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精选5篇)
    人教版学校数学说课稿精选篇1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班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一课。
    本节课教材支配的内容是把前面所学习的除法算式整理成表,引导同学通过观看发觉规律、应用规律。整理复习这一内容可以关心同学回顾与反思所学学问,使之系统化,并且这一节课又是后面学习较简单的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依据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学问目标:让同学经受除法算式的整理过程,体验整理、归纳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力量。
    2.力量训练目标:培育有序思维力量。
    3.创新素养目标:培育发觉规律、应用规律的力量。
    4.共性品质目标:养成自觉整理学问的良好习惯。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二班级同学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力量不是很强的特点,我主要选定引导发觉的教学方法,将整个教学过程支配在以下三大活动中。
    活动1:激发爱好,引导探究;
    活动2:观看分析,拓展应用;
    活动3:课后实践,延长爱好。
    下面我详细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活动1:激发爱好,引导探究
    学校数学二班级下册说课稿《表内除法的整理与复习》:整堂课以许多的除法算式要参与家族会议的情境导入新课。由于算式太多,会议现场乱糟糟的,怎样才能有秩序地入座呢?这一拟人化的问题能激起同学整理这些算式的欲望。接下来,师生共同沟通,归纳出按商相同、除数相同、被除数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进而同学4人一组在小组内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方法进行整理,最终展现整理的结果。估量这三种方法都会有同学选择。为了培育同
学的有序思维,在展现时,我特意选择两张都是按商相同进行排列的除法表格,其中一张既按商相同进行了排列,还将除数根据从小到大的挨次进行了排列;另外一张表格中的除数在每一列中都是无序排列。同学在对比的过程中,体验到既要按商相同进行排列,还可以在每一列中将除数按从小到大的挨次进行排列。最终引导同学对整理的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操作,同学不难发觉按商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简便。
    这一活动支配为4个小环节,目的是激发同学整理学问的欲望,让同学经受自主整理学问的过程,引导同学乐观主动地学习。
    活动2:观看分析,拓展应用
    这一活动主要是引导同学通过横向、纵向等多角度进行观看、比较,发觉表内除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中蕴涵的规律,赐予同学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所发觉的规律。这样课堂才会不断出现才智的火花,产生思维的碰撞。同学通过自主沟通会发觉:竖着看,当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每一竖列的商相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横着看,当一个数除以1还得原数;每一横排的除数都相同。这样,学问让同学自己整理。规律让同学自己发觉,同学的学习爱好就会愈来愈浓。
    为了让同学感知这些规律的价值,紧接着,我便支配同学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设计了四个有层次的问题。
    1.()÷()=1。
    这道题是让同学运用规律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练习。老师还可以将学问进行拓展,引导同学说出表内除法以外的等于1的算式,既能培育同学的发散思维力量,又能培育不完全归纳概括的力量。
    2.()÷5=()。
    在这一题中,同学可以依据5的乘法口诀根据被除数从小到大的挨次来填,还可以将学问进行拓展。个别同学可能填出50÷5=10、55÷5=11等这些表内除法以外的算式。这一题既能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学问,又培育了同学解决问题的力量。
    3.6÷2=3:
    (6×3)÷(2×3)=();
    (6×4)÷(2×__)=3。
    结合前面所发觉的规律,这一题渗透了要到四班级才学习的商不变的性质,并且有意识地培育和进展同学的逆向思维力量。这里不要求每一位同学都把握,只要能感悟到这一性质就行。
    4.生活中的应用。
    1瓶钙片24片,1个小伴侣吃,每天吃3片,可以吃多少天?
    2瓶同样的钙片,2个小伴侣吃,每人每天吃3片,可以吃多少天?

更多推荐

同学,整理,规律,进行,学问,除法,发觉,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