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和认识角。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折角的实践活动,探索角的本质特征和大小比较方法。课堂上还进行了课本练和角的应用拓展,让学生巩固和延伸所学知识。通过充分利用学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让研究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通过总结全课和布置作业,让学生反思所学内容并在家中进一步探索。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探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成为研究的主人。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他们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研究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3.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从图画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通过小组活动和汇报,引导学生分类图形,并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4.在小数乘法的课堂中,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其意义,进行小组讨论算法,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可以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和几何模型得出结果。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
听课时间:1课时
听课人:小学数学教师
一、引入问题
教师通过一道实际问题引入课题:“XXX买了1/2千克的苹果,每千克3元,他需要支付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概念讲解
教师讲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本质是把一个数分成若干份,再取其中的一份。
三、例题演练
教师通过例题演练,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并强调注意分数的化简。
四、练巩固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五、拓展应用
教师通过实际问题拓展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XXX买了3/4千克的苹果,每千克2.5元,他需要支付多少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
六、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对研究后续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概念讲解、例题演练、练巩固和拓展应用,教师使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班级:六年级一班
时间:未知
记录者:未知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首先使用动画《龟兔赛跑》来导入课程,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数与整数的乘法。
板书:3/10×3=3/10+3/10+3/10=(3+3+3)/10=9/10(米)。得出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
练题目:2/7×3,7/10×5.使用龟兔赛跑的故事来导入,开头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点:1.初学者不要省略中间步骤,2.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后化简”。再次练巩固:7/20×4.注意点: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分子。
练题目:4×5/6,9×5/12,8/11×99.通过调整整数与分数的位置,来举一反三。注意点:1.约分时注意打斜线“/”,并且要同时大两条斜线。2.不要忘记约分后分子要相乘。3.“72/1”要写成“72”,理解4.约完分后,不要再走回头路。得出计算法则——分数与整数相乘,可约分的,要先约分,后计算。
看图写式:1 1 1 } 3/7 ()+()=()1 1 1 } 3/7 ( )×( ) = ( )1 ()×()=。反馈学生掌握的知识的程度,给出式子,让学生找错:6/7×2=3/7.注意点:整数可以看成分子,分子只能与分母约分。
更多推荐
学生,分数,整数,数学,引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