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北师⼤版) ⼀本册具体⽬标
l 数与代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数和简单分数。
–能运⽤数表⽰⽇常⽣活中的⼀些事物,并进⾏交流。
–会计算同分母(分母⼩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位⼩数的加减运算。
–经历与他⼈交流各⾃算法的过程。
–能灵活运⽤不同的⽅法解决⽣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判断。
–结合⽣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l 空间与图形
–结合实例认识⾯积的含义,能⽤⾃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积,体会并认识⾯积单位,会进⾏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形、正⽅形的⾯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形、正⽅形的⾯积。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能在⽅格纸上画出⼀个简单图形沿⽔平⽅向、竖直⽅向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l 统计与概率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的可能性是有⼤⼩的
–对⼀些简单事件发⽣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l 实践活动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获得⼀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所学的知识和⽅法解决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在⽇常⽣活中的作⽤。
⼆本册的内容结构
第⼀单元元、⾓、分与⼩数
第⼆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第三单元乘法
第四单元⾯积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第⼀单元元⾓分与⼩数单元知识点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数。
2.经历探索如何⽐较⼩数⼤⼩的过程,能结合购物情境⽐较⼩数的⼤⼩。
3.会计算⼀位⼩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些相关的简单问题。(与元、⾓、分密切联系)
4.能运⽤⼩数表⽰⽇常⽣活中的⼀些事物,并进⾏交流。
买⽂具
1.初步理解⼩数的具体意义,体会⼩数与它所表⽰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会认、读、写简单的⼩数
2.将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较,使他们发现⼩数都有⼩数点。
3.注重“0”在⼩数中的特殊地位。
货⽐三家
1.灵活掌握⽐较⼩数⼤⼩的的⽅法,并能独⽴⽐较⼩数⼤⼩。
2.培养估算意识。
3.⼩数部分末尾连续的“0”可以去。
买书
1.在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观察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2.熟练掌握竖式求⼩数加减法的⽅法。
3.掌握竖式格式(⼩数点对齐)。
寄书
1.运⽤⼩数知识解决⽣活中的实际问题。
2.正确处理⼩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3.灵活运⽤估算知识,并能解释估算过程。
第⼆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单元知识点
1. 结合实例,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平⽅向、竖直⽅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在设计图案中的作⽤,
发挥学⽣的创造⼒和个性,感受图形的美。
轴对称图形
1.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在⽅格纸上画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镜⼦中的数学
1.镜⼦内外⽅向相反
2.利⽤镜⾯对称的现象,判断⼀些图形的位置与⽅向,例:17页练⼀练
平移和旋转
1.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
2.判断⽇常⽣活中物体运动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3.能在⽅格纸上画出⼀个简单图形沿⽔平⽅向竖直⽅向平移后的图形,例:19页试⼀试
第三单元、乘法单元知识点
1.两位数乘整⼗数的乘法:探索因数是整⼗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规律。
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进⼀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法。并能正确进⾏估算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使学⽣能够正确进⾏计算,提⾼计算能⼒,从⽽体会数学与实际⽣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实际⽣活中的应⽤。
找规律
1.乘数是整⼗数的乘法计算规律:⼀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扩⼤若⼲倍,积也扩⼤相同的倍数。
2.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让学⽣经历交流乘法的过程。
住新房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使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2.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法。注意书写格式要理解对应值要对齐的道理。
3.准确叙述出竖式计算中每⼀步的算理。
电影院
知识点:1.准确叙述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法。
2.能正确进⾏估算和计算,解决实际⽣活中的问题。
3.进⾏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乘法进的进位。
旅游中的数学
1.租车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了解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尽可能坐满,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
2.⽤餐活动中:应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复习应⽤⼩数加减法知识。
3.旅游计算中:收集数据,处理数据。
第四单元⾯积单元知识点
1认识⾯积
2认识⾯积单位:平⽅⽶(m2)平⽅分⽶(dm2)平⽅厘⽶(cm2)
3计算长⽅形、正⽅形的⾯积:长⽅形的⾯积 = 长×宽
正⽅形的⾯积 = 边长×边长
4⾯积单位的换算: 1分⽶2 = 100 厘⽶2 1⽶2 = 100分⽶2
1公顷 = 10000⽶2 1千⽶2 = 1000000⽶2 1千⽶2 = 100公顷
什么是⾯积(认识⾯积)
1.通过学⽣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积的含义。
2.经历⽐较两个图形⾯积⼤⼩的过程,体验⽐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的动⼿操作能⼒、分析综合能⼒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合作交流的能⼒。
量⼀量
1引导学⽣探索长⽅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形和正⽅形⾯积的计算⽅法,会正确地计算长⽅形和正⽅形的⾯积。
2.引导学⽣估计给定的长⽅形、正⽅形⾯积,培养学⽣的空间观念和⼏何直观能⼒。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过程,感受⾝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数学的乐趣。
摆⼀摆(长⽅形、正⽅形的⾯积)
1.引导学⽣探索长⽅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形和正⽅形⾯积的计算⽅法,会正确地计算长⽅形和正⽅形的⾯积。
2.引导学⽣估计给定的长⽅形、正⽅形⾯积,培养学⽣的空间观念和⼏何直观能⼒。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过程,感受⾝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数学的乐趣。
铺地⾯(⾯积单位的换算)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积单位换算和使⽤⼤的⾯积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利⽤⾯积换算,解决⼀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培养学⽣的实际操作、分析、⽐较和综合的能⼒,进⼀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单元知识点
1分数的意义:像1/2,1/4,2/4,…都是分数。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例:读作:四分之三。
2⽐较简单的⼤⼩,规则如下同分数⽐⼤⼩,分⼦⼤的那个分数就⼤。分
母不同,分⼦相同时,,分⼦⼩的那个数⼤,分母⼤的那个分数反⽽⼩。
3同分母分数(分母⼩于10)的加减运算,⽅法如下:同分母分数(分母⼩于
10)相加减,分母不变,分⼦相加或相减。
分⼀分(⼀)
1.初步理解分数⼤意义,像1/2,1/4,2/4…都是分数。如:3/4,表⽰把⼀个整体平均分成4粉,取其中达份。
2.了解分数⼤组成,会认、读、写简单⼤分数。例:读作:四分之三。
3.会⽤折纸、涂⾊等⽅式,表⽰简单的分数。
分⼀分(⼆)
1、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个整体),进⼀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并能找出谁是整体⼀,感受可以⽤分数表⽰由多个个体组成的整体中的⼀份或若⼲份。
⽐⼤⼩(⽐较分数的⼤⼩)
分数⼤⼩的⽐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1 同分母分数⼤⼩的⽐较(分母⼩于10)⽅法如下:同分母分数⽐较⼤⼩时,看分⼦,分⼦⼤的那个分数就⼤,分⼦⼩的那个分数就⼩。
2 ⼏分之⼀的两个分数⼤⼩的⽐较,⽅法如下:⼏分之⼀的两个分数⽐较⼤⼩时,看分母,分母⼤的分数⼩,分母⼩的分数反⽽⼤。
吃西⽠(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于10)加减法的计算⽅法。
⽅法如下:同分母分数(分母⼩于10)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相加减。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单元知识点
1、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的想法。
3、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的可能性是有⼤⼩的。
4、对⼀些简单事件发⽣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奖牌给哪组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猜⼀猜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的可能性是有⼤⼩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的结果。
3、对⼀些简单事件发⽣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1)
要点梳理
识块
要点梳理
、⾓、分与
⼩数
1.⼩数的概念:像0.23、1.02、10.2……这样的书
都是⼩数。
2.⼩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读,⼩数点
读作“点”,⼩数部分顺次读出没⼀个数字。
3.⼩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写法写,⼩数点
写作“.”⼩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位上的数字。
4.⼩数⼤⼩⽐较:先⽐较整数部分,如相同,再⽐
较⼩数点右边第⼀位、第⼆位……哪⼀位上的数字⼤,哪个
⼩数就⼤。
5.⼩数加法:⼩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位上
相加满⼗就向前⼀位进“⼀”。
6.⼩数减法:⼩数点对齐,从低位减起。
1.⼝算乘法:先把两个乘数“0”前⾯的数相乘,再
看两个乘数末尾⼀共有⼏个“0”,
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个“0”.
2.笔算乘法:⽤第⼆个乘数的每⼀位上的数分别去
乘第⼀个乘数,⽤哪⼀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尾就和哪⼀位
对齐,乘积满⼏⼗,就要向前⼀位进⼏,再把两次乘得的结

更多推荐

过程,计算,图形,数学,两位数,分数,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