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外出听课心得 小学教师外出听课简报(八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 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 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 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外出听课心得 小学教师外出听课简报篇一
一、两节课各有特色,但都是经过精心准备,向老师们展示了不同的风格。
其中,李华老师的课很平实,把计算教学融入一个情景,节奏快,信息量大, 有激情,如行云流水,感觉很扎实。于艳文老师的课环环相扣,教师耐心细 致,思维清晰,充分显示了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二、专家点评很细致,细到去点评老师的每一句话。
例如,建议老师把“我来考考大家”改成“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你们” ,简短 的.一句话,充分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而学生的自信、责任感也被激发出 来。
三、专家的水平很高。刘松老师的几句话让我铭记在心,反复揣摩,很有感 想。
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一定是思维清晰的人。一堂数学课一定要有数学味。以学定 教,少讲多学:学生能说的,教师不必说;学生不会说的,教师才说。可以讲不 完,不可以讲错。课前交流的最高境界:交流了,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且 活动和学习内容有关。数学课要简约,要有核心目标。
四、互动很精彩。
下午,刘松老师和我们就老师们的困惑进行了互动,老师们积极参与,专家高 屋建瓴,让我收获颇丰。
最有价值的问题是有我校刘伟老师提出的关于分数乘法意义的问题。因为老师 意见有分歧,一部分老师认为整数乘法中忽略了乘数、被乘数的区别,分数乘 法也应如此。也就是说,2/11×3 既可以表示 3 个 2/11相加,又可以表示 3 的 2/11 是多少。另一部分老师认为,整数乘法和分数乘法是两回事,2/11×3 只 可以表示 3 个 2/11相加,不可以表示 3 的 2/11 是多少。最后刘宋老师通过画 线段图,提醒大家用动态的观点去理解,从而统一了意
见。还提醒老师们:小学 中许多概念是不准确的,老师们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研讨会结束了,但是给 我们带来的理念冲击和思索并没有结束。说真的我们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的 道路大概是这样:名师在指点,修行在自身。
教师外出听课心得 小学教师外出听课简报篇二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 验。下面就谈谈我的学习总结:
一、课堂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想每个教师都想把这点做 好,只是在实行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这就要求我们备课的时候要 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上课的老师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 与,每堂课的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 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尤其是来本市的赵老师的课,他能够充分考 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我们受益匪浅。
另外学生积极 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他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 清楚明确,难易适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课堂上,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 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太容易又 不用没意义,这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活动要为内容服务。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和故事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 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语文知识进行听、说、读和写的能力。任何活动的 设计都应是围绕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而不是讲究形式。
三、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面向全体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可参 与。
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得 到发展。但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 是不同的,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也是不同,在学习能力上的体现也不同。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突出真实化,生活化。
课程标准提出: “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 真实;并积极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 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因此,教师们尽量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贴近 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发展。把 活动的设计拉进了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持久。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提出 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完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语文课? 怎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相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我们一定能拉近与这 些优秀名师的距离,不断进步!教师外出学习听课总结 篇 3 月 13 日在园领导的 关心下,我得到了这次宝贵的外出观摩听课学习机会。我满怀信心而去,确实 受益匪浅。坐在下面听课是一种享受,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听课, 我觉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小到教态、言语、手势、表情这样的细
节,大到课程的设计、环节的衔接、幼儿的引导。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感触颇 深。
一、优秀的幼儿教师应是学习型的人。
上观摩课的这些老师既有省内的教学能手也有上海特级教师及专家,无论是前 者还是后者在上课和说课及评课时所体现出的.专业素养及文化修养都令我钦佩 不已。举个例子,我发现他们对“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领域 的理论倒背如流,实际操作起来得心应手。热爱读书的应彩云老师在回答面对 调皮多变的孩子如何做到平和自然时说到;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当你的内 里填满一些知识时你会变得自如、轻松、充满快乐。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图书 漂流是个不错的学习机会,这些幼教杂志带给我们的是较先进较实用的幼教理 论及案例,不仅该看而且应该用心看吸收精华,除此之外就是多看书使自己博 学,再就是希望领导多为我们创造这种外出学习的机会,真的很有必要。
二、关于教学过程的一点感触。
最深的感触是活动中老师与孩子之间那种平等和谐自然的交流,每个环节的的 设置与衔接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孩子的主体地位得到绝对的尊重,在活动过 程中孩子是主导者,随时可以向老师抛出任何问题,而整个过程又在老师的掌 控之中。这对于我们如此大班额的教学是个极大的挑战,有限的课堂不能满足 每个孩子的需求,我觉得这是个有待解决的问
题。
三、不拘泥于课,更多的是生活,随时渗透情感教育,增强孩子的各种意识, 如合作意识、规则意识、乐观、礼貌习惯等。
我们也会有设计到,但是挖掘的深度不够,涉及的方面不够广泛,当然孩子所 得到的也是有限的。印象深刻的是一堂体育课上,训练孩子的跳跃能力 (女孩 间隔躺好男孩跳,男孩间隔躺好女孩跳) 老师说男孩要小心,踩到女孩要负责 的,得养一辈子;女孩要小心,虽然踩到不用负责但你对别人造成了伤害。男 老师就喜欢把男孩子培养的man 一些 (现在的好多男孩还不如女孩) 。一个活 动下来往往有多个方面的情感教育。
四、恰到好处的点评,有点到面评出了这一领域的教学策略。
更多推荐
学生,老师,学习,活动,听课,外出,设计,大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