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
  数学家庭作业是中高段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评价反馈的一个有效渠道,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了解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所以一份有效的、科学的、创造性的数学家庭作业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笔者通过对农村部分小学的数学数学老师及五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的数学作业在布置、批改上存在着布置作业一刀切、形式单一、内容随意性大,批改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通过分析寻找原因,提出了几点改革小学数学作业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数学家庭作业    作业布置      批改单一    改革作业
一、调查背景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是巩固、强化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摇篮。新课程的家庭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家庭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家庭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家庭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为了了解我校数学作业现状,获取翔实、准确的数据,给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故对我校数学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评价的现状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意义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家庭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窗口,是师生交流的桥梁。通过这次调查,拟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我校当前的数学家庭作业现状,即教师数学作业布置、批改和评价;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家长对家庭作业的认识态度三个方面的真实情况。
2.整理统计数据,对我校当前的数学作业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原因,进行反思,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透过现象,对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原因,进行反思,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3.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的数据,开展课题研究,为课题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我校部分学生和家长。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四、调查内容和结果
 笔者对全校4~6年级学生及家长,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学生问卷主要以班为单位进行发放,共发放学生问卷142张,回收142张,总回收率为100%。家长问卷主要以委托发放的方式,以班为单位随机抽取若干学生,把问卷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带回家让学生进行填写,发放问卷100张,回收问卷77张,总回收率为77。在老师、家长、学生的心目中,数学作业是什么呢?他们怎样对待数学作业?
(一)学生问卷:我们一共设计了4大类13个小问题,内容涉及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评价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情况,对数学作业的情感态度等方面。
★数学作业的布置
1.老师经常布置数学作业吗?   
A 每天    B经常  C偶尔
2.你认为数学作业的题目多吗? 
  A多(较多)  B适中  C少
3.你认为数学作业难吗?   
  A难(较难)  B适中   C容易
4.你的数学作业是谁布置的? 
  A老师    B家长  C自己
调查结果:
问题类型 A B C
老师经常布置数学作业吗? 94%    6%    无 
你认为数学作业的题目多吗? 0%    83%  17% 
你认为数学作业难吗? 14%    71%  15% 
你的数学作业是谁布置的? 97%    3%    无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老师是作业布置的主体,多数学生认为教师的数学作业量适中且难度并不是大,但由于作业量和作业内容的“一刀切”(统一性),因此,对基础性较好的学生和基础性较差的学生这两类极端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惑。
★完成数学作业情况
1.你每天做数学作业(课堂数学作业和课外数学作业)大约用多少时间?
A 10~20分钟  B 30~40分钟  C 40~60分钟  D 60分钟以上
2.遇到数学作业不会做时,你选择? 
A放弃     B求助    C抄袭
3.完成数学作业后,谁检查? 
A不检查   B家长    C自己 
调查结果:
问题类型 A B C D
你每天做数学作业大约用多少时间? 80%  19% 1%
遇到数学作业不会做时,你选择? 20%    60%  30% 
完成数学作业后,谁检查? 41%  22%  37%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态度和习惯并不好。特别是遇到数学作业不会或完成家庭作业的后的检查上并不乐观。
★数学作业的批改
1.你的数学作业是谁批改的(可以多选) 
A老师    B家长   C同学    D自己
2.你的数学作业是怎样批改的(可以多选)
A打等第  B打分数  C打等第结合评语
3.你对老师的批改满意吗?     
A满意    B 基本满意  C不满意
调查结果:
问题类型 A B C D
你的数学作业是谁批改的?  99%  无  42%  无
你的数学作业是怎样批改的?  36%  53%  无
你对老师的批改满意吗? 92%  8%  无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老师是批改数学作业的主角,同伴互批是不起眼的“配角”,因此,说明老师批改作业的方式还存在不足,这种批改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对数学作业的情感态度
1.你认为数学作业重要吗?
  A重要   B不重要   C没感觉
2.你做数学作业时感到快乐吗? 
  A快乐  B不快乐  C没感觉
3.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数学作业?(最讨厌数学作业请画O,最喜欢哪种数学作业请画△)
计算( )  应用题( )  试卷( )  预习记录( ) 课外调查( ) 数学摘抄( ) 手抄报( ) 数学游戏( )小制作( ) 数学日记( )
调查结果:
问题类型 A B C D
你认为数学作业重要吗? 98%  无  2%
你做数学作业时感到快乐吗? 66%  5%  29%
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数学作业?(喜欢类型的统计结果))
计算(36 )  应用题(53 )  试卷(36 )  预习记录(33 ) 课外调查(28 ) 数学摘抄(22 ) 手抄报(17 )数学游戏(77 )小制作(50 ) 数学日记(32 )
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数学作业?(不喜欢类型的统计结果)
计算(25 )  应用题(4 )  试卷(20 )  预习记录(14 ) 课外调查(22 ) 数学摘抄( 23) 手抄报(43 )数学游戏(0 )小制作( 12) 数学日记(30 )
以上数据说明,对数学作业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传统型数学作业没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数据显示学生不喜欢的作业有应用题、计算题、试卷、预习、数学摘抄。他们喜欢课外调查、、数学游戏、小制作等有开放性、自主性的数学作业。
(二)家长的问卷:家长问卷表我们从家长对作业的关注程度和对学生的帮助两大方面,设计了12个问项:
1、您的文化程度:
初中(    )  高中(    )  中专(    )  大学(    )
2、您的家庭结构:
三代同堂(    )  核心家庭(爸妈及子女)  其他类型(    )
3、您最关心孩子哪一方面:
学习成绩(      )    家庭作业(    )
4、你是否经常督促孩子完成数学作业?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5当孩子完成数学作业时,你帮他检查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6、发现孩子不写作业后,您的做法:
A帮助分析原因,制定措施(  )    B训斥一顿(    )
C督促补上,然后就不问了(    )    D不闻不问(    )
7、你认为孩子的数学作业量多吗?
  A多(较多)  B适中   C少(较少)
8、你的孩子每天完成数学回家作业需多少时间? 
A 10~20分钟  B 30~40分钟  C 40~60分钟 D 60分钟以上
9、除了老师布置的数学数学作业,你给孩子布置数学作业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0、你对孩子完成数学作业的态度满意吗?
 A满意   B过得去   C不满意
11、你认为给学生布置数学作业重要吗?
 A重要   B不重要   C说不清
12、您对不知家庭家庭作业有什么好的建议?
调查结果:
问题类型 A B C D
您的文化程度:60%  30%  7%  3%
您的家庭结构:45%  43%  12%
您最关心孩子哪一方面:86%  14%
你是否经常督促孩子完成数学作业? 64%  30% 6%
当孩子完成数学作业时,你帮他检查吗? 64%  30%  6%
发现孩子不写作业后,您的做法:70%  16%  13%  1%
你认为孩子的数学作业量多吗?无  81%  19%
你的孩子每天完成数学回家作业需多少时间? 74%  23%  3%
除了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你给孩子布置数学作业吗? 9%  55%  36%
你对孩子完成数学作业的态度满意吗? 24%  55%  21% 
你认为给学生布置数学作业重要吗? 99% 无 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关心、帮助,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到教师身上。他们只重视孩子作业完成的数量,忽视质量的把关,把分数看得过重,忽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一般作业的布置全班统一要求、统一难度、统一作业量,不让一个差生错过一道难题。作业批改也是尽心尽责,面面俱到。这样的做法,造成教师忙于辅导后30%的学生而忽略了前20%的优等生;造成了后30%整天埋头于作业堆而心力疲惫,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最终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其实我们的老师也不希望如此境地,也希望自己能从作业中脱身而出,让作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却并不如愿。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存在的弊端,同时也发现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些主要原因。
1.自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的原因
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我们把目光更多关注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对作业的改革关注不够,即使是关注到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只是指令性地指导意见,真正改革,操作性极强,这样的大动作需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帮助与支持。其次,学校和老师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组织的抽测,教师们不得不展开题海战术,机械重复的作业再所难免。作业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在课改中同时进行作业的改革,从着眼与每位学生的发展,对作业的功能适当放大,赋予作业以新的认识、新的理念。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体验作业乐趣与价值的同时,蓄积起新一轮作业的热情与经验。
2.来自老师的原因
首先,农村小学数学老师一般要任教两个班的数学,有时还要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他们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补差,还要应付上级的各项工作,忙得焦头烂额,谈何进行作业改革,教师们对于作业的布置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也发现,我们的数学教师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批完作业,往往忽视使用评语,而且也认为数学不是对就是错,并不需要像作文批改一样写上评语。但这样的批改、评价方式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其次,农村小学数学老师相对课课程理念把握不够,创新精神、科研意识不强,对作业的改革愿望不强。其实,在农村小学改革作业的布置、批改,相对城区学校有很多优势,农村学校班额小,人数少,便于老师操作。
3.来自家长的原因
教师布置统一的书面作业,便于学生操作,家长监督与检查。如布置口头作业或实践操作题,农村家长文化程度相对低下,对三年级及以上的作业,部分家长已力不从心,不会教、教错现象缕见不鲜。如果教师布置了作业而没有逐本逐次批改,学生把作业拿回家以后,家长看了以后,发现自己孩子的作业老师没有批过,就会认为教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关心、重视,同时会认为教师责任心不强,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老师教育下不会进步,甚至会进一步向学校、教育局等部门反映老师不称职。因而,很多可以放手作业让学生批改的作业,老师也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分析。
六、反思与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新形势和新理念下,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作业观,如何将作业发挥其最大的有效性,都将直接影响数学的教学效果。为此,针对当前我校数学作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反思。
    反思一:布置怎样的数学作业?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作业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的知识范围较窄,远离学生实际,学生整天处于机械训练和简单重复中,对所学的知识也总是生吞活剥,缺乏理解、应用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力图做到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让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实践和探究;作业的形式上应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可以是文字式的也可以是操作式、事物式和口头式的,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同学甚至学生自己拟定的,作业可以以练习、思考、观察、调查、探究、小试验等不同的面目出现;在题目的表述上要避免成人化和程式化,并尽量儿童化和趣味化;在作业的容量上要考虑既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部分题目可只要求部分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去完成。
    反思二:怎样布置作业?
    传统的作业布置中“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每个层次学生的作业要求,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业难度太大就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适中学生就会表现较强的主动性,信心百倍的完成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
我们在作业布置时可以设计“自助餐”式的作业,考虑采用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的方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发展,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当一回布置作业的导演,自己设计、自己安排、自己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这既避免了“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下”的现象,也有利于学困生有时间去弄懂最基础的知识,以便逐渐消灭“掉队”现象。
    反思三:怎样批改和评价作业?
    评价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数学上的最大发展。我校老师对作业的批改只关注作业的结果,就是打打“√”、画画圈,写上“优(良、及格)”和时间。虽然也一些用心的老师写上“好”、“真棒”“有进步”等短语表示激励,但这样做法只局限于部分好的作业,而且没有期待性,学生看到不好在哪里。这种规格统一、没有人情味的批改是学生不喜欢作业的另一个原因。
我们思考作业批改上,如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教师批、学生批、取抽批、选择批,甚至可以设计一些“免批”名额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行批改的能力。在作业的评价结果上,要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结合学校数学作业现状,在下一阶段研究中有目的、有针对性、有实效的开展本课题研究。

更多推荐

作业,学生,数学,布置,批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