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问题研究
作者:李跃兰
来源:《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年第01期
作者:李跃兰
来源:《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年第01期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效性,初步形成“优化”的意识。为此,结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学,谈谈数学“优化”教学的策略。
【教材分析】
“打电话”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节内容。教材安排三个部分的活动:
活动一:15人的合唱队接到紧急演出,通过打电话通知每个队员,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怎样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探讨最优方案。
活动二:寻找规律。组织学生讨论前面分组时出现的几个方案,再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图示找出规律。
活动三:应用规律解决两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规律算一算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如果一个合唱队有50人,最少花多少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打电话”这个学习活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从具体情境问题出发,设计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学情分析】
“打电话”使用的素材是为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学生在寻找“最佳通知方案”时,不能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行研究。教学起点是学生已有的优化思想,要想在“打电话”中实现优化,关键是每人每分钟不空闲。
【教学反思】
鉴于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这节课
本身来说,教材的处理方式可能只适用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可能只会成为课堂的旁观者。首先,教材试图通过尝试分组寻找多种不同方案,通过自身体验“所有知道信息的人同时通知”,逐步建立起与最优方案的联系。是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索吗?先尝试分组,再计算各种分组方法所需的时间,寻找最优方案;画图、填写表格、探寻规律,短短一节课时间能来得及吗?
更多推荐
学生,规律,问题,结合,方案,应用,数学,寻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