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学生数学实践性作业案例
五年级学生数学实践性作业案例关于家庭用电量的调查-、作业设计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电现象。宁波虽然不是超级大城市,但是每年的冬夏季还是会出现缺电的现象,工厂往往通过限电和让电保证居民的生活用电。因此,我们都要节约用电,而且不能把节约只停留在口头上。可是,如何能做到节约用电呢?我们的生活中到底哪些地方要用电?哪些地方是可以节约的呢?我们节约的电能能否为全球的减少碳排放做点贡献?本作业以节约用电未主题,引导学生自己调查家里的常用电器,定时查看电表,了解家中的用电情况,并对用大功率的电器进行研究,思考节电的策略,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家庭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节电意识,并和家人一起做到节电,为全球环保做自己的微薄贡献。
本作业在设计上尽量体现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强化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和保护环境的心理体验,从而达到作业内容的展开和学生心理结构相对应的效果。
二、实践作业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明白节约用电可以减少碳排放,体会节约用电和环保的联系。
2.通过调查家里的电器,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发现家庭的用电量的规律,制定节约用电的策略,。
3. 学习计算电费、电能和碳排放转换的方法,提升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 培养记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提出决断的能力。
5. 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三、学生学习目标1.会看家用电表,会记录电表的度数。
2.会整理记录的数据,并学习计算电费、电能和碳排放量的换算。
3.会对用电量进行统计分析,制作统计图表。
4.了解并体验调查和实践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实践作业过程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同学们,每年夏天当我们在清凉的空调房间里做作业的时候,很多工厂却不得不停工;
当我们吃着凉爽的饮料的时候,农村和边远山区的人民却在没有电的情况在工作、学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展示我们国家缺电的情况)
我们面临着缺电,同时大量的火力发电消耗煤炭也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节约用电。
我们国家缺电的情况,例如:
《中国能源报》(2018 年03 月12 日第21 版)
2017 年,河北南网最大错峰385 万千瓦,冀北电网最大错峰90 万千瓦。预计2018-2019 年,电力缺额分别达750 万千瓦、560 万千瓦,河北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仍高达83.5%。
2. 组成学习小组,形成探究问题(1)
学生按照4 人为一组,形成学习小组,并明确分工。
组长:
制定研究方案,负责协调整个学习活动的进程。
数据收集员:调查收集数据,并整理、分析数据。
总结汇报员:负责汇报整个小组的学习成果。
(2)
确定研究主题:家庭用电量的调查3.展开讨论,形成研究方案(1)
设计活动方案请参加活动的学生商讨如何设计这个活动的各个研究步骤。
(2)
选出一个最佳活动方案调查的内容:
家有多少种家用电器?每种用电器有多少数量?表一:
家用电器调查表用电器名称数量用电器名称数量用电器名称数量记录家里电表的度数?分析电费和碳排放量等数据。
表二:
每周用电量记录记录时间上期电表度数本期电表度数实际用电量每天用电量电费碳排放量4.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活动(1)
每周记录一次,然后由小组组长记录全组同学的数据,做一个每周小结表格,计算出每周用电量,换算成碳排放数据。
(2)
学习碳排放的科学知识碳排放计算公式:
用电的碳排放:度数×0.785(公斤)
(3)
对比四周的用电量数据,思考引起用电量变化的原因。
(4)
寻找家里用电器中的用电“大户”,讨论:
家里的用电器中哪些是可以减少使用次数的?哪些是可以减少用电度数的?(5)
设计合理的家庭节电方法。
(6)
收集八周的用电量记录数据,整理后统计,绘制成用电量统计图。
(7)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5.实践应用和拓展(1)
在调查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数学问题可以解决?比如:
峰谷电的问题(2)
选出实用的节电方法节电方法见附表(3)
评选实践小能手五、实践作业评价作业名称评价内容合格良好优秀关于家庭用电量的调查研究小组的组织建立了研究小组,组内有组长。
建立研究小组,组内有分工,每位组员大概知道自己的任务。
建立研究小组,组内有明确、合理的分工,每位组员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任务。
研究方案的设计有研究的基本方案,方案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有完整的研究方案,可以按照研究方案展开研究,可行性比较强,也基本符合研究主题。
有完整、明确的研究方案,研究步骤、方法、人员安排科学,符合研究主题。
研究过程的展开能按照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基本完成研究任务。
能按照研究方案定时、定量进行研究,也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更多推荐
研究,用电量,作业,学习,学生,方案,小组,实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