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级职称考“注税”有减免,本文共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级职称考“注税”有减免

已评聘经济、会计、统计、审计、法律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税收工作满2年的人员,在考取注册税务师时,可免予部分科目考试。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自2月1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全国统考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符合考试办法规定报名条件的中国公民(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居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

《办法》明确,注册税务师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取得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证书,从事涉税服务和鉴证业务的专业人员。注册税务师执业,应当加入税务师事务所。

对于注册税务师的业务范围及规则,《办法》规定,注册税务师可以提供代办税务登记、纳税和退税、减免税申报、建账记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申请,利用主机共享服务系统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代为制作涉税文书,以及开展税务咨询(顾问)、税收筹划、涉税培训等涉税服务业务。

注册税务师可承办的涉税鉴证业务包括: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的鉴证;企业税前弥补亏损和财产损失的鉴证;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局规定的其他涉税鉴证

篇2:注税行业有确定的专营业务

中国注册税务师行业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确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而建立与发展的涉税中介服务行业。1996年行政管理部门出台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使注税队伍逐渐稳定壮大。在总结10多年发展实践的基础上,2005年底国家税务总局以14号令发布《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从法制上对注税执业管理等作了规范,对初步形成的中国特色涉税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有了新保障。但从作为独立行业稳定顺利发展的角度考虑,注税行业还应有确定的专营业务。

目前注税行业的业务范围缺乏固定的专责性

我国注税行业萌生时,主要以从事涉税咨询业务起步。到1991年,开始向为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服务的税务代理业务拓展,也就是1992年国家修订的《税收征管法》中规定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可以委托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税务事宜。”近年来,为了发挥该行业服务的涉税鉴证作用,税务部门试着并明确了一些涉税鉴证业务。对当前执业的业务范围,《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中作了明确规定,主要是涉税服务业务和涉税鉴证业务。前者包括可以提供代办税务登记、纳税和退税、减免税申报、建账记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申请,利用主机共享服务系统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代为制作涉税文书,以及开展税务咨询(顾问)、税收筹划、涉税培训等,后者包括可承办……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的鉴证、企业税前弥补亏损和财产损失的鉴证、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局规定的其他涉税鉴证业务等。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注税行业涉税业务范围仅按涉税业务的作用属性划分为两类,即服务业务和鉴证业务;注税行业涉税业务范围尚没有明确的、排他的专营业务,即注册税务师“可以提供代办”或开展涉税服务业务,“可承办”涉税鉴证业务;其他非注税行业是否可以办理,并无明确的限制。显然,目前规定的注税行业业务范围,尚无有确定意义的专营业务,不能保证注税行业的独立生存与发展。

注税行业应该有自己的专营业务

注税行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涉税的服务与鉴证作用,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须对其执业的资格与资质能力、从业范围和管理体制与监督等,有严格的划分和规定。这是注税行业依法执业、诚信服务、严格管理、规范发展的依据与保证。因此,注税行业作为涉税中介服务的独立行业,必须有确定的专营业务,并且要以该行业的本质特点、社会定位和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为根据,切实予以科学把握和合理确定。

其一,注税业务知识与操作技能具有专业性。注税业务与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的执行紧密相连,执业者既必须熟知,又要具备很强的计算操作技能,这是涉税业务固有的专业化特点。当然,也需要了解掌握企业的财务会计、经营管理和其他法律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归根结底,涉税业务的专业性是注税行业应有专营业务的根本依据。

其二,注税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正是由于中介服务行业受业务的专业性所决定,应该有专营业务,并要由具备资格的专业人员承办,也就决定了各中介服务行业是独立的和不可随意替代的。注税行业是由注册税务师为主体组建的税务师事务所来执业的,受其专业化的执业技能和质量保证所系,其他行业执业者是难以和不能替代的。

其三,对注税行业管理具有专门性。要保证注税执业的规范、有序和健康运行,在管理上须以相应的法律规范为根据、行政监督为主导、行业自律为基础,三个层面的管理相结合,以多层面的职责来保证管理的针对性、全面性和实效性。否则,使管理错位、缺位、越位、不到位,甚至出现碰撞或混乱,影响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其四,业务专营能确保实施监督制衡机制的有效性。不同中介行业有各自确定的专营业务,执业者实行独立经营,管理者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督,使不同行业间形成互有联系、互为补充、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制衡机制,保证各行业都能依法、诚信、公开、公正、客观、透明地执业,可以防止混融执业的作弊行为,不至于产生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还当运动员的违法违纪现象。

总而言之,只要注税行业有了确定的专营业务,既能保证其为独立产业,又能依其职能作用来保证优质高效的执业,还可以实施严格的管理与监督,这既是市场经济、法制经济所必需的,更是依法治税的重要条件与根本保证。

更多推荐

高级职称考“注税”有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