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打租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mask面膜


2023年11月7日发(作者:天津科技大学排名)

小学生的数学怎么教

一、打牢基础,按部就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每讲一个知识点,都要求同学理解掌握。

如果同学没真正理解,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非常吃力,易犯

错误。如同学在四年级没掌握好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

五年级学习分数已经解方程就会摸不着头绪,如坠云里雾里。我

教过的一个班,因为以前常常换老师,"加、减、乘、除各部分的

关系'这部分内容没有学习好,在教分数的计算时,我提问: =

然有同学说不知道。这个最基本的"相同的数相除等于1'都不知

道,面对后面更复杂的计算就可想而知了。不管后来多努力,如

果前面基础没有打好、打牢,学起来也要慢一步了。碰到这样的

同学,我只好重新复习,既费时又费力。如果四则运算各部分弄

清楚了,那么后面学分数的计算和方程就容易多了。

二、以旧带新,化繁为简

数学知识本身逻辑性就很强,一环扣一环。我们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从学过的旧知识出发,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同学

先对新学的知识上有所了解,这样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起

来就会容易些。如五年级的解方程,如果同学掌握了加、减、乘、

除各部分关系,那解方程就迎刃而解了。举个例子说,X+8=10

1 8

知道X做的加数,那么在加法中求加数就是和减去另一个加数,

就求出未知数了。如果不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只是机械的教同学

死记硬背,同学就不容易掌握,过几天,同学又要犯错误。让同

学弄清了各部分的关系,他们不但不会出错,还会融会贯穿,举

一反三。我们岂不是一举两得。

三、结合游戏,传授知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

学教学中,要想让同学轻松快乐有高效的学习数学,一定要激发

同学深厚的学习兴趣。小同学本身好动、好奇心重,我们可以利

用他们的这个特点,〔制定〕一些有趣的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同学自己动手去解决碰到的问题。如小学数学碰到的相遇问题,

我先把题出好,一个题是:甲乙两个人沿着400米的跑道相向而

行,.同时从两端出发,甲每分钟走30米,乙每分钟走45米,他

们多少时间能够相遇?另一个题是:甲乙两个同学沿着400米跑道

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走30米,乙每分钟走45米,

他们多少时间相遇?然后我带着同学来到操场,叫两个同学在操场

上,依题目跑动,其他同学讨论思索。跑完后,我再叫同学回答、

总结。上课时同学个个兴致都很高,积极思索,很快同学对问题

就理解了,掌握也很牢固,不用老师再出很多题,让同学学习。

以后再碰到此类的题目他们也都会做。

2小学数学教学体验

2 8

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同学在情境中体验。

1、课上开放教学内容,引导同学体验。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数学

内容必须与同学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

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

的结合起来,就能使同学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

用途。才干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

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同学对数学的畏惧

感和枯燥感。这关于培养同学对数学的深厚兴趣、探究意识、应

用意识和施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我在教学"加减法速算'时,是这样引入的,首先由〔电脑〕

出示3箱苹果,其中2箱每箱100个,另有一 个箱子里有47个,

让同学从中取出199个,激励同学自由地思索"'的方法。甲生:

先拿47个,再拿100个,最后再从100个的一 箱中取出52个,

这样就取出199;乙生:我先取100个,再从另一 箱中取99个,

共取出199;丙生:我先取出两箱是200个,再拿出1个放回

47个的那个箱子,这样就取出199个。师:如果让你来取出这199

个苹果,你会用哪种方法?为什么?结合不同取法的交流,电脑进

行取苹果过程的演示,使同学直观而又深入地体会到,先取2

再放回1个的取法最简便。由于所制定的问题情景,贴近同学的

3 8

生活实际,情景中的问题是开放的且能向同学提出智力挑战,所

以引起了同学的兴趣,思维一 下子被激活了。大家凭借已有的知

识和生活经验,多角度地进行思索,成功地解决问题,而解决问

题的思维活动中,隐含着"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的思想方法,为

同学主动探究加减法速算的算理提供了鲜活的生活原型。

提供机会,让同学在施行中体验。

1、提供"'的机会,让同学在玩耍中体验。

爱玩是小同学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说

明:促进人们素养、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施行活动,

"'正是儿童这一 年龄阶段特有的施行活动形式。在教学中,

可以把课本中的一 些新授知识转化成"玩耍'活动,创造这样的氛

围以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天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时,我拿着36本书让同学按第一 小组分得这些书的1/3,第二

小组分得这些书的2/6第三小组分得这些书的3/9进行分书游

戏。同学从争论这样分不合理,到结果每组分得的书一样多,从

中体验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把课本中的新授知识转换成"玩耍'

活动,不仅使同学心情自然愉快、厌学情绪消失,而且还能从"

玩耍'中自觉地探求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向有收益、有

选择、有克制、有创造的方面转化,所以会玩的过程也是一个体

验学习的过程。

2、提供"'的机会,让同学在操作中体验。

4 8

"'就是让同学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可以使同学获得大量的

感性知识,同时也还有助于提升同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同学的求

知欲。因此,多让同学动手操作,创造一 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

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同学体验学习的一 种方式

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1.创设的情境要具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能掌握同学的兴趣所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同学

对所要探究的知识产生兴趣。如,在教学"10数的乘法特征'

时,利用游戏开场,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我便对同学说:"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

个整10数的乘法,老师不用计算马上说出结果,你们也可以用手

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有的想难倒

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我却对答如流。同学们都震惊了:"为什

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惊叹之余,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

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同学们都急于想知

道老师快速推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求和疑问在老

师的引领下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2.创设的情境要具现实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现

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所以,教学中要创设联系生活

5 8

实际的学习情境,让陌生的材料熟悉化,抽象的知识趣味化,让

同学感到亲切和必须要。将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

使所学知识得到持续扩大和延伸。如,在教完"小数加减法'知识

后,让同学充当家庭理财小顾问,制定家庭中的有关储蓄、购买

物品等投资情境学习,感受实际生活中有关"小数'的实际应用等。

3.创设的情境要具体验性。让同学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充分感

受和体验,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抓住

知识的关键。如,在教"对称、平移和旋转'时,一上课,我就把

同学带入了帮老师找对称图形情境中,感受我们身边有哪些对称

图形。放学回家后,让同学在家找一下家中的对称图形。

4引导同学主动参加数学学习

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同

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

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与同学的生活经历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同

学在生活施行中主动地观察、思索、分析、显示知识规律,再用

于指导生活施行,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小同

学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四周的各

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老师就应紧紧地抓住同学的好奇心,

6 8

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同学熟悉的生活实例引

导他们积极探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如,在教学"时、分、秒'时,由于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

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因此,我制定了

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同学喜爱的活动,有数跳绳、拍皮球、晃

扶拉圈等活动,让同学能亲身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较

好地建立时间概念。尔后,再让同学依据生活经验填一填时间单

位:(1)小华天天睡9();(2)小红跳绳10下用了7();(3)小亮吃饭

用了20();(4)小明跑50米用了12()等。这样结合教学内容创设

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活动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

展现在课堂中,使同学感到数学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

力的。

及时反馈评价,促进同学参加

教与学的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及时把参加学习的结

果反馈给同学,并不失时机地进行积极和适度的激励评价。这样

教师既可以从同学反馈的信息中看到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有利于

强化同学的参加意识,促进同学主动参加学习活动。

例如,刚学了"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后,有个同学计算:18030

时这样列竖式:班上有部分同学"'地发出讥笑声。这时,我问:

"看来大家挺有看法,是吗?全错了吗?我们一起找一找哪些地方是

正确的?'同学们纷纷举手:答案是正确的;计算末尾有零的乘法时,

7 8

可以先将零前面的数先乘,再添上零;我说:"是呀!末尾有零的乘

法,计算时,将零前面的数先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

零,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零,这就是今天学的知识,已

经被他领会,还真不错呢!不过竖式中的零是不能漏写的。今后同

学们不但要发现他人解题的错误,而且要发现其中正确的成份,

你们说是吗?'我想:这样处理,既教育了其他同学,又给了这位

同学自信,使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8 8

audience是什么意思ience在线翻译读音例-转账支票填写样本


更多推荐

怎么教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