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的规律》教学设计
                      合肥市乐农新村小学  解明昊
【教学内容】人教版 数学三年级下册101页例2搭配问题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01页例2搭配问题。在本课教学中,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由2种上装搭配3种下装的着装问题,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通过摆一摆、连一连和算一算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图形),再由“符号”(图形)抽象到“数”的纵向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并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二年级 “数学广角”中已经初步学习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本单元的学习与以往相比就更加系统全面,难度稍有提升,不仅数据加大了,而且问题情况也更加复杂:例2的数据由原来的两件上衣与两件下装变成两件上衣与三件下装;素材相同,但是多了一个元素。另外,在二年级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初步感受
排列组合的思想和方法,而本单元则给出了更简洁、更抽象的表达方式,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环境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对于三年级的孩子,需要通过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数的概念。因此,利用电子白板技术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几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搭配。
2.让学生在探索搭配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教学难点有序、全面地对简单事物进行排列和组合,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件、 衣服卡片、学习单
教学时间】一课时
开始
【教学流程图】
                               
课件
   
参与思考
导入新课
操作、观察、
理解
课件
自主搭配
                         
   
解决生活问题
巩固提高
课件
感受有序生活
教师补充
学生小结
教学反思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情境导入多多的问题。
师:同学们爱看《爸爸去哪儿》吗?瞧,她是谁?多多正在发愁呢,因为她今天要挑选一套衣服去参加节目的录制,可是她不会搭配衣服,你们能帮帮她吗?
师引出问题,并从衣柜里拿出几件衣服。(白板展示)
2.师:谁能帮她将衣服分下类,再试着搭配一套衣服?
全班学生思考之后,请一位学生利用白板将衣服分类,再尝试搭配出一套衣服。   
    【设计意图:部分同学可能不知道搭配衣服的方法,白板操作可以让学生直观理解搭配
衣服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生活中的衣服搭配问题导入新课,在情境中学生初步认识了搭配中的问题,为新课学习做了孕伏
(二)操作搭配, 感悟有序
1.学具操作,摆一摆。
师:如果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是一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让学生拿出衣服卡片和同桌合作摆一摆,看看一共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收集学生摆卡片过程中出现的情况。
2.汇报展示,师生交流,议一议。
(1)师询问搭配结果有多少种,大部分同学会出现6种方法,再请搭配时可能出现5种和7种的同学谈一谈原因,引出搭配遗漏和重复现象。
师:看来啊,如果搭配方法不好就会出现遗漏和重复现象。(板书:遗漏  重复)
师:那么谁有更好的搭配方法,既不会出现搭配遗漏也不会出现搭配重复现象呢?
(2)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白板展示他的好方法,其他同学评价他的方法好不好,并说出理由。
再请其他同学展示他的好方法,重点展示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搭配的方法,并说说按顺序搭配的好处。
学生讲解方法时,老师引导学生可以用2个3和3个2总结出搭配种数。
3.利用白板双屏演示,将两种有序方法进行对比。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不同点和共同点?(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共同小结:可以采用“固定上装依次搭配下装”和“固定下装依次搭配上装”两种方法。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按一定顺序进行搭配的,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有序搭配的方法。(板书:有序),这样就不会出现搭配遗漏和重复现象了。(在遗漏和重复前加上“不”字)
    【设计意图:学生在用衣服卡片操作时,会出现记不清两件衣服之前是否已经搭配过,导致答案多一次或少一次,也就是出现了重复或遗漏情况。尽管有的同学也能找出6种搭配方法,但方法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没有采用有序思维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有效辅助学生掌握有序搭配方法,清晰展现出有序搭配的具体过程,变抽象为具体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有序的搭配方法。也就是“固定上装依次搭配下装”和“固定下装依次搭配上装”两种方法。
(三)掌握有序,体会简洁
1.用连线的方法有序搭配
(1)师: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将衣服进行搭配,怎样连线才能做到有序呢?
(2)学生在学习单上独立完成连线,寻找有序连线方法.(师巡视,帮助学生)
(3)请同学们汇报自己的操作过程,引发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方式,进行讨论补充,逐渐掌握有序思考的思维方式。
(4)请做的好的同学汇报方法,随后白板操作连线方法:
a.先选定上装,再搭配不同的下装。一件上衣去搭配三种下装,有三种;再用另一件上衣去搭配三种下装,又有三种,一共有几个三种?  列式:3x2=6(种)(用聚光灯强调2个3)
b、还可以先选定下装,再搭配不同的上装。用一件下装去搭配两种上衣,有2种;再用一件下装去搭配两种上衣,又有2种,最后再用一件下装去搭配两种上衣,还有2种,一共有几个2种?
列式2x3=6(种)(用聚光灯强调3个2)
(5)学生汇报,小结有序连线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利用电子白板的连线功能帮助学生掌握有序的连线方法。可以先确定一件上装搭配下装或先确定一件下装搭配上装这两种方法。这样的白板展示过程是单纯用语言描述而无法达到的,尤其是学生能通过连线直观观察到搭配方法就是“3个2”和“2个3”是多少。我再用聚光灯着重强调几个几种连线方法,使直观的搭配方法升华为抽象的思
维方法,为之后学生放弃连线的方法直接使用算式打下基础。
2. 寻找更简洁有序的方法(图形、符号替换意识)
(1)师:如果老师今天没有发给你们衣服的卡片,你们怎样进行搭配呢?
学生思考,汇报自己的方法。
生1:可以用圆形代表上衣,正方形代表下装,然后用连线的方法?
生2:还可以用字母来代替衣服。
生3:也可以用数字来代替衣服。
师用白板演示替换衣服的各种方法。
(2)学生讨论用图形和符号替换的好处
师:这样用图形和符号替换的方法好吗?有什么优点?
全班交流,得出:简洁明晰,便于记录,思考和分类整理。

更多推荐

搭配,学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