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门一家兴衰:
小说开头从《水浒》“武松杀嫂”敷衍,潘金莲与西门庆均未被杀死,潘嫁给西门为妾;10——79回主要写西门庆暴发暴亡和金、瓶妻妾简的争宠妒恨;最后21回西门死后妻妾流散,全家败落。
2、晚明社会时尚:
《金瓶梅》是写西门庆一家日常琐事的小说,不过,正如张竹坡在《读法》中所说:“因西门庆一分人家,写好几分人家:如武大一家,花子虚一家,乔大户一家,陈洪一家,吴大舅一家,张大户一家,王招宣一家,周守备一家,何千户一家,夏提刑一家……凡这几家,大约清河县官员大户屈指已遍,而因一人写及全县。”我们说,不仅如此,小说还通过苗青害主、贿赂蔡京、结交蔡状元,迎请宋巡按,庭参太尉,朝见皇上等一系列情节,从西门庆一家,写及了“天下国家”。在这里,上至朝廷,下及奴婢,雅如士林,俗到市井,无不众相毕露;其社会黑暗,经济腐败,人心险恶,道德沦丧,一一使人洞若观火。简直达到了鲁迅先生所说:“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中国小说史略》)的境地。
西门庆之类的有钱人家花天酒地、穷奢极侈,整天花天酒地,沉溺于犬马之好,逐欢于酒色之间,大宴三六九,小宴天天有,这种丝毫不加掩饰的穷奢极侈,正是晚明时代官吏商贾惯习荒佚的真实写照;再如帮闲常时节,穷得连锅都揭不开,老婆在家饿肚子,但一旦得了西门庆20两银子的救济,却立刻到街上花去六两多卖绸买缎、买袄儿买衫儿。所谓“家无担石之储,耻穿布素”(《巢林笔记》)。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去朴尚华的城市风尚。甚至市井贩卖的厮吏走卒,也多是缨帽湘鞋,纱裙细裤。酒楼茶肆,处处异调新声。农本势力趋向没落、资本势力正在崛起中,人们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显著变化:“世代簪婴,先朝将相”的上等贵族林太太,竟以自己半衰的姿色去巴结财大气粗的西门庆;富孀孟玉楼宁愿嫁给家资巨万的西门庆作妾,也不愿给穷困潦倒的尚举人为妻;太师、巡抚、御史、状元、太监、皇亲,都不惜屈尊交往暴发户西门庆,甚至结为干亲、亲家。总之,人情看冷暖,世态逐炎凉,在权、钱面前,一切都那么火红、炽热;没权没钱,到处都遇冷酷无情。《金瓶梅》简直可作为我国十六世纪的形象生动的风俗史。
二、从暴露社会矛盾到剖视扭曲的人生
1、通过西门庆贿赂太师、交通官吏、包揽诉讼、霸道横行,深刻暴露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西门庆本是清河县一个开生药铺的小商人。他凭借“近年来发迹有钱”,勾结衙门,不法经商,财越积越多,官越攀越高。通过权钱交易,它可以为非作歹,肆无忌弹。西门庆的山东理刑千户的官衔,就是为当朝宰相蔡京送生辰寿礼买来的。另外,山东巡抚宋乔年,两淮巡盐御史蔡状元,因时常受西门庆经济上的接济,于是就凭借手中权力为西门庆提供经商特权,使西门庆的买卖带上浓重的“官倒”色彩,从而大肆牟取暴利。西门庆还通过买通钞关钱主事,在车船货物过税时,大笔偷税漏税;而兵马荆都监为了升迁,也竟然要用二百两银子来打通西门庆的关节。可见,西门庆用钱买官之后,马上就可谋私获利。不仅如此,用钱还可以枉法:朝廷权臣杨戬坏事,要一起治罪的亲党名单中有西门庆。西门庆得知消息,立即派人代礼物送给资政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李邦彦。李邦彦收了五百两银子后,立即令左右把书案抬过来,“取笔将文卷上西门庆的名字改为贾庆”;杀人犯苗青,谋财害主,案发后“打点一千两银子送至西门庆家里”,照例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扬州盐商王四峰被送监狱,“许银二千两”,央托西门庆转求蔡太师“人情”,果然不日释放。……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金瓶梅》的世界里,金钱是法律的主人,公道是人情的奴隶,这个社会已经腐烂透了。
2、通过西门庆纵欲亡身和金、瓶、梅们贪“淫”丧命,冷峻剖视人欲贪求造成的人性扭曲、人生毁灭。
西门庆凭借钱权,在短短五六年间迅速发家。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也有大象口中牙。在拼命经商、敛财发家的同时,西门庆又凭借家资巨万、泼天富贵而尽情纵欲。他的一生事业就是疯狂地追逐金钱和女色。早在他二十六七岁时,妻子陈氏亡故,父母又相继去世,那时就开始在外眠花宿柳,招花惹草。娶了吴月娘作继室不满足,很快把妓女李娇儿娶来做了第二房;有把私娼卓二姐娶来做了第三房;卓二姐病死,又与淫妇潘金莲勾搭上长期通奸。其间又谋娶比自己大两岁的富孀孟玉楼做第三房,补卓二姐的缺儿。接着又把前妻陈氏的陪房丫头孙雪娥扶为第四房;把潘金莲娶到家中作了第五房。这时的西门庆还不满足,有和潘金莲的奴婢春梅勾搭,又和结义兄弟花子虚的妻子李瓶儿私通,直至花子虚因气丧身,他又把李瓶儿娶来做了第六房。这时西门庆已是一妻五妾,家中米麦成仓,骡马成群,奴婢成行。接着又用小恩小惠手段,奸占家仆来旺的妻子宋惠莲;又与自家绒线铺伙计韩道国老婆王六儿勾搭上,纵欲无度。此外,西门庆淫过的丫头还有迎春、绣春、兰香,淫过的仆妇还有如意儿、贲四嫂、惠元等等。外遇有林太太,占有的妓女有李桂姐、吴银儿、郑月儿等等。直至纵欲亡身,死时仅33岁。
作为暴发户,西门庆的纵欲享乐与过去的封建统治者明显不同。封建的贵族、官吏、豪绅也妻妾成群,荒淫无度,但他们表面却道貌岸然,一切都被温情脉脉的纱幕所掩盖;而西门庆对女色的占有却完全是赤裸裸的不加丝毫掩饰,甚至还要色胆包天地宣称:“即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封建伦理道德的面纱在他那里被撕得粉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门庆野兽般的淫滥和疯狂,不仅带有明显的暴发户商人的性质,比如常在与各色女性寻欢作乐时谈着财物的施予和交易,而且还具有官僚恶霸的残忍和暴虐。为肆无忌弹的发泄兽欲,他可以轻易地杀人害命:为霸占潘金莲他可以毒死武大,陷害武二;为谋娶李瓶儿他不惜坑害结义兄弟花子虚;为蒋竹山先娶了李瓶儿,他收买流氓对其进行毒打;为奸占仆妇宋惠莲他设计陷害宋的丈夫来旺,最终逼得宋上吊自杀不算,还把前来拦棺论理的宋父交衙门打死;为包占伙计的妻子王六儿,他又毒打街坊子弟,把他们收监入狱等等。总之,西门庆为了女人不择手段、心狠手辣、戕害无辜,充分表现了他人性的扭曲,以致终究耽色败家,纵欲亡身,跌进自我毁灭的万丈深渊。
除西门庆之外,金、瓶、梅们诸多女性在社会的规范、封闭的家庭、单调的生活挤压下,似乎只知道人生最底层次的追求。误将情欲、物欲、性欲作为生命的原动力。当她们以这种扭曲的人性去撞击吃人的礼教时,自身也难免步入了邪恶,在炽烈的欲火中焚毁了自己。比如潘金莲,贫贱裁缝家庭出身,9岁被卖招宣府学弹唱,18岁被张大户收用作小妾,因主家婆泼醋吵闹又被转嫁给武大为妻,潘金莲对自己的不幸身世不满可以理解,追求人身自由和婚姻幸福也绝对没错,但她在那人欲横流的世界里却严重地扭曲了人性,为了与西门庆通奸,她不惜毒死丈夫武大郎,嫁给西门作妾后,除与西门庆拼命发泄兽欲以求得西门欢心而外,就是千方百计“把拦汉子”,与众妻妾勾心斗角,争风取宠。在西门家里,她敏感地觉察到,对自己最具竞争力的对手是气性、人缘、子嗣、肤色都远胜于自己的李瓶儿,于是,她便瞄准李瓶儿,每每在其面前指桑骂槐,放刁撒泼,寻衅挑逗。特别是采用极端狠毒的手段,将瓶儿的孩子官哥儿活活害死,致使瓶儿因过于心痛也不久离世。潘金莲在平时争宠失利时,又往往迁怒于丫环,有手指对她们掐脸、掐腮,用马鞭抽打等。
潘金莲当初作为一个良家少女,本来聪明自尊、性情泼辣。但在这个世界里,她很快扭曲了人性,自我意识异化为自私自利。自尊变为嫉妒;聪明变为阴险;泼辣变为狠毒。而这自私、嫉妒、阴险、狠毒,目的都是为了贪淫。西门庆耽色之外还显出贪财,可潘金莲却不大贪财而专一好色。直到西门死后被吴月娘逐出家门,她还是不名一文。连李娇儿在西门死时,还趁机偷几个大元宝跑了,潘金莲的注意力却不在这里。在别人伺机窃财时,她却忙着偷情:迫不及待地把女婿陈经济招到自己房间。结果被吴月娘像赶死狗一样,驱逐家门,送到王婆处待卖。武松遇赦归来仍旧心恋武松,最终落个横尸刀下的结局。
三、《金瓶梅》的悲剧意义
清人张潮说过:“《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幽梦影》)我们理解这“哀”,主要是指西门庆以及金、瓶、梅们的人生可悲。他们在那“好货好色”、人欲横流的世界里,都无一例外地扭曲了人性,毁灭了生命,一个个都不的善终,这其中蕴含的悲剧意义令人深思。
首先,小说通过西门庆、陈经济的命运深刻表现了16世纪中国商人的悲剧。
小说中的西门庆,是一个集官僚、恶霸、富商为一体的典型。作为一个商人,他深通经商之道,资本越积越多,家业越撑越大,直至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但由于当时畸形发展的商品经济自身的缺陷,更由于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超稳定性,决定了突然爆发、先天不足的中国商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甚至也不具备起码独立的人格力量,俄只能充当封建阶级的附庸,以维持和保障自己在一定限度内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在强大封建势力的抑制和包围下,还嫌稚嫩、柔弱的我国16世纪商人,面临了一种难堪的抉择:想不要封建阶级的庇护以求独立,事业就不可能取得充分的发展;若要依附封建阶级以求发展,就势必陷入自我迷失、自我异化的境地。西门庆就属于后一种情形。为了商业的更大发展,他必须依靠金钱去接近官僚,以求得政治上的特权;而亦官亦商、暴发暴富,又使他们胡作非为,有恃无恐,愈加疯狂地追逐金钱和女色;在这种恶欲膨胀、纵情享乐中,直至理智丧失、人性异化,最终跌入人身毁灭的深渊。西门庆的悲剧,就是前资本主义时代,中国商人艰难崛起、又迅速毁灭的悲剧。
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本来精明强干,办事勤快,也是一把经商的好手。但由于贪淫成性,最终堕落成了一个典型的浪荡败家子。刚刚住进西门家,他就施展偷香窃玉手段,与潘金莲暗中勾搭,西门庆死后,便肆无忌弹地与潘金莲、庞春梅通奸。被吴月娘赶出家门后,又娶妓女冯金宝,逼死媳妇西门大姐;诱骗孟玉楼,又不幸中计被关进监狱;后来成为街头的乞丐、道观的娈童,直至与庞春梅通奸,与坐地虎张胜争风吃醋,被杀死。
其实,命运并非没给陈经济提供发展的机遇,早先在西门庆家中经营家产;落魄时得到父亲朋友王杏庵的接济;后又绝处逢生,遇到守备夫人庞春梅。在人生浮沉中,有这样三次机会,凭他精明强干,本可大显身手,起码也可以成就一番家业。可陈经济和西门庆不同,他没有西门庆那样的雄心,只会吃喝嫖赌,结果只能四处流浪,连一个家也没有。最后不得善终,被人杀死在外。陈经济的悲剧,生动说明了在晚明特定社会环境下,商人一代不如一代,他们根本不可能朝气蓬勃地去开拓事业,成为上升的阶级,而是在封建社会末期,也随着王朝的没落而没落。
其次,小说通过金、瓶、梅三大淫妇的毁灭,生动反映了人欲放纵的悲剧。
小说中金、瓶、梅们对人欲的永不满足的追求,虽然也涌动着晚明时期个性解放的思潮,对完全否定人欲的传统观念,不无巨大的冲击意义,但这种扭曲人性、豁出性命的人欲放纵,毕竟是太贪婪、太疯狂、又太危险。这种误将人生最低层次的追求当作生命原动力的可悲行为,使得她们在以此撞击封建礼教的时候,自身也同时步入了邪恶,在炽烈的欲火中,很快地焚毁了自己。金、瓶、梅们的悲剧,生动说明了情欲的放纵,相对于礼教的禁锢来说,似乎是一种历史进步,但它同时又带来了道德沦丧和生命毁灭,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退化。在这个意义上说,《金瓶梅》深刻揭示了当人们还没有找到新的思想武器去对抗传统的禁欲主义的时候,人性觉醒往往以人性放纵的丑陋形式出现,而人性的放纵和人性的压抑一样,都在毁灭着人的自身价值,甚至毁灭着生命。当然,小说揭示的这种由人性放纵而导致的人生悲剧,最终还应归根于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没有为人性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这一点上。封闭的社会和家庭结构,单调和卑微的生活,把这些女人生活的活力挤压到人生最低层次的追求,这应该是人性扭曲的原因和人生悲剧的底蕴。
四、《金瓶梅》的性描写
谈《金瓶梅》,怎么也难于回避它对于“性”的描写。问题是,我们对这种描写应如何认识。
应该说,作者对于铺写“性”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从全书旨意看,他是想暴露性的罪恶,以此“为世戒”。这不仅从书中的放纵情欲而死于欲海的三个女人的悲剧表现出来,而且小说开头所载的《四贪词》就是针对酒、色、财、气提出告诫,西门庆号“四泉”,或者就是“四全”的谐音;卷终又以诗为证:
闲阅遗书思惘然,谁知天道有循环。西门豪横难存嗣,经济癫狂定被歼。
楼月善良终有寿,瓶梅淫佚早归泉。可怜金莲遭恶报,遗臭千年作话传。
除了因果报应外,特别指出瓶梅“淫佚”是“早归泉”的原因。所以,弄珠客的《金瓶梅序》说:《金瓶梅》“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余常曰: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另一方面,小说在具体描写中,又往往一反上述那种有意识的道德标榜,没有对性的劝戒说教,反而大肆铺写原生态的“性”,对性事津津乐道。好像有意无意在告诉读者,情欲、性欲是恶的,但这恶劣的东西实际上又很难克服。你看李瓶儿,明知自己罪恶深重,死前印引了许多佛经来赎罪,又请人替他念经消灾,但对西门庆邪恶的痴情仍是至死不渝;潘金连声言“明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阴沟里就是棺材”,预感到自己的路走下去决没好下场,但就是淫行不改;春梅在西门庆家里,对潘金莲说:“人生在世,且风流一日是一日”,而且贵为守备夫人,反而欲情愈炽,死而后止。特别是许多床笫细节的露骨描绘,虽然对刻画人物、开展情节不无一定作用,并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好货好色、人欲横流的时代风潮,但无论如何,它腐蚀读者心灵的作用是难以讳言的。这正是它长期以来总不能广泛流传的一个致命伤,以致一般读者只能读到它的删节本。
小说开头从《水浒》“武松杀嫂”敷衍,潘金莲与西门庆均未被杀死,潘嫁给西门为妾;10——79回主要写西门庆暴发暴亡和金、瓶妻妾简的争宠妒恨;最后21回西门死后妻妾流散,全家败落。
2、晚明社会时尚:
《金瓶梅》是写西门庆一家日常琐事的小说,不过,正如张竹坡在《读法》中所说:“因西门庆一分人家,写好几分人家:如武大一家,花子虚一家,乔大户一家,陈洪一家,吴大舅一家,张大户一家,王招宣一家,周守备一家,何千户一家,夏提刑一家……凡这几家,大约清河县官员大户屈指已遍,而因一人写及全县。”我们说,不仅如此,小说还通过苗青害主、贿赂蔡京、结交蔡状元,迎请宋巡按,庭参太尉,朝见皇上等一系列情节,从西门庆一家,写及了“天下国家”。在这里,上至朝廷,下及奴婢,雅如士林,俗到市井,无不众相毕露;其社会黑暗,经济腐败,人心险恶,道德沦丧,一一使人洞若观火。简直达到了鲁迅先生所说:“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中国小说史略》)的境地。
西门庆之类的有钱人家花天酒地、穷奢极侈,整天花天酒地,沉溺于犬马之好,逐欢于酒色之间,大宴三六九,小宴天天有,这种丝毫不加掩饰的穷奢极侈,正是晚明时代官吏商贾惯习荒佚的真实写照;再如帮闲常时节,穷得连锅都揭不开,老婆在家饿肚子,但一旦得了西门庆20两银子的救济,却立刻到街上花去六两多卖绸买缎、买袄儿买衫儿。所谓“家无担石之储,耻穿布素”(《巢林笔记》)。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去朴尚华的城市风尚。甚至市井贩卖的厮吏走卒,也多是缨帽湘鞋,纱裙细裤。酒楼茶肆,处处异调新声。农本势力趋向没落、资本势力正在崛起中,人们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显著变化:“世代簪婴,先朝将相”的上等贵族林太太,竟以自己半衰的姿色去巴结财大气粗的西门庆;富孀孟玉楼宁愿嫁给家资巨万的西门庆作妾,也不愿给穷困潦倒的尚举人为妻;太师、巡抚、御史、状元、太监、皇亲,都不惜屈尊交往暴发户西门庆,甚至结为干亲、亲家。总之,人情看冷暖,世态逐炎凉,在权、钱面前,一切都那么火红、炽热;没权没钱,到处都遇冷酷无情。《金瓶梅》简直可作为我国十六世纪的形象生动的风俗史。
二、从暴露社会矛盾到剖视扭曲的人生
1、通过西门庆贿赂太师、交通官吏、包揽诉讼、霸道横行,深刻暴露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西门庆本是清河县一个开生药铺的小商人。他凭借“近年来发迹有钱”,勾结衙门,不法经商,财越积越多,官越攀越高。通过权钱交易,它可以为非作歹,肆无忌弹。西门庆的山东理刑千户的官衔,就是为当朝宰相蔡京送生辰寿礼买来的。另外,山东巡抚宋乔年,两淮巡盐御史蔡状元,因时常受西门庆经济上的接济,于是就凭借手中权力为西门庆提供经商特权,使西门庆的买卖带上浓重的“官倒”色彩,从而大肆牟取暴利。西门庆还通过买通钞关钱主事,在车船货物过税时,大笔偷税漏税;而兵马荆都监为了升迁,也竟然要用二百两银子来打通西门庆的关节。可见,西门庆用钱买官之后,马上就可谋私获利。不仅如此,用钱还可以枉法:朝廷权臣杨戬坏事,要一起治罪的亲党名单中有西门庆。西门庆得知消息,立即派人代礼物送给资政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李邦彦。李邦彦收了五百两银子后,立即令左右把书案抬过来,“取笔将文卷上西门庆的名字改为贾庆”;杀人犯苗青,谋财害主,案发后“打点一千两银子送至西门庆家里”,照例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扬州盐商王四峰被送监狱,“许银二千两”,央托西门庆转求蔡太师“人情”,果然不日释放。……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金瓶梅》的世界里,金钱是法律的主人,公道是人情的奴隶,这个社会已经腐烂透了。
2、通过西门庆纵欲亡身和金、瓶、梅们贪“淫”丧命,冷峻剖视人欲贪求造成的人性扭曲、人生毁灭。
西门庆凭借钱权,在短短五六年间迅速发家。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也有大象口中牙。在拼命经商、敛财发家的同时,西门庆又凭借家资巨万、泼天富贵而尽情纵欲。他的一生事业就是疯狂地追逐金钱和女色。早在他二十六七岁时,妻子陈氏亡故,父母又相继去世,那时就开始在外眠花宿柳,招花惹草。娶了吴月娘作继室不满足,很快把妓女李娇儿娶来做了第二房;有把私娼卓二姐娶来做了第三房;卓二姐病死,又与淫妇潘金莲勾搭上长期通奸。其间又谋娶比自己大两岁的富孀孟玉楼做第三房,补卓二姐的缺儿。接着又把前妻陈氏的陪房丫头孙雪娥扶为第四房;把潘金莲娶到家中作了第五房。这时的西门庆还不满足,有和潘金莲的奴婢春梅勾搭,又和结义兄弟花子虚的妻子李瓶儿私通,直至花子虚因气丧身,他又把李瓶儿娶来做了第六房。这时西门庆已是一妻五妾,家中米麦成仓,骡马成群,奴婢成行。接着又用小恩小惠手段,奸占家仆来旺的妻子宋惠莲;又与自家绒线铺伙计韩道国老婆王六儿勾搭上,纵欲无度。此外,西门庆淫过的丫头还有迎春、绣春、兰香,淫过的仆妇还有如意儿、贲四嫂、惠元等等。外遇有林太太,占有的妓女有李桂姐、吴银儿、郑月儿等等。直至纵欲亡身,死时仅33岁。
作为暴发户,西门庆的纵欲享乐与过去的封建统治者明显不同。封建的贵族、官吏、豪绅也妻妾成群,荒淫无度,但他们表面却道貌岸然,一切都被温情脉脉的纱幕所掩盖;而西门庆对女色的占有却完全是赤裸裸的不加丝毫掩饰,甚至还要色胆包天地宣称:“即使强奸了嫦娥、和奸了织女,拐了许飞琼,盗了西王母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富贵!”封建伦理道德的面纱在他那里被撕得粉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门庆野兽般的淫滥和疯狂,不仅带有明显的暴发户商人的性质,比如常在与各色女性寻欢作乐时谈着财物的施予和交易,而且还具有官僚恶霸的残忍和暴虐。为肆无忌弹的发泄兽欲,他可以轻易地杀人害命:为霸占潘金莲他可以毒死武大,陷害武二;为谋娶李瓶儿他不惜坑害结义兄弟花子虚;为蒋竹山先娶了李瓶儿,他收买流氓对其进行毒打;为奸占仆妇宋惠莲他设计陷害宋的丈夫来旺,最终逼得宋上吊自杀不算,还把前来拦棺论理的宋父交衙门打死;为包占伙计的妻子王六儿,他又毒打街坊子弟,把他们收监入狱等等。总之,西门庆为了女人不择手段、心狠手辣、戕害无辜,充分表现了他人性的扭曲,以致终究耽色败家,纵欲亡身,跌进自我毁灭的万丈深渊。
除西门庆之外,金、瓶、梅们诸多女性在社会的规范、封闭的家庭、单调的生活挤压下,似乎只知道人生最底层次的追求。误将情欲、物欲、性欲作为生命的原动力。当她们以这种扭曲的人性去撞击吃人的礼教时,自身也难免步入了邪恶,在炽烈的欲火中焚毁了自己。比如潘金莲,贫贱裁缝家庭出身,9岁被卖招宣府学弹唱,18岁被张大户收用作小妾,因主家婆泼醋吵闹又被转嫁给武大为妻,潘金莲对自己的不幸身世不满可以理解,追求人身自由和婚姻幸福也绝对没错,但她在那人欲横流的世界里却严重地扭曲了人性,为了与西门庆通奸,她不惜毒死丈夫武大郎,嫁给西门作妾后,除与西门庆拼命发泄兽欲以求得西门欢心而外,就是千方百计“把拦汉子”,与众妻妾勾心斗角,争风取宠。在西门家里,她敏感地觉察到,对自己最具竞争力的对手是气性、人缘、子嗣、肤色都远胜于自己的李瓶儿,于是,她便瞄准李瓶儿,每每在其面前指桑骂槐,放刁撒泼,寻衅挑逗。特别是采用极端狠毒的手段,将瓶儿的孩子官哥儿活活害死,致使瓶儿因过于心痛也不久离世。潘金莲在平时争宠失利时,又往往迁怒于丫环,有手指对她们掐脸、掐腮,用马鞭抽打等。
潘金莲当初作为一个良家少女,本来聪明自尊、性情泼辣。但在这个世界里,她很快扭曲了人性,自我意识异化为自私自利。自尊变为嫉妒;聪明变为阴险;泼辣变为狠毒。而这自私、嫉妒、阴险、狠毒,目的都是为了贪淫。西门庆耽色之外还显出贪财,可潘金莲却不大贪财而专一好色。直到西门死后被吴月娘逐出家门,她还是不名一文。连李娇儿在西门死时,还趁机偷几个大元宝跑了,潘金莲的注意力却不在这里。在别人伺机窃财时,她却忙着偷情:迫不及待地把女婿陈经济招到自己房间。结果被吴月娘像赶死狗一样,驱逐家门,送到王婆处待卖。武松遇赦归来仍旧心恋武松,最终落个横尸刀下的结局。
三、《金瓶梅》的悲剧意义
清人张潮说过:“《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幽梦影》)我们理解这“哀”,主要是指西门庆以及金、瓶、梅们的人生可悲。他们在那“好货好色”、人欲横流的世界里,都无一例外地扭曲了人性,毁灭了生命,一个个都不的善终,这其中蕴含的悲剧意义令人深思。
首先,小说通过西门庆、陈经济的命运深刻表现了16世纪中国商人的悲剧。
小说中的西门庆,是一个集官僚、恶霸、富商为一体的典型。作为一个商人,他深通经商之道,资本越积越多,家业越撑越大,直至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但由于当时畸形发展的商品经济自身的缺陷,更由于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超稳定性,决定了突然爆发、先天不足的中国商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甚至也不具备起码独立的人格力量,俄只能充当封建阶级的附庸,以维持和保障自己在一定限度内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在强大封建势力的抑制和包围下,还嫌稚嫩、柔弱的我国16世纪商人,面临了一种难堪的抉择:想不要封建阶级的庇护以求独立,事业就不可能取得充分的发展;若要依附封建阶级以求发展,就势必陷入自我迷失、自我异化的境地。西门庆就属于后一种情形。为了商业的更大发展,他必须依靠金钱去接近官僚,以求得政治上的特权;而亦官亦商、暴发暴富,又使他们胡作非为,有恃无恐,愈加疯狂地追逐金钱和女色;在这种恶欲膨胀、纵情享乐中,直至理智丧失、人性异化,最终跌入人身毁灭的深渊。西门庆的悲剧,就是前资本主义时代,中国商人艰难崛起、又迅速毁灭的悲剧。
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本来精明强干,办事勤快,也是一把经商的好手。但由于贪淫成性,最终堕落成了一个典型的浪荡败家子。刚刚住进西门家,他就施展偷香窃玉手段,与潘金莲暗中勾搭,西门庆死后,便肆无忌弹地与潘金莲、庞春梅通奸。被吴月娘赶出家门后,又娶妓女冯金宝,逼死媳妇西门大姐;诱骗孟玉楼,又不幸中计被关进监狱;后来成为街头的乞丐、道观的娈童,直至与庞春梅通奸,与坐地虎张胜争风吃醋,被杀死。
其实,命运并非没给陈经济提供发展的机遇,早先在西门庆家中经营家产;落魄时得到父亲朋友王杏庵的接济;后又绝处逢生,遇到守备夫人庞春梅。在人生浮沉中,有这样三次机会,凭他精明强干,本可大显身手,起码也可以成就一番家业。可陈经济和西门庆不同,他没有西门庆那样的雄心,只会吃喝嫖赌,结果只能四处流浪,连一个家也没有。最后不得善终,被人杀死在外。陈经济的悲剧,生动说明了在晚明特定社会环境下,商人一代不如一代,他们根本不可能朝气蓬勃地去开拓事业,成为上升的阶级,而是在封建社会末期,也随着王朝的没落而没落。
其次,小说通过金、瓶、梅三大淫妇的毁灭,生动反映了人欲放纵的悲剧。
小说中金、瓶、梅们对人欲的永不满足的追求,虽然也涌动着晚明时期个性解放的思潮,对完全否定人欲的传统观念,不无巨大的冲击意义,但这种扭曲人性、豁出性命的人欲放纵,毕竟是太贪婪、太疯狂、又太危险。这种误将人生最低层次的追求当作生命原动力的可悲行为,使得她们在以此撞击封建礼教的时候,自身也同时步入了邪恶,在炽烈的欲火中,很快地焚毁了自己。金、瓶、梅们的悲剧,生动说明了情欲的放纵,相对于礼教的禁锢来说,似乎是一种历史进步,但它同时又带来了道德沦丧和生命毁灭,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退化。在这个意义上说,《金瓶梅》深刻揭示了当人们还没有找到新的思想武器去对抗传统的禁欲主义的时候,人性觉醒往往以人性放纵的丑陋形式出现,而人性的放纵和人性的压抑一样,都在毁灭着人的自身价值,甚至毁灭着生命。当然,小说揭示的这种由人性放纵而导致的人生悲剧,最终还应归根于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没有为人性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这一点上。封闭的社会和家庭结构,单调和卑微的生活,把这些女人生活的活力挤压到人生最低层次的追求,这应该是人性扭曲的原因和人生悲剧的底蕴。
四、《金瓶梅》的性描写
谈《金瓶梅》,怎么也难于回避它对于“性”的描写。问题是,我们对这种描写应如何认识。
应该说,作者对于铺写“性”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从全书旨意看,他是想暴露性的罪恶,以此“为世戒”。这不仅从书中的放纵情欲而死于欲海的三个女人的悲剧表现出来,而且小说开头所载的《四贪词》就是针对酒、色、财、气提出告诫,西门庆号“四泉”,或者就是“四全”的谐音;卷终又以诗为证:
闲阅遗书思惘然,谁知天道有循环。西门豪横难存嗣,经济癫狂定被歼。
楼月善良终有寿,瓶梅淫佚早归泉。可怜金莲遭恶报,遗臭千年作话传。
除了因果报应外,特别指出瓶梅“淫佚”是“早归泉”的原因。所以,弄珠客的《金瓶梅序》说:《金瓶梅》“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余常曰: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另一方面,小说在具体描写中,又往往一反上述那种有意识的道德标榜,没有对性的劝戒说教,反而大肆铺写原生态的“性”,对性事津津乐道。好像有意无意在告诉读者,情欲、性欲是恶的,但这恶劣的东西实际上又很难克服。你看李瓶儿,明知自己罪恶深重,死前印引了许多佛经来赎罪,又请人替他念经消灾,但对西门庆邪恶的痴情仍是至死不渝;潘金连声言“明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阴沟里就是棺材”,预感到自己的路走下去决没好下场,但就是淫行不改;春梅在西门庆家里,对潘金莲说:“人生在世,且风流一日是一日”,而且贵为守备夫人,反而欲情愈炽,死而后止。特别是许多床笫细节的露骨描绘,虽然对刻画人物、开展情节不无一定作用,并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好货好色、人欲横流的时代风潮,但无论如何,它腐蚀读者心灵的作用是难以讳言的。这正是它长期以来总不能广泛流传的一个致命伤,以致一般读者只能读到它的删节本。
更多推荐
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