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平均分》教案
    教科书第12~14页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课件,按例1内容准备实物
 
    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小精灵聪聪刚刚告诉老师,明天是个好天气,学校决定明天春游去。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二(1)班的小朋友可高兴啦,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
 
    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小朋友在分每一种食品时,每份都同样多。课件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4、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学生自圆其说,诱发对平均分的关注)
 
    1、例1,引入平均分
 
    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明天春游的食品(课件出示:橘子、糖果)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分配食品。要求:分每种食品要像二(1)班那样,每份应同样多。
 
    ①小组讨论分配,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③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糖果分成5份,每份有3颗;橘子分成5份,每份有3个
 
    ④观察:从各小组准备的食品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各种食品都是每份的数量同样多。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小精灵说:象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⑴、书第13页的做一做
 
    ①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把10个面包分成5份,每份的面包块数同样多)在平均分下注每份同样多
 
    ②操作:用10个○片代替面包,动手分一分
 
    ③同桌互相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个面包平均分,分成5份,每份有2个面包。
 
    ⑵、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用平均分的意思把刚才分食品时的每一种分法过程说一说吗?
 
    ①同桌互相说一说②交流汇报
 
    3、引入例2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将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①学生动手分一分(用○代替橘子)师参与活动
 
    ②交流分的结果(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3个橘子
 
    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聆听他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
 
    ④讨论评价:这几种分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最后分完的结果必须每份同样多。(平均分、结果)你喜欢哪种分法?
为什么?(快、准确)
 
    4、巩固书第14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用小棒代替矿泉水动手分一分(再用虚线把分的结果表示出来)
 
    ②交流,同组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③如果老师又拿来3瓶矿泉水,这时应怎么分呢?如果老师又拿来的是4瓶会出现什么情况,该怎样解决?(让学生充分思考,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学生自由交流,各抒己见
 
    1、练习三第3题
 
    ①学生自己读题,根据题意从学具卡片中拿出相应的梨子
 
    ②自己动手分一分,将梨子平均放进3个盘子里(注意总数、份数的渗透)
 
    ③评析,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2、练习三第一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根据题目的要求想怎么插就怎么插。(并涂上颜色)

更多推荐

学生,平均分,结果,食品,交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