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课本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知道1千克=1000克,1=1000千克,会进行
2、 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表示物体的质量。
3、 结合实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能独立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建立初步的质量观念。
一、 激趣引入
同学们谁能举例身边的东西能用克千克吨表示的?举咱身边的哦
2、学生问题:1)为什么有东西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
21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
师生小结: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都用到了什么?(质量单位)
1、 揭题:质量单位的认识
(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数学信息,多观察,多发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回忆整理
1、 师问:关于质量单位,你知道哪些?
2、学生答: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知道1千克=1000克,1=1000千克。
质量是1克的物品有:一粒花生米、七粒黄豆、一枚2分硬币……
质量是1千克的物品有:1壶水、2袋盐、4袋奶、6根黄瓜、16个鸡蛋……
质量是1吨的物品有:100袋大米、2头牛、9头猪、40个同学的体重……
质量用吨做单位的东西有:电梯的载重量、汽车的载重量、飞机的载重量、鲸鱼的体重……
{让他们互相讨论身边东西的质量该用那个单位表示然后最后总结给老师}
(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准确的表达物品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允许学生间相互交流、辨析、释疑,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 巩固练习
1、 综合运用:
一箱货物600千克,一艘船的载重量是4吨,问:这艘船能一次将7箱货物运完吗?
(练习中,重在让学生掌握好的解题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 拓展练习
1:看一看、算一算
A、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
B100块砖的重量是200千克,多少块的重量约是1吨?
2、想一想,填一填(小组合作)
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1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个()的重量是1吨。
3、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A:卡车载重4()
B:小明体重35()
C: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D:浙江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
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
一座桥的载重量是10 ()(再请学生说说什么是“一座桥的载重量”)
4、填一填
15吨=()千克
22450千克=()吨()千克

更多推荐

学生,质量,单位,重量,载重量,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