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作业批改
作者:张敏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0期
作者:张敏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0期
摘要:为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做到让作业本说话。作业批改要成为学生更改的“方向盘”,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成为改变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润滑剂”,成为学生转变的“调节剂”。
关键词:更改;理解;赏识;尊重;肯定;鼓励
为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评价,做到让作业本说话,我在作业批改时使用各种批改符号及评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平时在数学批改作业时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让作业批改符号成为学生更改的“方向盘”
数学作业的错误有各种原因。因此,批改时只打上错对号,对学生纠正错误起不到指導性,可能造成寻找错误原因的时间浪费,还有可能造成学生不去观察分析的习惯。因此在批
改作业时,教师可与学生预定设计批改符号,让学生从这些符号中,检查错误,找出错因,独立纠正,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有目的地自觉更改习惯。我根据数学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一看符号就知道错在哪里为原则,设计了几种常用的批改符号,便于学生订正,现举出七种供大家参考。
1.“√”:表示解答或订正完全正确。
2.“×”:表示全错。主要用于计算题中的运算顺序错误、解决问题中解题思路性错误。
3.“○”:表示部分错误。在计算题中,如果数字或题目抄错,在抄错的题目上画“○”并写上正确题目;如果是在计算过程中,得数算错就在错误的得数上用“○”指明;在作图题中,在错误部分画“○”;在解决问题中,用于列式正确但计算错误和单位名称错误;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错误的也在错误答案上画“○”指出。
4.“﹏﹏?”:表示有遗漏的数目和文字。此符号主要用于“解决问题”中,抄错题、审错题、没按题目要求做、答案叙述不完整、不准确的等统一在出错的问题下面用“﹏﹏?”标明。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遗漏步骤,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遗漏的地方,也可增画一个插入符号“
更多推荐
学生,错误,批改,符号,作业,成为,更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