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县(市、区)长宁县学校双河镇上西小学校姓名胡大楷学科数学能力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微能力点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实践问题除了演示文稿,支持课堂讲授的技术工具还有哪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和起点差异?
材料要求提交一份课堂讲授环节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所选技术以及技术使用的目的等。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教学主题《圆柱的认识》
教学对象及特点教学对象:六年级的学生。
特点: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以及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节课选自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的认识部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初步感性认识了圆柱,够辨认识圆柱物体。在学习了圆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基础上,本课进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几何形体——圆柱。圆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包括圆柱的特征,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圆柱侧面展开图。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以及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景,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激发他们的生活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圆柱几何体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与想像,多角度地探索圆柱的特征,从而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重点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圆柱的探索过程。
学习难点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所选技术技术工具一技术工具二技术工具三
技术使用目的希沃白板:希沃电子白板用图片
和PPT的显示,让教学内容能清
晰呈现在学生眼前。
展台投影:多媒体展台能够便于
展现教师以及学生的操作流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运用媒体,引入课题。
(1)、教师用多媒体希沃白板,用事先存好在白板上的生活中的圆柱体两幅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圆柱体。
(2)、教师出示多媒体《圆柱的认识》PPT,再一次感受生活中的圆柱体,加深对圆柱体的认识。
(3)、对圆柱初步认识后,引入课题《圆柱的认识》。
(4)、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并探究圆柱的特征
教师出示奶粉罐。
师:这就是圆柱。让学生观察实物圆柱的外观形状,特别观察上下两个底面的形状,侧面的形状。
全班交流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板书。
板书:两个圆,一个曲面。
教师出示多媒体PPT,打开PPT。在PPT中再次感受圆柱的特征,并说明立体图形的画法特点。
师总结什么是圆柱体: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并举例生活中那些东西是圆柱体。
师:师出示奶粉罐,圆柱体由几部分组成?
生:圆柱体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结合PPT,认识圆柱体各部分的名称:底面、侧面、高,并说明圆柱立体图形中圆应该画成椭圆。有一部分为什么画成虚线(是因为遮挡看不到的缘故)。
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小组合作探究:圆柱有什么特征呢?
(1)、拿出学具圆柱,二人小组合作探究;
(2)、探究可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等方法;
(3)、最后,小组内说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抽生回答:圆柱有什么特征?
生1: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
生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生3:圆柱的高由若干条,
生齐读圆柱的特征,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
2、测量圆柱的高。
师:同学们方法真多,动手的能力很强,怎么证明了圆柱的高是相等的。
生:可以用直尺来量。
师引导小结: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通过观察和量可以得出: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它们都相等。
教师指导学生测量圆柱的高。学生拿出圆柱和直尺进行测量。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3、探究圆柱侧面的特征。
师:沿奶粉罐的一条高把它的商标纸剪开后再展开是什么形状?
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一下子就看清了圆柱的形状,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侧面的特征。
师:大家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那这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同学们猜一猜。
生:是一个长方形。
师:对,是一个长方形,有没有怀疑?
生:没有怀疑。
师:那没有怀疑我就不剪开给你们看啦(巧妙的反问)!
生:部分学生说有怀疑。
师:那好,有怀疑我就亲自剪开来看。
教师亲自操作,沿圆柱体的高把商标纸剪开,展现给同学们看,的确是一个长方形。
请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生:把展开后的长方形能够复原成圆柱的侧面,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4、课堂小结,巩固应用。
教师:今天我们探究了圆柱的特征,大家说说,圆柱有些什么特征?
生回答,师总结。
三、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那些是圆柱,并说明理由。
教科书练习七第1题。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并说明圆柱体的侧面的长与底面圆的周长的关系(二者相等)。
评价标准
优秀合格
☐教学设计要素完备,表述清晰,设计科学合理,
活动序列具有高度的连贯性;
☐结合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清晰地阐明了技
术工具选用的目的;
☐技术工具的使用体现了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
律,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为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
☐对不同个体和群体的学生有差异化的考虑;
☐技术工具的选用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与借鉴。
☐教学设计要素完备,表述清晰,设计合理,活
动序列较为连贯;
☐结合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特点阐明了技术工具
选用的目的;
☐技术工具的选用体现了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
律,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自评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
校评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
是否推优□校优□县优评审签名:
更多推荐
圆柱,学生,教学,学习,认识,图形,技术,特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