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教育版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起步阶段,此时向学生大力渗透数学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步入数学的奥妙世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小学课堂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仍然以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获得优秀的考试成绩为重点,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文化方面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长远学习,更不利于数学文化的发展、数学课堂的改革。渗透数学文化对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探索数学知识。
一、结合数学历史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是从数数、计算、测量等人们的在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中衍生出来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数学史能够客观地揭示数学知识的来源、应用及发展,可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和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对于帮助学生去形成数据分析观念等数学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
在数学知识的讲解中,可以将知识的来源、形成过程、发现和探究的过程同时介绍给学生,比如在讲圆周率时教师可以将前人精确圆周率的过程讲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发展历程,让数学课堂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例如,在学习圆周率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圆周率的由来进行导入:古人为了知道圆坛、车轮等的直径因此要计算“径一周三”,也就是我们现在认识的π。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圆周率的用途是什么,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然后,教师再介绍最早计算圆周率的是著名数学家刘徽,它用“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数学家的智慧。接着,教师再介绍祖冲之在刻苦反复地钻研后终于得到了圆周率的近似值,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数学家对数学知识坚韧执着的探究精神。这样一来,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古代数学家的智慧和美好品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树立了优秀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演变历史有所了解,并为学生将来学习圆周率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数学文化。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编写过程中,会大量的使用动漫形象,直观图片的形象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解释和展现,也更好的通过这些形象传达出数学文化的内涵精神,因此,在进行渗透教学应用的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分析。比如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连续加法”的运算进行学习,在数学教材中,使用了火车运行图标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让学生从乘坐火车,关注不同站台的关系去理解数学运算中的连续加法的学习方法,学生对这种生活化的场景并不陌生,学习起来会更加容易,而且也可以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开展
的文化内涵,从小培养小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比如,在进行“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对圆形的概念教学,教师可以从圆
形的概念诞生过程进行讲述,从古人的认识到现代的应用,更好的延伸讲解圆的概念,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对阴历环境下的月亮、太阳的形状变化中,得到圆的概念总结。圆形的器物在发掘出土的古代用品中,是很常见的形状。有圆形的陶罐,有圆形的孔洞,有圆形的桩木,而在对圆形不断的研究中,人们学会了使用圆形的桩木进行大重量物体的运输,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圆形的车轮,以及现代社会中汽车的轮胎等。通过这种生活化和历史性的知识延伸,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圆的知识进行集中精力的学习,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结合趣味内容渗透数学文化。小学数学中包含许多趣味性、生活化内容,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利用数学的趣味性辅助完成数学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两位数加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播放的方式,将有趣的“数学黑洞”概念引入教学中,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数学黑洞的计算方法,只要在规定的算法中,最终答案永远是固定数值。例如随便选出两位不同的数字,分别由大到小、有小到大排序后相减,得数只能是9、18、63、27、45中的任一个。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灵活,会立即想办法质疑。质疑的过程就是练习计算能力的过程,学生在计算中充分训练了两位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巩固了进位加减的知识点,也学到了有趣的数学概念。教师还可以延伸到三位数的计算,相同计算方法最后得数是495。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根据数学内容教师还可以设计小游戏,
增加数学课堂趣味性,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参与到游戏的互动中,提升数学课堂的水平,在趣味性中渗透数学文化。
四、利用多媒体渗透数学文化。小学生由于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育并不成熟,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若是遇到一些需要动态思维的知识点时难免会遇到阻碍,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外部设备将书本上知识点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例如在教材中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对于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对于这种更不规则的图形难以下手,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通过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动态变换,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对文化的思索跟解读才是让我们明白人类的社会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历史为什么是在这样运转的根本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数学文化,是新时代小学数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质量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保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积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从数学美、数学历史、数学应用等多个角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单位: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青珍乡中心寄宿制小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文/周 洛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文化,过程,学习,教学