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
性别
年级
小六
学科
数学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次课
共(  )次课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教学目标
见下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见下文
(一)和差问题
知识清单
1、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2、和差问题的解题规律是:知道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要求这两个数,解决和差问题需要我们画线段图来分析,方法如下:
(1)小数加上两数差就是大数,两数和加上两数差便是大数的2倍,即:
(两数和+两数差)÷2=大数        和-大数=小数
(2)大数减去两数差是小数,两数和减去两数差是小数的2倍,即:
(两数和-两数差)÷2=小数        和-小数=大数
典型例题
例1、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
分析与解: 和差问题的解决方法.解答和差问题的应用题,可以先画出线段图,从线段图上找到大数和小数,并找到解决方法.
(两数的和-两数的差)÷2=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两数的差=较大的数
        (两数的和+两数的差)÷2=较大的数      较大的数-两数的差=较小的数 
                                       
变式演练1、一辆公交车里有30位乘客,到大桥站有17人下车,又上来19人,现在车上和原来比,人多了还是少了?多(或少)几个人?
例2、甲、乙两校共有学生1050人,部分学生因搬家需要转学,已知由甲校转入乙校20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10人,求两校原来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与解: 这道题虽然只告诉了我们两个数的和,但是两数的差属于隐藏条件.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找到了隐藏的差,就转变成了典型的和差问题.
变式演练2、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6包,从乙仓库调8包到甲仓库,两个仓库大米的包数就同样多了,甲、乙两个仓库原有大米各多少包?
例3、有三块布料一共190米,第二块比第一块长20米,第三块比第二块长30米。每块布料各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 和差问题是指两个数的和与差,现在出现了三个数,需要化为两个数的和差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时候,同样可以借助线段图,从线段图上找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答方法.
变式演练3、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05,甲数比乙数多4,乙数比丙数多4,求丙数。
         
变式演练4、甲乙共储蓄32元,乙丙共储蓄30元,甲丙共储蓄22元,三人各储蓄多少元?
(二)和倍问题
知识清单
1、和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
2、解答规律: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正确且迅速地列式解答。
3、和倍问题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大数是小数的几倍,要求两个数,一般是把较小数看作1倍数,大数就是几倍数,这样就可知总和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了,可求出小数,再求大数。
4、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和÷(倍数+)=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和一小数=大数
5、如果要求两个数的差,要先求份数:
                      份数×(倍数-)=两数差
典型例题
例1、5箱苹果和5箱葡萄共重75千克,每箱苹果是每箱葡萄重量的2倍。每箱苹果和每箱葡萄各重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 这是典型的和倍问题,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找出解题规律,正确迅速地列式解答。
变式演练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2、师、徒两人共加工105个零件,师傅加工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还多5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分析与解: 此题画图时,一定要注意“多5个”的画图方法,并找和与份数之间的关系
变式演练2、两组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甲组学生人数是乙组的3倍,而乙组的学生人数比甲组的3倍少40人,求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变式演练3、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例3、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共有73块巧克力,如果丙吃掉3块,那么乙和丙的巧克力就一样多;如果乙给甲2块巧克力,那么甲的巧克力就是乙的2倍,丙原有多少块巧克力?
分析与解: 这里有三个量,要确认一倍量和它的几倍量,并画线段图辅助,借助图形来解决实际问题.
变式演练4、甲、乙、丙三所小学的学生人数的总和为1999。已知甲校学生人数的2倍和乙校学生人数减去3人与丙校学生人数加上4人都相等。问甲、乙、丙各校学生人数是多少?
(三)差倍问题
知识清单
    1、差倍问题就是已知大小两数的差,以及大小两数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数的问题。
    2、差倍问题的特点与和倍问题类似。年龄问题的和差与差倍问题主要利用的年龄差不变。
    3、解题思路:首先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然后画图确定解题方法。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
    4、差倍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差÷(倍数-)=倍数(小数)
1倍数×倍数=小数+差=较大数
典型例题
例1、李爷爷家养的鸭比鹅多只,鸭的只数是鹅的倍,你知道李爷爷家养的鸭和鹅各有多少只吗?
分析与解: 画图时一定要强调注意差所对应的份数,这样我们就可以求一份量(一倍量),从而解决题目。
                                 
 
变式演练1、某小学原来参加室外活动的人数比参加室内活动的人数多480人,现在把室内活动的50人改为室外活动,这样室外活动的人数正好是室内人数的5倍,则参加室内、室外活动的共有多少人?
例2、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18米,第二根长10米,两根铁丝用去同样长的一段后,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是第二根剩下长度的3倍,两根铁丝各剩下多少米?
分析与解: 学生要学会自己探索,自己画图,并找出本题中数与份数之间的关系。
                                           
变式演练2、二⑴班的图书角里有故事书和连环画共477本,如果故事书拿走本后,故事书的本数就是连环画的4倍。原有连环画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
例3、有大小两个桶原来水一样多,如果从小桶倒8千克水到大桶,则大桶中水是小桶的3倍,求原来大桶有水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此题主要弄清楚大桶与小桶之间的差,在利用差倍公式解决问题.
变式演练3、某校五年级比六年级人数少154人,若六年级学生再转来46人,则六年级学生是五年级学生的3倍,问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
例4、甲、乙俩人存款若干元,甲存款是乙存款的3倍。如果甲取出80元,乙存入20元,甲、乙的存款正好相等。问甲、乙俩人原来各存款多少元?
分析与解: :解决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关键句,找到1倍量,从而画图辅助解决问题。
变式演练4、甲、乙各有若干本书,若甲给乙45本。则二人的书相等,若乙给甲45本则甲的本数是乙的4倍。甲、乙各有书多少本?
例5、兄弟俩今年的年龄和是30岁,当哥哥像弟弟现在这样大时,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年龄的一半。问:哥哥今年几岁?
分析与解: 这是年龄的差倍问题,有时会和年龄的和差问题结合在一起出题,但要注意的是:两者之间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变式演练5、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年龄的3倍,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哥哥与弟弟现在的年龄和为30岁。问:哥哥现在多少岁?
例6、甲、乙、丙三数的和是78,甲比乙的2倍多4,乙比丙的3倍少2。求这三个数。
  分析与解:  这道题里出现了3个数,首先要确定把哪个数看作“1倍数”:把哪个看作“1倍数”算起来更简便就确定那个为“1倍数”.
                                       
变式演练6、小明、小红、小玲共有73块糖.如果小玲吃掉3块,那么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如果小红给小明22块糖,那么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糖的倍.问小红有多少块糖?

更多推荐

问题,学生,小数,年龄,人数,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