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一、教学内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教科书第29~38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
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的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
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千克和克。||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
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接着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
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称一称》。
四、教学重点:千克和克质量单位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
六、教学时间:4课时
七、教学策略:以操作为主,让学生通过动物操作建立概念
第1课时 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29~32页,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
重量的物品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
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
二、学习新课
1、课件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
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2)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板书: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指针指着数
字1,也就是||说这袋红枣重1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
吗?
3、动手试一试
(1)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的盐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的感受,
并记在心里
(2)把自己带的秤好的1千克的东西比||一比是不是与1千克盐一样重,体会出1千
克到底有多重
(2)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
(3)||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重的吗?试一试
4、估一估
(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2)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
看谁估得准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2、想想做做2
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
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
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
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
根据刚才说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答解题。
4、想想做做4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阅读,提问:这道题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加大约?
你能说出这两种水果的重量吗?
5、想想做做5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你知道吗?
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使学生感受计量单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
应用。
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
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
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认识,质量,单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