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9套数学秘籍,也能培养出来“别人家的孩子”
如今都已经“双减”了,我突然来给大家聊要不要学奥数,是不是显得有点儿不合时宜?
申明一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大纲,就是掌握20以内加减法。如果孩子能理解并熟练计算,已经妥妥达标了。其他年级同理。
我之前吐槽过人教版的数学教材,还总结了小学数学六年的教学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研究了三天“碎成渣”的人教版数学教材,6年到底学了些什么? 所以,本文所有内容或建议,实际都超纲了,适合学有余力或者对学习有一定追求的家庭。 但是,怎样才算“学有余力”呢?任何娃掌握了校内基础,适当稳步提高,肯定也会慢慢变得“学有余力”……对吧?
01
总有那么一部分孩子天生喜欢数学,在校内学习又吃不饱,适当接触一点奥数知识,或者说有趣且稍有难度的数学题,开拓下思维,也没有什么坏处。 上周,我们小学数学课上,还在学习数字1~5的写法呢,据说老师对书写的要求还挺严格。 以前,我们让孩子们学奥数,很大程度是为了杯赛获奖,从而拼小升初DZ吧。 这动机不是不行。 但如果单纯为了这个目标,孩子们容易陷入疲惫的刷题战术,只求做出正确答案,而忽略了思考、复盘、总结的过程。 随着双减执行,DZ到底还有没有,或者说其难度是否会大幅提升,都是未知数。 至今仍然有一小部分孩子仍坚持在机构学奥数,但传说同时上三四个奥数班,恐怕是不能也不应该回去的往昔。最迟明年,由于机构的覆灭,这部分孩子也将面临“失学”了吧? 话说,刚上过热搜的长沙13岁初三学生刁子博,在5万人报名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之所以能成为年龄最小的入围者,靠着正是其对数学的热爱。
他接受采访时说到:
数学要学好,首先要对数学保持热爱,热爱才最能促进学习。其次,就是归纳和总结,有些题内容不同,但是做法相同,要懂得触类旁通;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最重要。 我很少去培训班,培训班里也培养不出顶尖的人才。我建议同龄人参加培训要适当,最好的学习方法还是多思考,多自学。
更多推荐
数学,学习,孩子,总结,建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