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减负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作者:徐珍珠 娄水根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3期
        摘 要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学生作业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精心设计出有趣味性的、有生活化的、有层次性的、少而精的数学作业,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减负增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小学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它既是学生理解、巩固知识
的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它直接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而对数学作业的设计关注得并不多。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习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在当前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数学作业模式,精心设计,努力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设计有趣味性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愉快地去实践。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一些有趣味性的、形式多样的作业,能给学生一种挑战,一种欣赏,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巩固知识。小学生本来就兴趣广泛,活泼好动,一点意外的刺激就会吸引他们的无意注意,从而出现分心。笔者认为,小学数学的作业形式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通过多种方法,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与趣味之中。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作业,学习,小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