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锐角、钝角的认识
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1例5,完成教科书P41“做一做”和P44~45“练习八”中第9~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锐角和钝角,能正确画出锐角和钝角。
2.经历观察、操作、分类和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以及用数学思想认识事物的意识。
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
1.在生活中找角。
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5。
师:在图中,你能找到哪些角?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抽象出图中6个代表性的角。
2.在交流中复习。
师:角是由什么组成的?怎样判断直角?
【学情预设】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可以借助三角尺判断直角。3.在问题中引入。
师:观察从例5实物图中抽象出的6个角,这些角长得一样吗?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发现:不一样。
师: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给它们分类吗?(能)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物里找角,再从中抽象出角,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又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引发思考,为下一步探究指明方向。
二、实践操作,认识锐角和钝角
1.交流汇报,感知特征。
(1)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角,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说说这样分类的理由。
(2)全班反馈,交流分法。
【学情预设】预设1:按是不是直角可以分为两类。
预设2:按角的大小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三类。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分类,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初步感知锐角、钝角的特征。
2.分类验证,体验特征。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6个角分类整理展示在黑板上。
按是不是直角分类:
按角的大小分类:
师:大家凭感觉觉得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角比直角小,你们有什么方法验证一下吗?
更多推荐
学生,锐角,数学,钝角,直角,分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