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中的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够迅速提高学习成效的渠道。或许这正符合我们的老话:团结就是力量。不可否认,学生的思维和理念是处在时代的主流的,而我们有部分老师的思维和理念却是跟不上时代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加以利用,使之得到发挥,往往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容易出成果,事半功倍!如何发挥学生在数学中的合作学习能力,浅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搭建合作小组
1、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3、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
作学习的习惯。
二、养成倾听习惯
耐心、细致地倾听应是在合作学习中必备的品质,不会倾听别人观点的人就谈不上什么合作。而对于这一点正是大多数学生所缺乏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如果有个一知半解或知道怎么回答时,嘴里总会随意地喊着:“老师我!老师我!”如果老师让他们回答,回答对了,以为大功告成,就没有耐心继续听下去了。有的学生更没有耐心听同伴的叙述。因此,应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教给他们倾听的技巧。首先,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在小组学习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的同学。其次,要边听边思考。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想想他说的观点有没有道理。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决不随便给予否定或嘲笑。有了良好的倾听习惯,既能听清同学的表述内容,同时又尊重了这位同学,给正在表述观点的这位同学增添了信心,从而使合作学习和谐地进行下去。
三、独立思考是基础
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通过独立思考后,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然后再到小组中去交流。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相互启迪,从而达成共识。如二年级第三册教材认识除法有这样一道例题:10颗松果分给2只小松鼠可以怎样分?在教学时,我先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等自己考虑成熟了,再到小组中去交流。这时,我来回巡视着。发现同学们利用积木花片把10颗松果分成2和8、 3和7、4和6、1和9、5和5,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谁的分法最好?学生们通过交流得出分成5和5最好,因为这样两个松鼠一样多,很公平。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白了每份分得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每次组织小组学习,我总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后,再让学生到小组中去交流自己的想法,交流的氛围热烈,教学总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四、学会互帮互学
通过小组学习能够达到互帮互学的境界,这正是我们合作学习所要追求的。有了互帮互学的氛围,才能真正达到“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要求。在小组学习中,我比较
重视小组内的互帮互学。如教学“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我先让学生观察手里的长方形模型,然后,到小组内去交流一下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在让他们汇报时,有个小组代表说:我们小组发现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更清楚地认识长方形的特征,我再次让他们在小组内组成对子。1号对4号,2号对3号,5号对6号,互相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是哪4条边,哪两条边相等。这样结成对子,每两个对子一起数一数、指一指,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优秀生能扶一扶,拉一拉这一部分学困生,使得班里这部分中下学生也能学有所获,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五、以竞争为动力
组间的竞争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课堂回答问题,二是作业本上所得的星星颗数。课堂上,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时,如果回答得精彩的小组,每次可以得四颗星,并把这四颗星星记入“合作争星活动记录表”中。各小组所得星星总数(课堂回答问题所得星星和家庭作业本上所得星星的总和)的评比,每周五下午总结公布,宣布各小组所得的星星总数,每两周一小结,按20 %的比例,从5个小组中评选出2个优胜组,并给这2个组中的各个组员颁发“勤学卡”。两周后,各小组的星星仍然从0开始累积(操作方法与前面一样)。到了
期中、期末,从所得星星的总数、学习的纪律、互帮互学的态度这几个方面,评出1个最佳学习小组,并发给组内每人1份小礼物。对于小组间的竞争,学生是很在乎的。他们有着较强的小组荣誉感,总想为小组争光,为了能使自己小组得到更多的星星,课余,总有那么一部分1号、2号同学乐意去帮助3号、4号同学,关心他们的作业是否做好、做对了。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小组内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更浓了,小组间的凝聚力更强了。
合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以开发,合作教学方式的尝试与探究,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有效的合作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每个学生都有一些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从中隐
藏着许多新异的思维,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合作,小组,同学,回答,交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