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下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第一篇:提高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下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提高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下
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提高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已经进入了课题实施的第二阶段,转眼本学期又接近尾声,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此课题的研究中做简单的小结。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本学期开学初,制定了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围绕自己定的课题积极落实。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本学期是课题研究以见成果,已经初见成效。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本期来,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首先加强课题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4次,每月保证学习一次。通过理论学习,使自己的课题研究有知识支柱,使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明确研究方向。
三、本学期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组研究教师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与课堂实践,全校各年段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很大提高,口算习惯有也有明显的变化。看到这喜人的研究效果,也更加坚定了本课题成员继续深入研究的信心。在研究中课题组成员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认真审题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列竖式的习惯。再次,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独立验算的习惯。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愉快学习的氛围。
(1)提倡口算的多样性。例如开展计算竞赛活动。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
(2)热情鼓励学生,加强愉快学习的体验。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我们要热情鼓励。首
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的希望,促其改正缺点。
3.对比分析,反复练习,形成口算技能。
(1)对于较为普遍或易混淆的口算问题,利用课堂最佳时间,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同学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学生的口算思维。
(2)对于学生易口算错误的口算题,建立错题档案卡片,反复巩固练习,切实克服常犯的计算毛病,提高计算的准确率。(3)每天的教学保证一定的口算量,使学生的口算能力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形成口算技能,不断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为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4.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广形式多,有正,与反用两方面内容,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形式出现。5.重视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对一些学困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问题,更要及时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四、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研究经验成果都要及时的收集与整理。本学期,课题组成员的每月的案例与反思、教学设计、论文,集体备课过程资料、听课记录、听课反思、各年级口算竞赛题及试卷、各年段口算练习题、各年段易错题都已及时收集与整理,为后续的研究做好理论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
1.由于课题中教师既要对学生每天进行口算训练,还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有时感到时间很紧张。
2、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导致很多成果无法提炼为论文与同行交流、切磋。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更多的艰辛,但我们课题组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陈 桂 珍
第二篇:如何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研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城关镇北街小学 张居玲
本学期,我们组申请了新乡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在平时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把教改实践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交流和完善。加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一年级数学教师,我把研究重点放在口算教学方面。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
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
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平时,家长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练习,例如看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直接说出得数、对口令、夺红旗等数学游戏,还有如自算(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通过对比,来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竞赛、抢答案等竞赛的形式,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之外,还可以建议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比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等,让父母把10以内的加减全部做成卡片,每天练习,这样就不会感到口算枯燥了。
3、口算练习要做到持之以恒
口算要做到正确熟练,必须坚持做到天天练。我的做法就是每天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算20道口算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日积月累总会有进步的。
4、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口算的正确性。
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我们大多都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然而这些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以往有目的地训练,才能培养出这些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消灭计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
总之,要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的过程,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如何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工作计划
城关镇北街小学 张居玲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一)学生方面: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经历探索、练习、反馈的全过程。
2、让学生掌握算法,明白算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检查验算、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
(二)教师方面:
1、通过研究,深入理解计算教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本质思想,积累学生出现的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并以此为突破口,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2、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形成计算教学独有的个人风格。
二、研究的内容及措施
新课程对计算教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对计算教学的价值观重新定位,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 而是重视了数的概念教学,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并且把它和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
度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的计算学习活动要从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基于此,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如下:
更多推荐
学生,研究,口算,计算,提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