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课题
加减法、乘除法的
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体现
三个维度
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中,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的脱式计算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策略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亲自实践中去发现、掌握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小黑板。
加减法、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1                    2
                                     
724485          987÷3×6÷3×987
=28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一、激趣导入,幸福感知:
1、 师:同学们,寒假你们都到哪里去游玩了的?(学生自由发言)
2、 师:刘老师在寒假也去旅游了的,我去的是神龙架的冰天雪地滑雪场。(出示挂图)
3、 观察挂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4、 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只要合理,都应肯定。)
二、主动探究,幸福构建:
1、 探究加减法混合运算:
1)出示例1、自主读题、分析题意。
2)问:怎样列式计算?
3)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演板。
4)可能会出现2种不同的列式方式:
7244=28(人)      724485=113(人)
  2885=113(人)
5)学生上台讲解,重点讲解第2种综合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6)师:当综合算式的数字比较小,我们可以直接写得数。数字比较大的时候,就要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
7)师边讲解边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着重说明: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写在原来算式的下面,还没计算的部分“+85”要抄写下来;注意各行开头的数上下对齐,数左面的等号也上下对齐。)
8)练一练:P5做一做〔1  全体齐练、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9)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10)揭示部分课题:加减法混合运算。
2、 探究乘除法混合运算:
1)出示例2、自主读题、分析题意。
2)问:要求“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怎样想?(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3)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演板。
4)可能会出现2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987÷3×6    6÷3×987
5)学生上台讲解,重点讲解2种算式的运算顺序。
6)练一练:P5做一做〔2  全体齐练、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7)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8)揭示完整课题: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
三、归纳交流,幸福分享:
1、 基本练习:P81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2、 递进练习:火眼金睛:
1150÷5×6      2587929    320×5÷20×5
=150÷30            =5850            =100÷100
=5                  =108                =1
3、 用练习: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原来每小时行120千米,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铁路提速以后,火车的时速达140千米。现在从南京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多长的时间?
①审题、分析题意。②学生独立解答。
四、自主运用,幸福发展。
五、作业:A级:数学书P8234
B级:从3000中减去396,加上393,减去396,加上393……如果照这样计算下去,减去多少次后,结果是0
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课题
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体现
三个维度
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中,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脱式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养成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的脱式计算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
策略
以独立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形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主动获取新知。
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亲自实践中去发现、掌握乘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一、激趣导入,幸福感知:
1、 脱式计算:
1558÷31×3    246016720    325×4÷25×4
全体齐练、指名演板。
2、 说一说:
1)在558÷31×3这个算式里包括什么运算?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
2)在46016720这个算式里包括什么运算?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
3、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四则混合运算。
二、主动探究,幸福构建:
1、 探究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1)出示例题3挂图,说说: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3)问:怎样解决?(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4)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演板。
5)学生上台讲解解题过程,集体评议:
①这题里有哪些运算?
②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两边乘除法是同级运算,可以同时计算)再算什么?
6)讨论交流、概括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强调:可以用画横线的方法来标明运算顺序。)
7)揭示课题: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 练一练: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1)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2)集体订正。
3、 拓展: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归纳交流,幸福分享:
1、 基本练习:P7做一做〔1
1)全体齐练。
2)说一说:为什么第1小题的运算顺序一样,第23小题的运算顺序不一样?
2、 应用练习:P7做一做〔2
1)分析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
3)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4)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自主应用,幸福发展。
五、作业:A级:数学书P8 56
B级:在等式两边○里填上不同的+、-、×、÷,使等式两边相等。
241=241    1262=1262
283=283    1324=1324

更多推荐

学生,运算,混合,问题,乘除,加减法,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