能做什么呢,因为在没有发生之前,所有的后果都是可能,而所有可能的后果也最终可能根本不会发生。

(3) “快乐考研”的开心。很多人提到考研都会认为是一种苦行僧式的修行,吃不好,睡不香,像一匹在凛冽的寒风中前进的独狼,何其痛苦。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考研的那段时间是非常快乐的。首先,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人生最后一次单纯地全身心投入地做一件事情,单纯而充实,相对于前几年浑噩的大学生活来讲,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当我考完研时,我突然第一次有了这样一种想法,觉得今后再大的困难我都可以克服;其次,我的考研过程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四个朝夕相处的同学陪伴(皆为男生),组成了一个考研小分队。我们相互监督,谁睡懒觉不去就罚钱请吃饭;我们轮班占座,进入到11月份以后,每天需要一个人在5点钟起来去占那个有双层玻璃的教室;我们交流心得,自习时的间隙在教室外一起讨论政治,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争论不休;我们共享情报,每个人报一个不同的政治冲刺班,然后将搜集到的信息一起彼此分享讨论。尤其,当时的我与家里存在一些矛盾而面临着经济封锁,与我一起考研的胖子是我的经济资助者,他总是带一本小黄本,然后每次我刷他的卡吃完饭后,他就在小黄本上记账。如果我帮助他解决了复习过程中的难题,他会时不时地表示一下慷慨,免费请我吃一小盆骨头汤。到最后考研结束时,他足足按了10分钟计算器才将我需要还给他的账算清。现在想来,那段考研的经历虽然有些艰辛,但挚友的情谊让我感受到了温馨,至今仍然难以忘记。

(4) “拔高拉低”的均衡。当你开始准备考研时,你要对自己各门课程的基础进行分析,总的原则是“狠抓两头,稳促中间”,两头即是指你最强的一门和最弱的一门。从我的角度而言,我觉得这两门应该是最先应该开始并且同时复习的(最好从7月分开始),强的一门力争拿高分,弱的一门则避免拖后腿,从而能够实现“拔高拉低”的思想,使你的最终成绩最大化。我当时最先开始复习的是数学和政治,我开始复习政治的时候屡受打击,但马上又能从复习数学中找到信心。有意思的是当我第二遍看政治时,我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开了窍一般,对于曾经厌恶的马哲、马经、邓理、毛思有了顿悟,然后各种生涩的概念、枯燥的论述都变得生动起来,所以等到9月份时,我已经看完了两遍数学和政治,然后从9月下旬开始,着手复习两门专业课结构力学和混凝土。英语并没有特别的花很多时间复习,就是作为每天复习的调剂,每天早上背背单词,晚上看看阅读,然后9月份以后开始背一背万能作文,一直到最后考试之前,我一套英语真题模拟卷也没做过,因为我觉得英语这个东西做多了并不一定是好事,关键是要保持比较流畅的语感和比较快捷的阅读速度。

(5)“稳中求快”的速度。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复习和解题节奏,而我的观念一直是稳中求快,而且要尽可能快。首先是复习,我始终认为看两遍书绝对比看一遍书效果好,看三遍书绝对比看两遍书理解透彻,所以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和“温故而知新”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不喜欢第一遍就细嚼慢咽地复习,将每门课程的细枝末节都照顾到,那样很可能会捡芝麻丢西瓜。所以我在制定复习规划时,就是将每一门课的每一轮复习时间都压缩的很紧凑,而且强制必须要在这一轮复习周期内达到预期目标,也许这一轮会有些问题,但只要标注出来,等到下一轮复习时再重点解决即可。其次是做题,我没门课程都给自己提出要有做两遍的时间,所以我的英语阅读做完一遍后又重新回过头去做了一遍,我的数学也是在做完后每道题都重新计算检查了一遍,包括政治、混凝土,唯一例外的

篇6:考研英语复习指导

又一个炎炎夏日已过半,对考研学子而言,这一阶段是全面复习的黄金阶段。众所周知,得暑假者,得考研,充分利用暑期进行合理、科学的复习,势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如此珍贵的时间进行高效而又科学的英语复习呢?各单项目标及任务是什么?如何达成?

将以上问题进行了分解,并给大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希望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不断自我检测,不段修正。

1、单词的重复记忆

单词是我们学习英语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到达理解文章的高度,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中文,如果一篇文章里面包含100个汉字,生词占到80%,要理解文章是很困难的,学英语也是一样。

那么如何复习掌握词汇呢,简单来讲,单词的学习实际是一个重复记忆和理解的过程,每天把看过的新单词按量至少浏览一遍,比如:睡前完成50-80个单词,或是在记忆最佳时间(晨读时间)完成至少100个单词。单词复习一遍实际上是重复了至少两遍,这样做一方面巩固了所学单词,加深印象,另一方面,有利于阅读的通畅进行。同时,新东方网络课堂的词汇课程,可以帮助同学通过拆分、破译的方法,迅速记住单词。

2、阅读的强化提高

提高英语水平的最好方法是增加阅读量,通过阅读接触文章能使单词学习不再枯燥,语法知识不再抽象,从最初的知识储备阶段向更深层次的整合运用阶段过渡。阅读分为精做和泛做两种方式,在整个强化阶段,学员不应顾此失彼,应将两种方式兼容并蓄,双管齐下。阅读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盲目学习,要明确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

阅读目标:

(1)精做精读,自己把阅读材料先做一遍,然后对答案,之后仔细分析文章和题目,做到文章的篇章结构、段落结构和句子结构都非常清晰,每一个单词都熟练掌握,每一个句子都深度理解;

掌握考研阅读的出题思路,熟悉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每一道题目为什么选B而不选C都有深度了解。一定不要觉得烦和累,这个过程你的收获会很多的。一篇文章做题、对答案、分析词汇、分析长难句、分析题目设置及选项设置,这样下来一共需要至少1小时。精做最终的效果应该是:真正做到对每个问题为何这样问,每个选项为何这样出,尤其对一道题中的最模棱两可的两个选项认真分析,最后最好对于不同问题有个总结。刚开始的时候很麻烦,等待自己的词汇量越来越多,就越来越好办了。精做对词汇的复习特别重要。

(2)泛做泛读,考研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诸多领域,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是必须的,因此结合精做进行泛做能够增加知识储备,丰富文化底蕴,锻炼猜测单词能力。同时,英语水平也能够得到相应提高。泛做主要做到把握文章总体框架,了解文章大意,掌握单词及词组搭配,了解长难句语法结构等。

阅读计划:保证阅读量,精读的素材是《历年真题》,最好每天能完成1篇左右真题的阅读。泛读素材包括《阅读精选100篇》、《经济学人》、《Chinadaily》、《时代周刊》等英文报刊,保证每星期3-5篇文章。

3、翻译理论与练习并进阶段

翻译其实考的是英语的基本功,如果在前期基本功打好了,那么翻译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翻译的理论学习可以参考新东方网络课堂讲讲翻译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这本书,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讲得很好,在做翻译的时候这个方法很受用,好好学习下,并可以每天挤出40分钟来进行练习,练习素材是真题的翻译题。

复习建议:翻译的复习时间和语法的复习时间可以重叠在一起,因为翻译的练习其实就是在检查自己的语法知识,而且翻译的材料一般都是阅读中的长难句,语法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只要在练习翻译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语法点,就回到语法书中相应的部分去巩固就可以了,这样就能节省一部分复习时间,复习也会相对有效些。如果有同学学习得很快,阅读中的长难句和翻译题都练习完了,可以用真题中的完型填空的文章做翻译练习。

同时,新东方网络课堂考研英语语法及长难句班、比较适合那些语法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利用暑期时间集中攻克短板,做到短期提高。

翻译在考研中,虽然分值不是很大,但要也不能忽视、大意,翻译和完形不仅需要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熟练掌握,更需要学会答题技巧。此阶段要注重进行翻译练习,掌握科学的翻译方法,练习翻译真题,提高翻译能力。

4、写作实训阶段

写作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部分。考研英语作文有小作文和大作文两种形式,考生习惯在考前背诵模板,一味追求瞬时效应,缺乏对写作实力的训练。

复习建议: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考研辅导团队希望大家从暑期就开始素材的积累和训练,首先可以将历年真题作为首选训练素材,按照真题要求动手练习写作,然后参阅答案案例进行修改和学习,既要从宏观上掌握写作段落结构的安排法以及应用文、图画作文、图表作文的写作方法,又能从微观上学习单词词组应用以及各种复杂句式的表达使用等。

每一个考研学子的复习之路都是苦中带甜,苦尽甘来。尝尽了研途中的艰苦,才会有研梦如愿以偿的甜,为研后的甜,一起拼搏吧!

最后,祝大家备考顺利!

更多推荐

英语专业考研汉语知识部分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