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设计
基本格式
附件1为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附件2为行为动词举例;
附件3为目标续写范例;
附件4为学习过程叙写案例。
附件1:惠济区小学数学“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模板
*********
【设计者】郑州市惠济区***小学***
【教材】新世纪版小学数学*年级*册第*单元,第*页
【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
【内容分析】
主要包括:本课主要内容,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及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
色,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学习重点的确定等。【学情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及教学难点的预设等。
【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目标表述中要包含:行为主体、学习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等。【评价设计】
应包括:评价题目及设计意图。评价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学习过程】
1•主要包括: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指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包括学生学习方式一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等;教师活动的开展一提问或提出任务,组织
合作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如学具、教具、课件等。)\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的时间分配预设。
2.提倡以问题链(大步问题与小步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构建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
附件
环节(5 分钟)
提示用
身边的经验,结合小学学过的平均数知识引入
附件3: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解决与例题难度类似的问题;
2.通过阅读课本具体例题和小组交流,在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中求加权平均数,并说出"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3.在小组交流时,至少能举出三个生活实例,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附件4:
学习过程
问题1•我班第一、二组同学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第一组
用你学过的知识来判断:上面两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同学
的年龄比较小?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问题2.若四个数是
兀1,兀2,“3,兀4,你如何表示它们的平均数?
释疑一、何为算术平均数?重点在
(25 分问题3.如果给出n个数兀兀,…忑,你能用算式表示出第二、
77 >T /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吗?三两个问题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问题上吗?次;注
二、何为加权平均数?意自学
问题5.在实际问题中,只知道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指导;
还是不够的,有时也是不科学的;我们还需要了解一组数请两学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 •生板阅读课本P252-253,(在白板上打出)自学指导:演,由
①看懂并知道什么叫做数据的“权”;其他同
②知道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学点
③注意观察例题的解题格式. 评,并
三、权的变化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且给出
问题6.对比课本例题尝试解决以下问题:评价标
在期末评定学生成绩时,要对各个学生的文化课成准.
绩、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进行综合评定•现有A、B、C三对问
人,他们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题6的学生ABC两种结
期末成77 90 72果作对绩比,加课堂表55 79 75深印象现和理解
更多推荐
学习,学生,平均数,问题,设计,例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