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作者:张卓
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2
        摘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首先要加强辅导,缩小同学之间的学习差距;其次要进行科学理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要进行家校沟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辅导;理答;沟通
        随着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变更,有许多老师感觉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两级分化严重,许多教师把原因归结为学生的智能有差异,家庭环境不同而造成的。但是笔者经过实践感觉到,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其主要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是否正视了这一问题,是否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才是关键。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切实解决好学生两极分化现象,那么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辅导,缩小差距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强,他们就可以很快地掌握所学知识;而有的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比较弱,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永远学不会这些知识,只是比那些接受能力比較强的学生稍慢一些。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时,我们要及时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当他们还在似懂非懂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进行辅导,直到他们完全掌握为止。当学生掌握了前面一节课所学知识点时,直接就会影响到他们后面一节课的学习,让他们可以轻松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一部分学生在学习10以内的加法时,往往靠数手指来完成计算。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也想用数手指的方法来计算,但是手指不够用,怎么办,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坐在位子上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来计算。于是,就会有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背诵“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这样的教学不但耗时耗力,还会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当学生没有兴趣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学好数学的,这样下去,学生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怎么办?我想到的是辅导,结合前面学习的分与合知识,让学生记住下面的话,因为……,把……去掉……后得……,所以……。比如,在学习8+6时,就要学生说出这句话来:因为82等于10,把6去掉2之后得4,所以8+6就等于14。通过这样的辅导,学生只要能够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时,在
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就不会出现错误了。而事实情况也如此,连班级最差的学生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也没有一个同学会计算错。这样,通过辅导,学生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掌握情况就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缩小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数学,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