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 重点难点 |
1.梳理演讲思路,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 2.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品味演讲者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3.理解作者的人生抉择,学习王选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 1.重点:把握演讲者对年轻人的态度;理解作者的人生抉择。 2.难点:体会事例在演讲中的作用;品味演讲者的语言特点。 |
知识梳理
一、文题解读
“我”即作者,表明文章叙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表明了这些抉择对作者一生的重要影响。文章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洁明了。
二、作者作品
王选(1937-2006),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也被誉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在北大听讲座(第1辑):思想的声音》(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1998年10月,“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在北大演讲。他谈了自己人生中
的八次重要抉择:选择计算数学专业,从硬件领域跨越到软件领域,锻炼英语听力,在照排项目中采用新的技术途径,致力于商品化和企业化,大力扶植年轻人,进军日本市场,进军广电业。本课节选了演讲的开头、“大力扶植年轻人”部分(第六个抉择)和结尾。
四、字词积累
1.字音:
抉择(jué zé) 扶植(fú zhí) 阻碍(ài) 趋势(qū) 干预(gàn yù) 堕落(duò luò) 膏药(gāo)
狡辩(jiǎo) 多多益善(duō duō yì shàn) 阳奉阴违(yáng fèng yīn wéi) 招摇撞骗(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风口浪尖(fēng kǒu làng jiān) 强词夺理(qiǎng cí duó lǐ)平易近人(píng yì jìn rén)
不修边幅(bù xiū biān fú)
2.词义:
抉择:挑选;选择。
扶植:栽种;扶持培植。比喻以某种手段培养人才或某种势力的壮大。
阻碍:在生活或者做事情当中遇到人为或者自然阻挡的事情。
奠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趋向:朝某个方向发展。
权威: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
干预:过问或参预(别人的事)。
堕落:沦落;流落。
头衔:指官职、学衔等称号。
狡辩:指诡辩;强辩。
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狗皮膏药:比喻骗人的货色。 招摇撞骗:假借名义,进行蒙骗欺诈。
风口浪尖:指斗争激烈尖锐的地方。
论资排辈:按资历辈分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名人逸事:指一些著名人物不为世人所知道的事迹。
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
平易近人;比喻态度温和,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不修边幅:形容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
五、课文结构
从眼前说起,引出话题
阐述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力扶植年轻人 谈具体想法 无私奉献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淡泊名利
总结全文:勉励年轻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课文主旨
本文作者现身说法,具体讲述了自己一生中的第六次抉择——扶植年轻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甘为人梯、扶植新秀、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
七、写作特色
1.用大量事例增强说服力。这些事例既有别人的,也有自己的。比如在说扶植年轻人有很多时候,王选举了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五代主任代代扶植年轻人的例子;在说到创业要靠年轻人时,举了王安、英特尔的创业者、草果公司的创业者等人作例子,具有很强励志性。而且作为和北大有直接关系的名人,王选更是用自己成名前后的经历来说明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性,对于现场的北大听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善于调侃,语言幽默。王选在演讲中善于调侃自己,比如他说自己不再是权威时,就说“世界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60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在讲自己现状时,说“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在讲到名人和凡人话题时,用了一系列风趣的对比,特别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叫老王”。这些调侃都引发了听众欢笑,让人印象深刻。
重点梳理
你如何评价文中作者的这一重要抉择?从这一抉择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品格和胸怀?
作者的抉择是睿智而伟大的。人的思想有其发展的曲线,青年是上升期,壮年是至高期,老年难免会走向下滑期,这既是规律,又是理实,作者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睿智的。这一项抉择在很多人看来其实是不合理的,是难以理解的,担起不易,放下最难。而作者毫不犹豫地进行了这项抉择,可见其胸襟和见识都是非凡的。
感受到作者的虚怀若谷。作为杰出的科学家,他谦虚地说自己是属于创造高峰过去的科学工作者。他把自己比作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把在场的大学生听众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本科生)九十点钟的太阳(硕士生)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博士生)。
感受到作者的无私奉献和甘为人梯的精神。作者先表明自己的观点“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然后以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为例,说明这样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出了一位科学家对待研究事业的卓越远见和不凡眼光。之后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表明了扶植年轻人的真心实意,表现了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情怀,令听众(读者)为之深深感动。
王选——当代毕昇
提起汉字精密照排系统,人们不会忘记王选。是他带领一班人攻克了汉字精密照排难关,让中国的出版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进入了“光与电”的崭新时代。王选被称为当代的毕昇。
他出生在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父母从来不娇惯他。王选在父母的谆谆教导和哥哥姐姐的影响下,养成了勤奋好学、知道上进的良好习惯。王选在上海南洋模范学校(俗称“南模”)度过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生活。南模以“勤、俭、敬、信”为校训,师资力量雄厚,管理上十分严格。王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里茁壮成长。
他10岁那年,老师在班上宣布要进行一次不同以往的评选活动,目的是要选出一位品德好
、学习好、让大家喜欢的同学。王选以压倒多数的选票赢得了这项荣誉。这项荣誉不是正式的,连证书也没有,他也没有告诉过父母自己曾经获得过这样一个奖励。在别人看来,它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小王选来说意义却非同寻常。因为从那时起,他幼小的心灵中树立了这样的意识:好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而不只是学习好。
从那以后,王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但他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学不玩、循规蹈矩的书呆子。他活泼好动、热情大方、能学能玩。王选爱打乒乓球、踢毽子,对趴在地上弹玻璃球也情有独钟。他在玩的时候善于动脑子,很快能摸索出各种游戏中的规律,因此是游戏场中的常胜将军。
对于玩耍和学习,他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玩的时候要玩得痛快,学的时候要学个踏实。别看他在操场上玩得满头大汗,热火朝天,但一回到教室中,就心无旁骛,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全神贯注地思考问题。每天放学回家后,王选都是先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才出去和小伙伴们玩。
王选觉得在玩的时候也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他在玩的过程中结交了许多好朋友,这些人在性格气质上各不相同,在才能和特长方面也各有所长。王选与他们交往时,无意中就学会
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还砥砺了自己的性情,修好了“人缘”。
他特别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管理能力。久而久之,他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交际能力上都超过了其他同学。因此,从小学五年级到大学毕业,王选一直是学生干部。十余年学生干部的经历让他受益终身。
青年时期的王选不仅学习好,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在关键时刻能做出理性的抉择。高考前填报志愿,他填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没有选一所上海的学校。因为他要远离家乡,适应新的环境,奔赴远大的前程。最终,王选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系。
这时,他又面临选专业的问题。当时大多数人看好的专业首先是纯数学,其次是力学。计算数学是一个分支学科,而且刚刚设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冷门,但王选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它。因为他看到了我国1956年刚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规划中把原子能、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
事实证明,王选选择计算数学是完全正确的。1958年,他大学刚毕业,就赶上了我国研制计算机的热潮。由于计算机人才奇缺,他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当助教,而未受“右派”父亲
的连累,并且很快成为设计硬件的主力。1961年,王选又一次做出重要抉择: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事后他发现,“只有了解软件,才是真正懂得计算机”。这一次他又胜利了。
饥饿加上长时间的忘我工作,使他病倒了。他换了几家医院,连续数年都没有把病治好。他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带病坚持工作。他与朱万森、陈堃銶等人一起,进军汉字精密照排系统,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狡辩(jiǎo) 抉择(jué) 不修边幅(fù) 豁然开朗(huò)
B. 堕落(duò) 趋势(qū) 招摇撞骗(chuànɡ) 名人逸事(yì)
C. 崭新(zhǎn) 剥削(xuē) 阳奉阴违(wéi) 出类拔萃(cuì)
D. 膏药(gǎo) 干预(yù) 强词夺理(qiǎng) 不知所措(cuò)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帖切 扶植 真心诚意 B. 干预 前沿 出类拔粹
C. 脱离 谅解 不修边幅 D. 抉择 枯噪 名人逸事
更多推荐
年轻人,作者,抉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