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Ⅰ.四则运算
1、 加法:学习四则运算的最基本的就是加法,只要把两个数字相加,里面夹杂了带有正负号的式子也可以,运用加法理解多个数字间的简单关系、分解数字和运用它来表示“比”“增加”等也是必备的知识点。
2、 减法:减法也是四则运算中的重要一项,它的主要用应分解和表示减法的概念、解决单位换算和时间安排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运用减法用以推出其他四则操作规律,这是学习四则运算的重要步骤之一。
3、 乘法:乘法是考查孩子四则运算能力的最佳经典,不但要学生掌握计算、运用乘法也要会用乘法来表达数量及其增长等,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对乘法公式上也会有所困惑,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
4、 除法:除法解决学习生活中许多有关比例问题和分配问题和其他问题,此外也是四则运算必须有所攻克的难关,要学生能准确理解除法的概念及求解方法。
Ⅱ. 比较大小
1、 小于号“<”:小于号的概念指的是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它可以用于比较数量的大小,比如三个数中最大的是‘4>3>2’,想要理解这种比较的概念,就需要从小于号的比较开始。
2、 大于号“>”:大于号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左边的数大于右边的数,它可以用来比较数值大小,做出合理的排序,利用它可以把一些结构化的数据变成有序的表达,比如学生分成三等,从高分到低分就可以排序‘94>73>64’。
3、 等号“=”:等号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左右两边的数字一样,它可以应用于完成相等比较,比如说两个四位数12345和67899,它们就可以运用等号‘12345=67899’表示二者大小一样。
4、 不等号“!=”:不等号是表示左右两边的数字之间大小不一样,比如说,一个有1000个,另一个有500个就可以表达为‘1000!=500’,另外还可以用它连接不同的数据,表示它们之间的两个关系无相等可言。
Ⅲ. 含负数的四则运算
1、 加减法:虽然说正数相加等于负数的绝对值,但是他们的符号是相反的,加减法对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会有所体现,如果要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学生能把正负数的大小分清,然后把负负得正数或者正正得负数的概念领悟。
2、 乘除法:乘除法基本上也是一样的,仅仅是要把正负数的大小领悟准确,把正正得正、负正得负、正负得负、负负得正数等概念领悟掌握下来,就不会存在计算错误的可能性。
Ⅳ.乘方和开方
1、 乘方:乘方是表示一个数乘以自己多少次的概念,如果是乘方2就表示一个数乘以自己2次,乘方3就表示一个数乘以
更多推荐
概念,表示,学生,运用,问题,乘法,理解,除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