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研究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为各阶段、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注入了新活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相对复杂的思维过程。本文简述了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的意义,并研究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实现路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
一、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数学知识点、理论都是抽象的,在学习新知识时,不少小学生会感到理解困难,从而影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数学问题可以用图像、模型等展现出来,即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可视化”。可视化小学数学教学能帮助小学生解决抽象问题、将不可言说的思维过程用可视化手段展现出来,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具有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小学生发散的数学思维方式等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小学生
思考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极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可视化”教学成为了解决抽象数学问题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也会加深,搜集、加工、整理小学数学教学素材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信息技术也为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实现路径
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主要通过图片、影音、图表等形式表现出来,多元化的可视化教学能为小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手段具有声、图、像、文并茂的特点,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生活经验营造出小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小学生求知欲。
(一)绘声绘影,创设可视化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支持下,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设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内容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创设绘声绘影的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情境。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可选择儿歌、顺口溜等形式的音频教学资源,创新小学数学知识点,帮助小学生更快记忆与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点。例如,九九乘法表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之一,记住乘法表的内容能帮助小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而仅靠小学生多次朗读背诵九九乘法表的效果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可采取影音结合的方式,选择趣味性强的九九乘法表儿歌口诀视频作为教学资源,用朗朗上口的曲调以及动画激发小学生求知欲,绘声绘影,帮助小学生牢记九九乘法表。
其次,创设动静结合、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情境也是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的途径之一。换句话说,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运营信息技术以及图像、视频等资源,激发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性,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可视化,让小学生能更好掌握数学知识点,实现可视化教学的作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动画模拟,用动态形式实现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让小学生在动静结合的过程中了解不可言说思维过程。例如,在小学数学图像的运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图形运动过程,通过动画模拟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轴等运动过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几何思维。除此之外,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采取动画形式对一些难以通过实践活动展示的抽象问题,利用动画逼真的演示特定数学问题,变抽象为形象,将数学推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小学生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印象,帮助其
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最后,可创设图文并茂的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情境,调动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因素创新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内容与手段。小学生到年龄、认知等都会影响其学习数学的效率,爱玩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因此,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应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小学生求知欲。而借助信息技术下的图文并茂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该教材中有许多的图片、插画,为小学生编写出图文并茂的教材,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教学设计工作,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搜集与整理互联网上的图像资源,在制作教学PPT时合理利用图像资源,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可视化教学方式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虽然一些小学教师有可视化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开展可视化教学。如拼七巧板、数小棍等线下的数学实践活动,在这类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也极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可视化程度,增强了小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手段与方法也不断创新与发展,信息技
术在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线下,不仅能提高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此,在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辅助可视化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线上小学数学可视化的教学效果也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动态数学软件,动态演示数学过程,用图形、动画等形式揭示数形关系,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信息技术展现出来,提高可视化教学质量,从而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运用可视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如GeoGebra、几何画板是信息技术支持下诞生的辅助数学可视化教学的重要数学动态软件,可以实现化抽象为形象的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理解与掌握知识点。
(三)借助信息技术展现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手段顺利开展的保障,是一种重要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画思维导图来引导小学生学习,有效提高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绘制动态的思维导图,运用多媒体播放思维导图,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点。例如,在《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
师可以对小学阶段已接触过的图形进行整理、归纳,然后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并在多媒体上向学生展示对应的图形以及图形特征,让学生在现有认知体系上建立更系统的认知体系。
总结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有利于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求知欲。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中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可视化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充分运用图像、影音等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可视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杏妹.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信息技术思维可视化教学浅谈[J].读写算,2022(03):1-3.
[2]任巧英.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物理实验可视化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2021,39(12):55-57.
[3]黄中. GeoGebra环境下数学可视化教学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湛江市课题名称:《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可视化教学研究》,批准号:2022ZJYB011,这篇论文是这个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更多推荐
数学,小学,可视化,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