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和魔法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学绘本对滴二单元进行复习和整理,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理解平均分与除法算式的关系,促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及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的记忆。
2. 通过解决问题复习2~6的乘法口诀,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 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流程
1、课前引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看绘本故事吗?
师:其实很多绘本故事里都有数学知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绘本——《两兄弟和魔法师》(板书:两兄弟和魔法师)。
出示这本书的封面
师:请你猜一猜书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师:你们还真善于发现,“除法”,对,我们今天就边听故事边复习《表内除法一》。
二、绘本教学
1.绘不阅读
方式: 播放绘本视频。
瞧,平均分好啦,咱俩的面包一样多。
2.复习平均分(等分)
过渡:听完故事,谁说一说兄弟俩遇到一件什么事?
预设:分面包
师:在分面包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生:分的不公平
师:怎么分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什么是平均分?
生: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师板书:平均分)
(1) 课件提问: 6个面包,兄弟俩每人分几个?
预设: 3 个面包。
过渡: 欧利是怎么分的?
预设:一个一个的分,平均分成2份。
师:(板书补充思维导图“平均分”)平均分是我们生活中分东西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什么叫平均分吗?可以动手摆一摆,也可以动笔画一画,还可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2)算式表示平均分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刚才分的过程和结果吗
生:6÷2=3 (师板书:6÷2=3 )
追问: 看到算式谁想问点什么?(为什么用除法?)
预设生: 表示平均分,我们就用除法算式计算。
小结: 像这样进行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师:谁来读算式?算式的每一部分还有自己的名字呢,谁来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把6个面包平均分成2份,每份3个。我们学过的——等分情况 。补充思维导图:等分:画图
(3)等分巩固练习:魔法师爷爷还给了12块饼干,谁能帮助欧利分一分?
3.复习平均分(包含分)
(1)引入新问题
过渡:过了几天,魔法师爷爷来找欧利要一个鸡蛋配魔法药,哥哥欧利给了魔法师爷爷一个形状和颜色都很好的鸡蛋,爷爷拿来两袋魔法胡萝卜答谢他们,说马儿吃了长得飞快,并且力大无比。切记每匹马只能喂4根。
师:欧利袋子里有24根胡萝卜,给一匹马喂4根的话,这些胡萝卜够给几匹马吃呢?
出示问题: 这些胡萝卜够给几匹马吃呢?(提炼数学信息)
(2) 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
过渡: 用你喜欢的方式动手画一画、摆一摆或算一算。
(3) 生展示分法
提问: 你要怎么分?
预设: 24个萝卜,每4 个圆片分一份。所以24÷4=6(匹)
师提问: 谁能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4)巩固练习包含分
过渡: 欧文也分得满满一袋胡萝卜,嘟囔着来到马厩前:“匹马4根,还要平均分,太麻烦了!有这功夫还不如去打个盹呢。”欧文就胡乱地把胡萝卜扔进马厩,然后就离开了。看到好吃的,马儿蜂拥而上。有的马抢到1根,有的马抢到很多根。没过几天,欧文傻了眼:有的马儿长斑点,有的马儿腿变短。兄弟俩去找魔法师爷爷,魔法师爷爷摇头叹气:这30粒药片,一定记得平均分给难受的马儿吃。
课件出示问题: 这30粒药片,怎么分呢?
师: 有没有问题想问?
质疑:有几匹马?
预设:6匹马。哥哥有6匹,弟弟一定也是6匹马。
师:你推理的可真棒,可以当小侦探了,掌声送给他。
师:现在谁来帮助兄弟俩解决这个问题?
生:这个问题也是平均分,所以用除法算式30÷6=5(粒)表示。
小结:尽管我们分的份数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都叫平均分。
三、拓展提升
从此欧文再不偷懒,兄弟俩一起努力,把马儿们养的高大又强壮。并且给马儿们建造了宽敞的新家。可小鸡们不乐意了,“咯咯咯”吵个不停,“我们也要新家。”
更多推荐
平均分,除法,算式,爷爷,数学,魔法师,问题,学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