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好《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作者:黎启韶
来源:《师道·教研》2020年第06期
作者:黎启韶
来源:《师道·教研》2020年第06期
一、上下結合——精准定位
优质课的标准,不仅在于它有效完成了本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过程中经历知识转化、内化提升、创新应用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个过程,必须要对教材有精准的定位,沟通知识内容的上下联系,才能实现对学生转化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优质课的精神。在《解决问题》)一课中,我们是这样结合《教师教学用书》进行教材定位的。
1.全局思考。本册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开篇已表明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而且要以简单的形式和生动的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进而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2.精准分析。我们再查阅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与本节课有关的说明内容,并形成
了《知识点对比分析表》:以上的分析经历了“总览——分览——对比分析——形成定位”的过程,具体是:首先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中全册教材的介绍进行总览,明确二年级上学期学段对解决问题总的要求;其次对本课内容与关联知识点进行分览,制订《知识点对比分析表》,为教材定位提供充分依据;第三,通过对《知识点对比分析表》的对比分析,归纳本课与相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异同;最后形成结论,明确教材定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也明确了本课的教材定位:本课既承接“表内乘法(一)”以具体的画图理解题意的方法,但又在这个基础上进了一步,不仅含有多余条件,画图的方法也进一步简化。将以往具体可数的实物个数简化为提取自“量”的图画,这为以后学生进一步将画图简化为线段图作好了铺垫。
二、关注细节——洞悉真义
优质课的设计要独具匠心,才能有效激活课堂。一部分教师在阅读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时,深度阅读不足,较多关注的是目标与重难点的阐释,对书中关于教学思想的描述则思考得不深,这是一种研读失当。在《解决问题》一课中,我们是这样关注书中每一个细节的:
更多推荐
教师,教学,定位,用书,解决问题,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