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近年来,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被重视,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这篇文章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教学目标单一化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以计算为主,以应试为目标,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基本的算法进行刻意的训练,评价标准也仅仅是对学生掌握的算法熟练程度进行考核。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因为现代社会对数学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编码员或其它技工型人才,而是需要既有数学基础知识又有创造思维能力的数学人才。
2. 教学方式机械化、重数轻意
一些教师没有真正去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只会按照教科书把内容讲课后留作业,缺乏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破解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往往把数学变成一些无聊的公式和算法的堆积。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反感和厌恶的情绪,从而影响教育的成效。
3. 教学狭窄、缺乏特色
一些教育机构只注重于单项发展,如计算、口算、笔算等技能的培养,缺乏创新和突破。无论是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学生的思维方式,都被按照某种模式固化了,无法适应未来多样化的参与模式。
二、应对策略
1. 教学目标需要多样化,链接实际生活
要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以一种寓教于乐、寓教于实际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将计算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先问实际问题再求解的方法,让学生从问题出发,步步深入地探索数学知识点。
2. 教学方式需要创新,注重多元化
教师和教育机构需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游戏化、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具有广泛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了解数学、解决问题、应用数学的目的。
3. 教学内容需要延伸,注重特色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需要兼顾其复合性,注重相关知识的交互应用。同时,要发掘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采取兴趣导向的教学方式,开展一些有激励性的活动,如数学竞赛、团队研究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热爱程度,形成更为广泛的数学网络。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我们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以多养多求数学思维能力和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与能力之间达到平衡,培养他们成为心怀使命、有创意思维能力的数学人才。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