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香港地区小学高学段英语教材为例,对大陆地区和香港地区小学高学段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体例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陆小学阶段的教材编写体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闽教版语文和数学各学段教材在体例上有很大不同,其中数学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组织单元内容,与之相比朗文版英语教材的单元设计较简单。另外,中国大陆地区的英语教科书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大陆香港两地小学高学段都强调对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两种教材均强调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落实,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快速发展。小学高学段英语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业成就的高低以及未来发展是否顺利。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种族和多语言的社会,其英语教育亦具有自身特点。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推广英语教学,英语已成为香港学生升学及就业中最重要的语言工具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英语作为一门主要的学科,其对学生发展具有多方面意义和作用:它是学生终身学习与进步所不可缺少而且非常重要的工具;它是促进语言交
流与沟通所不可缺少和非常重要的工具;作为一门外语,在当今社会中更是至关重要。目前,大陆学者关于香港地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方法研究较多。本文对我国大陆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小学高学段英语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通过此项研究来对我国大陆地区和香港地区的小学高学段英语教材进行比较,为我国内地中小学教材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改进现行大陆地区中小学英语教材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以朗文版及闽教版小学高学段英语教材为例进行比较研究。对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发现香港地区小学高学段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文献综述:现有相关文献对国内外中小学英语教材研究进行了梳理,其中以国外教材为主;国内学者主要对中小学语言教学理论进行了论述。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研究相对较少且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对目前大陆地区与香港两地中小学高学段双语教科书中所涉及的教材编写理念、编排体例以及各版教材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第二部分是对两种教材中所涉及到单词以及语法等内容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从课文和练习这两方面来阐述两种教材在内容组织方面的不同。本文首先从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上详细介绍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小学高学段英语教材的特点,然后对两个教材进行全面的内容分析,对比分析结果再通过对比分析法进行二次处理。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两地小学阶段各学段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地小学高学段英语教科书编写理念相似、编排体例基本一致,同时两地各学段教材存在差异,可以为内地地区小学高学段英语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二、国内英文课程实施现状(结合2022年课程标准)
目前,我国英语教材的编写在理念、内容编排、形式和体例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当前小学英语教材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鼓励运用交际策略和方法开展学习。二是重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训练,关注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统编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重视阅读教学中语言策略与交际策略的运用。本文在对统编标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了解我国小学高学段英语教材编写理念及体例等情况。可以看出,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大陆和香港地区均存在较大差异。
1、内容编排
可以看出,大陆地区教材内容编排与香港地区不同,闽教版教材以课文为主,在课文后面
还安排了课外活动、写作、阅读等活动,且每一单元内容的呈现方式与内地的不同,香港地区为先课文后练习的顺序。大陆地区的教材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香港地区,以《TheFamily of English》为例,该套小学英语教材以单元作为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安排,每单元包括1-2个学习主题内容(1个 English Academic)+1个听说任务(1个 Academic)+1个综合性阅读任务(1个 English Content),学生通过这些学习主题可以学会一些基本单词和语法知识。
2、形式设置
插图:大陆教材中插图的比例较高,香港教材则较为简单。
可以看出,大陆教材在插图方面做了一定的调整或改变,更注重学生视觉形象的表达效果和视觉文化的传递。香港教材则更加强调图形、色彩的直观效果,更重视学生对文字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图片素材的应用。
3、编写理念的差异
从统编标准的要求来看,大陆教材在“基于学生为本,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强调
了“以交际功能为主线”。香港地区教材强调在教材中设置活动型栏目,活动形式多样且设计灵活,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此外,闽教版教材还强调了“交际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原则。大陆的英语教材编写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交际功能的培养,二是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重视英语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四是关注学生语言素养的发展。香港地区教材编写者将交际能力放在了重要地位进行编写。大陆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语言教学”,二是“注意综合应用”。
三、香港英文课程实施现状(结合课程标准)
香港的英文课程包括两种,一种是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一种是以学校和课外活动为主体。由于教材不在学校使用,所以无法进行课堂观察。香港的小学高学段英文教材共五册,每个年级共六册。第一册: PartA和B,内容涉及自然、历史、地理、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五个领域;第二册: LearnA和B,内容涉及艺术、科学和数学三个领域;第三册: EncourageA (Endpoint)和 Garden;第四册: Table to Children of Learning for English in Kenjialing and China (Tags, Encourage, Garden);
1、课程标准
香港的小学高学段英语教材是依据《教育指南》(香港)(以下简称《指南》)编写的。教材中的知识范围和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社会生活,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相当于内地六年级至九年级),学生将会学习20个主题内容。此外,教材还涉及了自然、历史、地理、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具体包括:自然(生物、地理),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科学、物理)和数学教育课程)。为了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全面掌握英语知识及技能,教材将知识内容分为四个级别:1.初级和中级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使用语言;2.中级和高级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交流与沟通;3.中级和高级课程的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注重将英文单词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指南》具有权威性和可借鉴性,所以各年级教材都会有不同程度提高。然而教材中词汇与语法知识都比较浅显。此外,小学英语课程中还加入了大量音乐方面的知识内容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用语如:“Your home style”等。在小学高学段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加入了一些游戏,例如:“Bea friendly. PartA”和“Can you take me to see?”等。
香港英文教育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教学:首先是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然后是进行数学、阅读等基本技能训练。
2、教材类型及内容
香港的英文教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学校使用的教材,另外一种是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内容。
1.课程类。
香港小学英文课程类型有四种,分别为:(1)母语教育,主要以语言和文化教学为主,包括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课程,以及以语言学习为主的英语等语言学习。综合类课程:该类型的英文教材涉及社会生活、自然和地理、历史和人文地理以及科学学科领域。其中综合类课程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语文类及音乐、美术两类,这也表明香港小学学生对于其他文化知识是较为重视的。在此基础上,教材还增加了历史及社会领域。
2.课外活动主题类。
课外活动主题主要以课外活动(包括:音乐、体育及文化活动等)为主,并且都是以学校活动作为载体进行教学设计。
3、香港高学段英文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实施方法
在香港的英文课程中,学校通常不开设选修课,只提供一些补充性课程。为了确保课堂上教师能使用教材授课,学生能获得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通常会使用教科书的配套材料,如练习册、教学手册、补充书籍等。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材和配套材料时有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在课堂中使用教材要保证每节课有足够的学习内容;
第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第三,教师可以参考相关资料及文献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课堂活动设计。
四、人教版教材分析
人教版英语教材是在香港地区的教育体制下形成的,教材内容由中国大陆和香港两地共同编写,其中中国大陆由国家教育部直接统编,并负责全国小学阶段课程的教学,香港则是由教育部门直接统编,且在教材内容上相互借鉴。
人教版英语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编写,涵盖小学一年级至五
年级(下)四个学段。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分为4册:第一册为阅读、第二册为口语、第三册为写作、第四册为口语和写作。第一至第四册均采用主客体形式呈现;第五至第八册则采用全文本形式呈现。各册编写体例各不相同,第一个单元和第二个单元以“When you havea chance?”和“The Lost Life is the Same”(每节内容)呈现;第三个单元是“When you want to do something?”(如何行动)和“When people do it。”(我想做什么);第四个单元是“How are you?”(怎样做才能变得更好?)和“How fun the world?”(我们为什么想看这个世界?)的一小段文字。
1、单元体例
人教版英语教材各册内容编写均遵循“三个一”的原则,即:一节课、一个单元一本书、在整本书中的占比原则。“三个一”既是单元体例上的核心原则,也是人教版英语教材与其他版本的区别所在。“三个一”是指,每节课应包含三个部分,即单元内容、教学重难点,这为人教版英语教材在使用上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在单元设置方面,人教版小学教材注重了单元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When you havea chance?”和“The Lost Life is the Same”等单元都是以一个完整故事为主线来呈现每节内容。在每册内容呈现方面,每个单
元有一小段文字或图画说明,并辅以课后练习题、口语话题等。闽教版英语教材则在每册后都设有一篇阅读课文,并以两篇精读课文和一个课外练习来作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在单元设置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单元内容完整、连贯。
2.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呈现方式。
3.重视学习目标的制定。
4.注重练习设计与布置。
2、语言文字内容
语言文字内容包括词汇、句型和对话,其中词汇为基本词汇,句型由词组构成,对话由短句和长句构成。
与内地相比,香港的教材在基本单词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并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不同于内地教材以字词为主、句子为辅的编排方式,香港教材从单词到句子均有呈现。在句型选择
上,内地教材中几乎都是以单句呈现句型结构,学生需要通过大量重复与模仿来形成学习英语语法的习惯和方法;而香港编写的教材均以完整句子为主、句型结构较少。在对话与作文方面,两者在句法结构上差别不大。但对于一些简单的口语对话,内地教材中往往将其放于“The Memory of Friends”或“Friends in the world”这样比较长、有明显感情色彩的句子中进行学习;而香港学生一般会先通过大量重复练习来熟悉该句型或进行语法训练。此外在词汇方面,两版教材都存在相同之处:内地教材中存在大量重复出现的单词、词性短语及句型;香港教材则使用了一些具有特定意义和用法(如表示方位词)的单词、词性短语及词组。
更多推荐
教材,小学,学生,进行,内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