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构造柱的个数问题有哪些?,本文共8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构造柱的个数问题有哪些?

假如800*800的框架柱2个直角边被空心砖墙包围,注意:不是衔接框架柱砌筑,而是贴着框架柱2个外侧直角边砌筑,此墙体转角处是否应设构造柱?

对于构造柱的设置,设计说明中描述:女儿墙、阳台栏板墙、大窗洞(窗宽>2100)和带形窗下的窗裙墙或大门洞口(门宽>2100)两侧、填充墙体尽端、长度大于5m的填充墙中每隔约3m及墙体转角处、悬墙端部设置钢筋砼构造柱。

如800*800的框架柱2个直角边被空心砖墙包围,注意:不是衔接框架柱砌筑,而是贴着框架柱2个外侧直角边砌筑,此墙体转角处不应设构造柱。

篇2:什么是构造柱?

什么是构造柱?

第2.1.14条 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篇3:构造柱有哪些作用?

2 构造柱通过与圈梁的配合,形成空间构造框架体系,使其有较高的变形能力。当墙体开裂以后,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耗散地震能量,它在限制破碎墙体散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摩擦,墙体能够承担竖向压力和一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保证了房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至倒塌。

篇4:构造柱有哪些设置原则?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的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板连接,才能发挥作用。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构造柱需有外露面。一般利用马牙茬外露即可

篇5:构造柱施工工艺分析论文

1构造柱的作用

构造柱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建筑结构当中,整体部分的强度和抗剪能力都是比较重要的因素。构造柱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已经有多年地历史,研究成果显著。在防止建筑结构出现裂缝以及渗漏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原因

2.1楼层间构造柱轴线错位。在构造柱应用的过程中,出现轴线错位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没有认真对钢筋的骨架和位置进行调整,在进行下层放线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构造柱的错位,所以,上下层的贯通性丧失。构造出出现了轴线错位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存在着建筑的安全隐患。

2.2箍筋拉接筋没有满足要求。在墙体和构造柱之间需要设置相应的拉接筋,通常情况下都是两根,同时要相隔500米。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伸入到墙体内。每两个顾金金的距离不能超过10cm,最重要的是构造柱的钢筋需要绑扎相应的接头。绑扎的接头需要控制长度,另外还要进行间隙的控制。

2.3构造柱断条。出现构造柱的断条是较为严重的一种质量病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有构造柱内部的箍筋或者是拉接筋以及各种钢筋构造交叉到一起,而且,钢筋的绑扎工作不到位。在混凝土浇筑的工作中,会受到一定的因素的影响,而且构造柱会出现严重的柱腔受损的问题,这就对混凝土的填充问题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有些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为了偷工减料,采用级配较低的砂石,有些砂石的直径较大,在浇筑的过程中会直接影响到构造柱的稳定性。

2.4构造柱烂根的现象。根据构造柱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构造柱在砌筑完成之后,需要最后我那个构造柱的内腔中关注相应的混凝土材料,以保证其稳定性。但是,在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凝固的时间较长,或者是,柱腔中的环境很很多不确定因素。会造成构造柱的烂根问题。主要是由于根部杂物较多,而且,砖渣或者是砂浆等清理不够。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烂根的现象。

2.5混凝土存在的`问题。露筋和麻面是混凝土存在的主要问题。支模前,钢筋骨架上没有绑扎混凝土保护层蛰块,致使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同时,有的钢筋位置不准,造成露筋现象;混凝土浇捣前,模板和马牙搓砖墙未作充分湿润,混凝土中的部分水分,被砖墙和模板吸走,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和酥松现象。混凝土接搓不好。混凝土浇捣前未清除模内的木屑、碎砖、落地灰等杂物,也不用水清洗,使前后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不能紧密相接,构造柱的整体性不能保证。

篇6:构造柱施工工艺分析论文

3.1施工人员在对构造柱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设置小型的砌块形式,然后按照钢筋的绑扎,砌筑的墙体结构以及模板和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来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只要严格地按照施工顺序来进行就可以满足构造柱施工工艺的要求。

3.2墙体结构和构造柱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应当设置一定的槎,从构造柱的下端开始,对槎口的高度和宽度进行科学地设置。采用先退后进的方式来进行。在柱墙之间应当设置两根直径为6mm左右的拉结筋,其间距要达到施工的标准。3.3构造柱的两侧结构需要紧紧地贴到墙面上,然后支撑结构还需要达到一定的牢固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板体出现漏浆的现象。3.4构造柱混凝土的保护层当中,应该设置20mm左右的距离之内,但是不能够低于15mm。混凝土的塌落度也需要受到控制,一般来说,将其设置到50-70mm的状态下为最佳。

4保证构造柱的技术和质量

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多数都是镶嵌在墙体结构当中,一般情况下需要采用砌筑纵横墙的形式,然后形成一定的柱腔结构。墙体和圈梁结构要分来进行砌筑,最好采用分段施工的形式进行。为了提升构造柱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人员要将中心线控制在垂直线上,对钢筋骨架的垂直度进行控制,然后将钢筋骨架进行调直,将墙体结构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同时还需要不断振捣混凝土,将其引向柱腔的上口,钢筋骨架的中心线和柱体中心要做到对齐,这样才能够保证构造柱处于标准的位置。在进行分段绑扎的过程中,绑扎点的牢固程度应该得到控制,尽量避免构造柱结构出现位移或者是错位的现象。竖向搭接头的长度不能超过35d,而且圈梁结构和箍筋的间距也要符合施工的标准。砌筑者要对砂浆的密实程度以及施工缝等问题加强重视,积极地执行搅拌工艺的要求。无论是粗骨料还是细骨料在施工的过程中都要按照标准来进行控制。虽然在施工的过程中允许出现一定的误差现象,但是误差范围需要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分段浇筑要按照规定来进行预留。构造柱的混凝土材料采用分段浇灌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同时也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此过程中,柱段的施工高度要在2米的范围内。每一段主体的底部都需要留设一定的清扫口,这样才能够便于在浇灌之间对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在浇筑之前,要做好振捣工作,对衔接位置的陈旧混凝土要事先铲除,然后用水对其进行清理干净。在构造柱混凝土配合比中,依靠灰砂成分来配置水泥砂浆可以保证新型混凝土和陈旧混凝土的可靠程度。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是工程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结构,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找到正确的施工方法,防止构造柱的病害问题,将构造柱的功能发挥到最优。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作者:周顺玉 单位:哈尔滨铁路房产建筑段

篇7:异形柱结构有哪些构造做法?

异形柱结构有哪些构造做法?

1、异形柱截面各肢肢高与肢厚之比不应大于4,且肢厚不应小于200mm,肢高不应小于500mm,

2、框架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5)L b确定(Lb为计算跨度),且不应小于 400mm.梁的截面宽度Bb不宜小于1/4Hb及200mm,

3、异形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5和不大于C50,这是由于异形柱截面尺寸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25的话可能达不到其与钢筋之间保证粘结的要求。强度等级为C50以上的异形柱构件及结构科学研究相对较少,还不足以行成编制规程条文的基础,所以这次规程未列入。

4、异形柱截面上受力纵筋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试验和模拟计算表明这些位置上的纵筋均发挥大的作用,特别是当轴压较大时处于各肢内折角处的纵筋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定要作为受力筋处理。

篇8:砌块房屋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怎么设置?

砌块房屋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怎么设置?

一、构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90×19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五层、8度时超过四层和九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外墙转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二、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

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与构造柱相邻的砌块孔洞,6度时宜填实,7度时应填实,8度时应填实并插筋;沿墙高每隔600mm应设拉结钢筋网片,每边深入墙内不宜小于1m,

三、构造柱与圈梁的连接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四、构造柱的基础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深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更多推荐

构造柱的个数问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